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装成画店掌柜,与他老爹一手包办的“土财主的闺女”相亲

民国印象 2025-04-08 09:51:01

张学良15岁时,父亲张作霖给他订了一门亲事,女家是郑家屯(今吉林省双辽)西街“丰聚长”商号的小姐于凤至。

张学良不高兴,一个劲嘟嘟囔囔:“偌大个奉天,名门闺秀有的是,干吗偏到那个不毛之地的荒僻小镇去聘个村姑?”

老爹回答:“这闺女模样好,生辰八字好,文笔书画好,名字更好,吉祥如意。你听于凤至,凤凰的凤,凤至的至,不是当皇后的料吗?你小六子别不识抬举,这门亲事就这么订了!”

张学良风流倜傥,颇有文学修养,书法原师黄庭坚,精于鉴赏,颇爱音乐、京戏、大鼓,也喜欢跳舞,虽为“胡匪崽子”,却很有些“个性解放”的西方色彩。

他一听老爹就这么让他与这个土财主的闺女订了婚,气得猛地把拳头朝墙上狠狠一击,顿时鲜血淋漓。

春节一过,老爹就逼他到郑家屯去相亲,他怏怏而去,却一头钻进媒人大舌头将军吴俊升的公馆,谁来也不见。大舌头急了,几次催他一块前往拜见泰山,他横眉冷对,整整僵持了6天,又一个人闷闷不乐地溜回奉天。

这于凤至可不是穷乡僻壤的土闺女,她自幼天资聪颖,温文端丽,才智超群,尤擅诗画,被洮昌道尹誉为“僻壤奇伶”,并送镌此四字的横匾高悬门楣。

她本来不肯高攀“匪帅之子”,又听张学良如此轻慢于家,顿时娥眉紧皱,毫不客气地诘问大舌头,提出毁婚。

端午节将到,双方父母已订立婚约,岂容儿女毁之。这可忙坏了媒人吴俊升。本来他说话就因舌头大比别人费劲,如今,可苦坏了他的舌头。

一会儿在于家好说歹说,劝姑娘到奉天会面,姑娘断然不从;一会儿他又跑到奉天劝男方遵从父命。张学良万般无奈,只得应允,但有个条件,就是不公开自己的身份。

此刻女方主意已定,誓不相见。吴左说右说也不抵用,只好作罢。不过,这大舌头粗中有细,他忽然想起姑娘曾托他买画,他顺势转换了话题。一提买画,姑娘非常高兴地与他定好了出发的时间。

张学良为此装成画店掌柜,漫不经心地等待着他老爹逼他相看的“村姑”。不多久,大舌头同于姑娘驾到,他一见竟大吃一惊,来者竟是一位风姿绰约、温文尔雅、落落大方的漂亮女郎。张学良暗自称奇,不觉心慌意乱起来。

张拿出一幅郑板桥的《竹兰图》,有意要考考她。姑娘看了好久,问:“多少钱?”

“3000块!”

姑娘笑了笑:“若是真画,3000块不多,这个吗,30也不值!”

张学良愕然:“姑娘不能贬低珍品的价值!”姑娘朗朗答道:“郑板桥画竹,挥挥洒洒,意味横生,初看轻俗,实则暗藏风骨。可是这张画,空有架子,却无神韵,显然是后人伪造的赝品!”

张学良一时哑口无言,对这姑娘顿生好感,可这位姑娘岂是等闲之辈,眼神一亮,立即识破了此中奥妙,看这画店掌柜的神色、言谈定是捉刀之人,好,待我难为你这傲慢的拒婚者一番。这时,张学良又顺手拿出一幅草书。

于凤至一眼认出,这是苏轼真迹,世上罕见,张学良以为她只是看看而已,顺口开价800元。

姑娘二话没说,拿出1000光洋高高兴兴买下收起。张学良没想到对方有这等眼力,又急又悔,因为它实际价值不在万元以下。

姑娘扫了张学良一眼,微微一笑,轻轻拿出自己带来的画卷,送上前来故意请掌柜鉴赏一番给定个价。张打开一看,是《钟馗捉鬼图》。

张学良连连叫道:“好画,好画,这是吴道子真迹!”

于姑娘抿嘴一乐,笑着指正:“你说错了,掌柜。它出自吴道子门生黄筌之手。哎呀,你这画店掌柜,真假都分不清,怎么能做买卖啊!”

张学良羞愧难当,自知才学远远比不上这位于姑娘。

一直守在一边的吴大舌头见此情景,心里不由得暗自窃笑:“好你个小六子,看你还神气不。”

于姑娘折服了张学良。张学良望着姑娘远去的背影,怅然若失。

张学良当晚就得了相思病。不久,草成《临江仙》一词表示敬慕,请姑娘允其拜见。于家托故不许,越如此,张相见之心越切。

张作霖大笑说:“你爹的主意错不了,怎么样,这门亲事好不好?你到底愿意不愿意?说个明白话!”

张学良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去。只听老爹又一阵大笑:“傻六子,还不找你吴大叔去。”

此刻,大舌头装模作样,拿出姑娘“劝君休孟浪,三思订秦晋”的信词,张学良喜出望外,急忙与媒人前往于家,正式求婚,得允。

1916年,张学良欢天喜地与于凤至在奉天举行了结婚大典。

0 阅读:3
民国印象

民国印象

讲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