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忘怀的历史故事(作者:贵阳老年大学)

韬略评论 2023-01-14 10:00:01

《贵阳市老年大学关于开展“守望七夕・情挚百年”线上活动的通知:广大老年学员可通过“为爱留影”摄影、分享爱情故事,宣传夫妻恩爱、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的文明家庭事迹,讲述历史典故等形式,委婉含蓄诠释美好爱情》这则通知,激起我要把抗战苦难中,图云关上那些年轻鲜活的亲情和爱情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1938年爱国华侨林可胜临危受命,带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迁驻图云关。爱国医学专家、国外援华医生、热血青年紧紧跟随,茅草房的建筑群依山建成。有两个特殊单位——“中国红十字救护总队”和“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简称“卫训所”,实习医院是陆军医院)。救治军民2200万人,向抗日前线输送了两万人次医务人员,150个医疗队遍布各大战场,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这里就以几个小故事作为交老年大学的作业:

(一)

2005年5月27日,曾任厦门鼓浪屿区副区长、区政协副主席周菡,来到贵阳,寻找其父周寿恺抗战时期在图云关工作的历史。她发现了贵阳市政协1987年出版的《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二辑中有我父亲写的“回忆周寿恺主任”一文,在时任市政协文史委主任李守明先生的指引下,我和周菡见面认识了。我们的父亲都已故世,从可以收集到的资料和封存了多年的父亲的自传中,周伯伯与父亲的师生情结活生生重现在我们面前。图云关卫训所实习医院为陆军医院,是与美国笫二十七野战医院的合作医院。医院的医疗技术力量可以与那时的南京中央医院媲美,是战时最强的阵容,医生和设备的操作人员很多是美国和英国人。内科主任周寿恺是1933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医学博士,在医院享有盛誉。1945年元月,父亲从中正医学院毕业到卫训所内科报到,周伯伯安排他准备一周后主讲一场“脊神经解剖”学术报告,在教学查房时须面对国内外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于是我父亲用木箱当凳、床当桌,顶着严寒潜心准备,当我父亲在病房针对一位脊柱截瘫病人,一个半小时用英语讲完报告之后, 环立四周的专家教授不禁肃然,周主任总结之后讲了一句“相当完美!”。这是我父亲人生笫一次走上讲台,也是学生向老师交出的第一份答卷,为日后父亲学术水平的提升以及与周伯伯结下深厚的师生情谊打下了基础。从此周伯伯对父亲十分器重,经常向父亲提出有关科学的、日常生活的各类问题,父亲均能正确地回答,工作中有了差错周伯伯也毫不留情批评,因此父亲觉得业务进步很快。周伯伯对临床实践的重视,对人材的培养与珍惜,流畅的英文,解难题的技巧,尤其是周伯伯主持的教学查房、病历讨论会、读书报告会、临床病理讨论会等学术活动,深深影响着父亲的一生。前辈的情缘下辈的姐妹,我俩约定:共同为图云关抗战救护谱写可歌可泣的篇章!我努力学习和研究这一段历史,成为图云关上的义务宣传讲解员,给上万位各类人群讲图云关的故事。收获颇丰。

(二)

1939年3月,时值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大批年轻人,经历了多年的战乱,背井离乡来到图云关,关上鼎盛时期达3400多人。条件差,一度连吃的都困难,工作紧张,晚上常要为伤病员做手术或抢救病人,或出车护送工作人员与药品到前线。许多青年人耽误了婚期。1941年底,总队长林可胜为此筹备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婚礼。朱志钧,1939年10月参加救护队,任运输股第14汽车队队长。张怀瑾1937年从上海东南医学院护士学校毕业。都是救护总队里的上海老乡,战争年代因为工作相识在救护队,两人便在这场集体婚礼中结为连理。婚礼由救护总队的林可胜队长主持并作证婚人。参加这次集体婚礼的共有8对新人,酒席是公家出钱,若是新人邀请来赴宴的客人,由新人为每人代交5角钱。总队在大礼堂准备了60多桌宴席。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这样的婚礼浪漫而热闹,图云关的山坡上,到处都站满了围观人群。八对新人,新郎身穿订制的毛料服装,新娘身着白色礼服,头戴婚纱,举办婚礼结束,新人们乘车住进贵阳“大酒店”,度过了三天的“蜜月”,即返回工作岗位。这战火中结下的情缘弥足珍贵,这是一曲爱的赞歌,一支振奋士气民心的进行曲。1939年至1945年在救护总队生活着31对伉俪,其中有四对是外国医生和中国医护人员的跨国夫妻。救护总队成为热血青年向往的地方。

