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安徽宣砚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宣砚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黄太海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总编辑 蒋丰
书房瑰宝,文人“石友”。一方砚石,是墨客们眼中好事多“磨”的天地。以书为业,以砚为田,文化人士们笔耕不辍时,便是这样的清雅写照。传百代、留万世的好砚是文人墨客们毕生的奢华追求。一方砚中,有艺术美,有书香气,有生命的非凡,也有思想的深邃。奇书名画,宏篇巨幅,文章思绪,人生达炼,都凝聚在这一方看似小巧却“海纳百川”的砚石中。
“宣砚”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始产于东晋,闻名于盛唐,温润如玉、发墨光润的特质令人过目、过手便十分难忘。“黑亮如漆、涩不留笔、滑不拒墨”。唐代李白在《草书歌行》中称“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宋代吴去尘在《墨光歌》中赞“宣州石砚雪洒残,翰走烟云儿卤起”。古往今来,纵然宣砚之美被赋予这样那样的精致笔墨,但它不求华丽、涵养简约的“素心”却是让世人最为动心的,也是宣砚的精髓所在。如果说2024年金秋的“皖南文房四宝文化之旅”是一场文化盛宴,那么,和安徽宣砚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宣砚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黄太海先生的对谈,无疑是一次和宣砚的灵魂对话。
宣砚专家的“石头记”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您是“石头”的专家,时时刻刻都在和石头“打交道”。这既和您一路过来的人生经历有关,也和毕生精力投入的宣砚文化事业有关。请您谈谈“石头”在您心中的艺术地位和文化意义。
黄太海:回首过往,十分感慨自己和“石头”一路相伴。儿时,我出生在十分贫苦的农民家庭。因为穷,条件差,也没有什么玩具。对自己来说,最大的“玩伴”就是山上和水中的石头。我每每看到好看的石头,都会爱不释手,带回家收藏起来,久而久之形成爱好。在当了业务员工作之后,也没放弃对石头的喜爱。各种各样的石头,有着不同的气质和性格,蕴含着各自独特的经历,犹如每个人。砚石更是如此,最为吸引人的当属它无论历经多少风雨始终品质不变,有一种难得的“永恒”深在其中。石头,对我而言,是坚、贞、润、泽的“集成者”,是对世间珍物品格的一种浓缩和阐释。
宣城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宣砚走上文化舞台还要从一次洪水说起。14年前的夏天,旌德县突降暴雨,龙潭山暴发洪水,泥石流成灾,却也成就了被时间深埋的砚石资源。我关注到外来砚石生意人对这里的兴趣,再通过对石质、石肌、石声等综合判断,又经专家判断鉴定,这里的矿脉就是失传已久的宣砚。可以说,与石头的缘分是生活给予的偶然,但和宣砚的“邂逅”却仿佛冥冥之中的命运注定。从发现宣砚,到成立公司,再到推进砚台制作和文化宣介,宣砚之于我,是品牌和职业的一部“石头记”。讲好这部“石头记”,也是我所找到的一种使命和责任。
为每一块砚石注入属于自己的灵魂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挑石、构思、设计、造坯、雕琢、打磨,可以说,砚石的“变形记”既遵循特定的规律和标准,又彼此不可复制。在宣砚制作过程中,您最看重什么?
黄太海:砚是“文房四宝”。在我看来,所谓“宝”,其中之一就是在强化功能性的同时,突出它的与众不同。从石头到墨玉,是砚石的“脱胎换骨”,是一次重生,更是一次自我价值的终极体现。砚石之宝贵,在于它和人一样,也有着内在的“性情”。在我看来,每一块砚台都有自己的思想,每一块石头背后都藏着属于它自己不寻常的一段故事。石头本无情,入墨却生意。对砚石的开采、发现、造型、美化,要看到它的自然之功,释放出它最独特的气质和内涵,散发出最大的光彩。
对于制砚之人,一方砚就是一片天地,接触一块砚就是和一个有趣的灵魂开展对话,千篇一律和粗制滥造是对砚石之美的无视。制砚的过程,是为砚石注入灵魂的过程,是艺人和石头的互动,也是艺人对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诠释。这种诠释,不能脱离砚石本身的“天性”。因此,灵魂的对话,是双向性的。
宣砚的艺术之美是中华文化的“形象代言人”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砚文化是徽文化乃至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代表之一。在悠久的历史更迭里,特别是民族文化之河的汩汩流淌之中,宣砚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艺术文化载体之一。在您看来,宣砚的美学优势和艺术价值都体现在哪些方面?
黄太海:乾隆皇帝曾以“江毫宣砚左右随,偶然弄墨有所思”的诗句表达对宣砚的珍爱。能够进入皇室,也足以证明宣砚在历史上的发展成果和社会地位。自然灾害、战乱等频仍之下,宣砚痛于失传。失而复得,是时代重新地馈赠,也是民族文化古老生命力的神奇体现。砚界权威专家蔡鸿茹老师曾用“文武兼济”和“堪争第一”来形容宣砚的质地和内涵。可以说,让宣砚始终成就中国文墨文化中的独特之美,已经成为一道文化“高分题”。
中国人偏爱“文房四宝”,早已超越单纯的工具视野,越来越注重文化享受和艺术追求。宣砚“润”“纯”“素”的三大特点,是以砚品学的文化手段。凝而不松,利而不泛,净而少疵,密而无饰,几分细腻,几分纯洁,几分朴素。更难能可贵的是,宣砚还集其他多种砚石的美好特质于一体。例如,它的质理与龙尾歙砚接近,石声和润度很像端石老坑,子料外层和矿层之间又能找到类似洮河的石膘。宋代王迈诗曰“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目染富春秋”。与充满艺术之美的砚台相伴,是中国人至高的文化浪漫。宣砚对于解读和发展中国“文房四宝”文化,更加丰满、立体地感知中华传统文化韵味,品读中国人的东方美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两头肩挑“商”和“文”的使命重担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和其他砚雕专家不同,您既是拥有重要头衔的工艺大师,又是杰出的企业代表。在宣砚制作领域,您如何理解自己的角色?
黄太海:宣砚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作为一名宣砚制作工作者和从业者,我相信这是时代给予我的一份光荣责任。让文化传承,是毋庸赘言的使命所在。但是,文化要发展,必须带着新的活力和朝气与时俱进。置于当下时代的宣砚,一边是商,也就是产业发展,一边是“文”,也就是传统发扬,需要从三个方面下力气:
一是环境资源的可持续性。砚石开发是文化和产业的基础,但合理开发和源头保护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一领域最重要的具象化体现。在坚持保护性开发、科学性开采基础上,我们加大推进环境恢复工程,建设绿植矿山、花园式矿山。同时,为提高社会对宣砚开发的正确认知,打造宣砚文化园,开展砚学游,让生产和文化充分融合,坚决拒绝把商业作为唯一和终极目的。
二是人才和技术的后继有人。包括砚台制作在内,传统技艺人“青黄不接”是时代的普遍危机。人是文化事业最大的保障。我们重视吸纳年轻人投身砚雕事业,他们有激情、善学习、乐传播,是砚雕艺术活下去、好下去、强下去的人才宝库。
三是做大做强的产业模式。文房四宝企业普遍是作坊式的散型生产,形成合力、统筹资源是文化产业走向强势的“刚需”。近年来,我和同行们一直推进产业联盟发展,提升属于“文房四宝”的市场竞争力和文化品牌力。努力让传统工艺焕发新生机,迸发新的民族魅力,是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趋势下中华文化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