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樊迟陪着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乘便请教老师:“怎样增长德行,修治妄念,辨明疑惑?”孔子说:“问得好啊!先认真做事后考虑收获,不就是增长德行吗?攻治自己的过失,不攻治别人的过失,不就是修治妄念吗?因为一时的忿怒,忘记自身和亲人,不就是迷惑吗?”
-- 原典出处《论语 · 颜渊篇第十二》
▼
舞雩,舞雩台,鲁国祭祀祈雨的地方。求雨的时候要跳舞,还要念念有词向神灵祷告。
樊迟从游舞雩,福至心灵般地提出三连问:崇德、修慝、辨惑。历来注家认为这是舞雩时的祈祷之辞,有一定的道理,人们凭什么向神灵祈求?只能是凭借美好的德行。
樊迟问,怎样增长德行,修治妄念,辨明疑惑?
孔子赞,问得好啊!这一赞,也是“善哉善哉”一词的出处。“善”在何处?樊迟三问,既是舞雩祷辞,也是孔门修身之要。
▼
图片选自【蓁熙诗画】
怎样增长德行?先事后得。先认真做事后考虑利益,先义后利,不就是增长德行吗?
怎样修治妄念?慝,藏在心中的邪思妄念,恶念不修会变成恶言恶行,“修慝”就是修治内心的邪思妄念,把恶扼制在萌芽阶段。专攻自己的过失,不攻击别人的过失,自省自讼不就是修治妄念吗?
怎样辨明疑惑?惑,或心,摇摆不定。人之惑,通常跟情绪、欲望有关。“一朝”,形容时间之短。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忿怒尤难控制,人被情绪主宰而忘身累亲,因小失大,不就是迷惑吗?
怎样才能不惑呢?克服感情冲动,内心有主。谁来主宰内心?孔子建议以忠信为主,该不该做,该怎样做,以忠信为言行的标准,而非个人的情绪和欲望。
非崇德与?非修慝与?非惑与?
孔子的回答都用反问,揭示平素教授的君子之道,便是最好的修行,既可以祷神也可以治身。
文章来源:
【蓁熙文化】微信公众号,敬请关注
更多内容也可搜索并关注:喜马拉雅、bilibili平台【蓁熙文化】
更多学习平台可搜索:小鹅通【蓁熙文化】
版权申明:
文中音视频作品及图片版权归【蓁熙文化】所有,未经正式许可或授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