(三)

由于图云关离贵阳市中心较远,又无娱乐场所,年轻人较多,很期盼星期天进城看场电影和上街吃饭,放松一下。1939年秋,救护总队十多人聚会闲谈中,大家一致认为,应办个“书报供应社”开展宣传活动。于是确定办社宗旨,入社登记,推选书报供应社干事和各个活动小组负责人,募捐图书。林可胜十分支持并拨给活动场所。“红十字工作者书报供应社”推选了沈经农、蔡书祥、黄豪、周新初、李波、王学明、汪犹春等七人为供应社干事。供应社内设时事座谈周会、歌咏组、话剧组、图书室。 图云关上自制的体育设施 各个组的工作十分出色。大部分是利用晚上业余时间在简易的联合礼堂开展活动,一时间在图云关的高山峡谷里,抗日救亡歌声高昂,话剧排练,周末时事座谈会讨论热闹,图云关的街上还办了《图云青年》、《十字军》的壁报,不仅受到了红会队部人员和卫训班学员的关心,还吸引了不少过往图云关的群众观看。“书报供应社”介绍来自战区和敌后以及八路军新四军的动向,增长了知识,增强了抗战必胜的信心。

(四)

1942年9月抵达图云关任救护总队副总队长的汤蠡舟,有一张极其珍贵的“全家福”照片,红会总会救护总队部的家属宿舍茅草房门前站着的一群瘦人。茅草房后再往上几十米就是山顶了,孩子们可以爬上去游玩。下方是救护总队林可胜总队长的住房,救护总队部的其它用房也在山坳附近,上下班会敲响一口高处的铜铸大钟。 汤蠡舟和夫人许雅南孩子们在图云关的合影这一家在贵阳的几年,茅草屋生活的艰难。与上海的新式里弄三层楼房子相比,有天壤之别。在那样的境地,导致普遍的营养不良。汤蠡舟在“全家福”照片的背面写着4个大字“一群瘦人”。这的确是当时图云关战地救护工作和生活的真实写照。汤蠡舟的小孩们在图云关小学上学,长大成人后,均为国家作出了贡献。

(五)

下面这张在云南驼峰航线留下的珍贵照片,述说着一段特殊的情缘。 黄欢笑与美国军人的合影。 抗日战争时期,驼峰航线前线医院一直活跃着一名医护人员,她叫黄欢笑。是该医院唯一的中国医务人员,也是唯一女性。1942年,黄欢笑得知,陈纳德率领的美国飞虎队在中国抗日战场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但伤亡严重,驻云南的美国十四航空队特别需要懂英文的护士,听到这个消息,在澳门学医的黄欢笑没有任何犹豫,毅然走进了“飞虎队”抗战的行列。“驼峰航线”,是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开辟的一条主要空中通道。由于地势险峻,加之高寒气候,“驼峰航线”又被称“死亡航线”。黄欢笑记得,一位美国飞行员刚刚进来问她要风油精,说夜晚被蚊子咬了。这时,警报响起来,他当即驾机起飞。黄欢笑再见到他时,已是被担架抬着进来,浑身血淋淋的,身上多处被弹片击中,左臂已被炸断。黄欢笑只好用剪刀剪掉他的衣服,为他迅速止血,在协助医生做完手术后,又将他迅速转院。“驼峰航线”上,战事不断,几乎每天都有运输机和战是斗机飞行员负伤,被送到这个前线医院。这一张照片是黄欢笑和两个住院治疗的美国军人的合影,两个美国军人坐在她的身后,其中一个人的手还搭在她的肩上,看得出,他们之间非常友善。在抗战勇士的心里,护士们个个是送走瘟神的美丽天使。

(六)

1939年,“英国医药援华会”到法国地中海岸的集中营去招募有志反法西斯的医务工作者。从集中营幸存者中招募了来自保加利亚、德国、罗马尼亚、捷克、匈牙利等国的30余名医生护士,其中就有保加利亚的医生扬托·卡内蒂,他的中国名字叫甘扬道。外国医生迈出的第一步是学习中国方式用餐。他们很快习惯了糙米咸菜的中国餐。甘扬道特别喜欢吃臭豆腐。外国医生们挤住在一个仓库里,睡梦中常常有虫子、耗子惊扰他们。工作条件更艰苦,没有病房,没有手术设备,没有配备齐全的医护人员,更难找到翻译。为适应工作,他们刻苦学习中文,自己编写教材并亲自执教培训医护人员,自己动手制作医疗设备,研制药品,为支援中国的抗战尽其力。1940年,燕京大学护理系毕业的张荪芬只身一人由北京绕道香港、越南,来到贵阳图云关,参加了甘扬道一行的战地救护工作。张荪芬担任救护队的教官。她能歌善舞,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一次,张荪芬带领队员们唱歌,突然听到里面夹杂着一个不和谐的男声,原来是甘扬道,她上前纠正他,并说:“我还是先教你中文吧,中文说对了,歌也就唱好了”。这是甘扬道求之不得的,还不失时机地给心爱的姑娘唱了支俄文歌曲《共青团员之歌》,唱完问张荪芬:“你有妈妈吗?”“有!她在沦陷的北京。你呢?”“我也有妈妈,她在德国法西斯统治下的欧洲。”两人又几乎同时说道:“只有打败法西斯,我们才能回到母亲的怀抱”。接触使两个年轻人的心灵沟通了,他们相爱了,一桩异国恋情确定了。 1942年甘扬道张荪芬结了婚 1942年他们结了婚,第二年大儿子保中降生。抗战胜利后,甘扬道带着妻儿返回故乡。1946年二儿子出世,取名保华。二人名字意在保中友好,保卫中华。“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毛泽东对白求恩的评价,不正就是甘扬道以及30多位外籍医生的真实写照吗?

(七)

1937年七七事变后,张世恩在清华学习期间,学校迁往湖南时,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8年10月间,张世恩来到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在汽车救护队工作。1939年夏季,17岁的伍骏考入位于贵阳图云关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运输股、第一修理所零件库。她结识了张世恩,还结识了张世恩清华的一些同学。这一批清华来的学生,都是理科生,机械或电机专业等,虽初出茅庐,总队长林可胜因材施用,但都委以重任,不久张世恩被升任为修理所所长。当时共产党组织很严密,张世恩除了和几个同学外,横向纵向的联系都没有,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是一个群众组织,不为国民党当局所注意,所以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如读书会、书报供应社、歌咏队、话剧队等都比较活跃,还收集了许多进步书籍,积极宣传抗日进步思想,运输股、修理所也成为红十字会进步力量的核心。但是没多久,就被国民党注意上了,派去两人在那里成立了国民党政治部,监视共产党员的活动。1942年1月,特务借口在汽车修理所发现两箱所谓反动书籍,因为张世恩是负责修理所的工作,当晚就把他逮捕了,押入贵阳城里,同屋的十来个人,还有店员和学生,都是所谓“共产党嫌犯”被抓。由于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也没有泄露党的机密和组织。最后通过救护总队队长林可胜的关系,张世恩被保释出狱。当时运输队有美国、英国等国捐赠的近200辆汽车。运输队员以及陈嘉庚派送来的南洋机工们,在炮火中日夜兼程把医药器械和伤员来回输送,用血肉之躯锻造成了救护总队的钢铁运输线。1942年3月29日,林可胜以中国远征军军医视察总监名义,奉命率领3个红会救护医疗队和一个救护车队,随远征军入缅。张世恩作为救护车队队长一同前往,同行的还有林总的秘书汪犹春和陈姓华侨司机。林总一行人驱车来到伊洛瓦底江,正无路可走,江边正好有一艘尚有余温的江轮,林总查看后,轮船没坏,只是没有木材燃料了。于是大家分头捡拾木头后,张世恩勇敢驾驶烧木头的江轮带大家过江,在陆军交辎学校所学的汽车驾驶技术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在林总的带领下,收到伤员40余人,救护人员增加到160余人。200人左右,终日穿行在不见天日的茂密森林和藤草遍野、重叠起伏的山峦之中,尤其在野人山历尽艰辛。一个多月才到达印度。1942年7月,经由林可胜联系,在新德里乘坐美国军用飞机回到昆明,同机回来的还有汪犹春和另一个姓陈的华侨司机等人。一天,张世恩同学苏哲文托人给伍骏带信,告知张世恩从缅甸前线回来了!在经历了三个多月一系列风波后,张世恩和伍骏正式建立了恋爱关系。一九四五年,在抗战胜利之际,他们终于在上海喜结连理 结束语:图云关上庞大的机构,众多的人物,无数的家庭,划开战火的手术刀和听诊器的感情经历,奏响一曲曲感天动地的爱情乐章。感谢贵阳市老年大学开展“守望七夕・情挚百年”线上活动,作为老年大学的一名学员我倍感自豪,我们互相交流,舒展情怀。把藏在历史里的爱情和友情故事,讲给后人听。纸短话长,故事太多,有侍纪念舘开館之后,我们去和历史人物牵手,呼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0 阅读:12
韬略评论

韬略评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