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烧香,美妇人拉他进屋里,说:你往哪跑

哎尚读书 2024-10-10 17:35:30

都说好马不吃回头草,但有时也不一定。

话说明朝末年,浙江化桐县有一女子名叫叶语芙,从小死了父母,投奔苏州的姨母生活,姨父是广东一个富商,在苏州盖了一处大别墅。

叶语芙天生丽质,只要见过的人都说是个尤物。

姨父也很疼爱她,特意在城外又盖了五间屋子,种植了许多花花草草,外面一圈用篱笆围好,叶语芙每日清晨都会出去采花,装进花瓶摆在桌上。

距离叶语芙屋子不远处有一个书院,书院外面也种了许多花草。

有一个书生罗音由于家穷,在书院给人抄书打杂,每日清晨都会从叶语芙的屋前经过。

深秋满地落叶,一日,叶语芙站在树下摘树枝,踮起脚,衣袖滑落,露出洁白的胳膊,这一幕刚好被路过的罗音看到,呆立在原地。

叶语芙不经意回头,发现了罗音,急忙取下挂在树上的扇子,遮住自己的脸,匆匆逃走。

罗音望着远去的背影,地上留下一行脚印,回到住所辗转难眠,翻来覆去写下一首诗,隔天悄悄扔到叶语芙的院子里。

叶语芙聪慧漂亮,但是父母死的早,并未认真学习,只不过认识一些简单的汉字,诸如:一、二、三、之、乎、者、也、天、地、风、雨,其他的都不认识,所以看到罗音的那首诗,其实也看不懂是什么意思,以为是轻薄书生写的一些污言秽语,十分生气,想着一定要教训一下。

碰巧,姨母家来了一个表哥王儒生,是个秀才,也是当地有名的才子。

叶语芙把那首诗给他看看,说:“表哥,你看看这个写得怎么样?”

王儒生瞥了一眼,诗上讲的是一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心,王儒生猜想一定是叶语芙收到了情书,自己一定不能告诉她真正的意思,因为叶语芙貌美如花,王儒生也想着把她据为己有。

于是,王儒生一脸怒火,说:“这是哪里来的,都是一些污言秽语,不堪入目。”

叶语芙忙解释道:“偶然捡到的,不值一提。”

王儒生把随身带的尊玉佩拿下来送给叶语芙,说:“初次见面,也未准备礼物,希望表妹不要嫌弃。”

送走王儒生,叶语芙心里有了主意,从书上抄了一句诗,然后团成一团,第二天趁罗音路过的时候,用弹弓打到他的身上。

罗音窃喜,打开一看,大喜,以为叶语芙也喜欢自己,又仔细看了一遍,夜里在后门见面。

好不容易等到夜里,罗音去了后门,由于是郊外,四周很多坟墓,罗音胆子又小,一路上大气都不敢出。

来到门外,罗音等了一会儿,叶语芙没有出现。

罗音心想难道是临时有事耽搁了,抬脚准备返回。

忽然大门打开,隔着篱笆看到窗户射出灯光,罗音走进去,却看不到人。

继续往里面走,罗音扶着窗户往里面瞧,发现叶语芙双手撑着下巴,若有所思。

好事在望,罗音敲了敲窗户,突然一个木桶扣到头上,全是屎尿,臭不可闻。

罗音发现被骗,落荒而逃,回去之后虽然洗了澡,但臭味还有,自此再不敢偷看叶语芙,路过她家的时候都是低着头小跑过去,叶语芙看到后嫣然一笑。

没多久,浙江被闯王攻破,百姓四散逃亡。

叶语芙和姨母也不例外,跟着姨父一起南下。

罗音先是去了金陵,然后去了安徽,又辗转多地来到广东。

一日,罗音和朋友乘船游览废园,岸边有一个女子亭亭玉立,美若天仙,身边还有一个丫鬟。

罗音仔细一看,竟然是当日羞辱自己的叶语芙,罗音靠岸,问:“姑娘为何在此?”

叶语芙看到罗音,有些恍惚,听到有人呼唤,匆忙离去。

罗音观察了一圈,树林茂密,篱笆里面有一座小桥,几间茅屋。

不远处还有一亭子,亭子旁边有一块石头,石头又平又大,罗音取出毛笔,沾了一点水,在石头上留下一首诗,并且署名:罗音。

半个月后,上华寺的和尚邀请罗音去喝茶。

罗音来到上华寺,游览佛堂,观看五百罗汉,雕塑宏伟巨大。

罗音瞻仰赞叹之时,忽然有一美妇人来到身边,妇人三十来岁的样子,端庄大方,看她衣着不像本地人,倒像是江浙一带。

美妇人烧完香,一眼发现了罗音,快步走到近处,把他拉进旁边的屋子,说:“你就是罗音吧,为何要害我外甥女?”

罗音胆小又被妇人抓着胳膊,一时间吓得说不出话,转身要逃。

妇人死死抓住,说:“你往哪跑?”

原来妇人的外甥女就是叶语芙,叶语芙把罗音捉弄了一番,其实也很后悔。

可惜后来所遇到的男子都比不上罗音,不论相貌还是才华都差很远,叶语芙想着如果罗音还没娶妻,嫁给他也是不错的选择,虽然有了这样的心思,但还差一个因缘际会。

叶语芙想着找个媒人去说说,毕竟以前有过误会,但世事难料,江南一带也被闯王攻占,战火连天,那个商人姨父返回广东老家。

叶语芙没有依靠,也只能跟随姨母姨父一起南下。

叶语芙时刻都带着罗音的那首诗,一个字一个字反复吟诵,有时候遇到大户人家的女公子,还要请教一二,久而久之,叶语芙也认识了更多的字,文学知识也懂了更多,方才了解罗音的心意,常常对着明月叹息,梦牵萦挂。

那一天看到罗音,又惊又喜,又看到石头上的字,这才知道罗音的姓和名。

意外之喜,积攒多年的郁结之情一涌而出,夜里突然生病,梦中又哭又笑,喊着罗音的名字,隔天就吃不下饭了。

姨母请来大夫,大夫说:“此乃心中之病,无药可解,解铃还须系铃人,只要心上人来了,便可痊愈。”

姨母对罗音多多少少有点印象,找朋友打听了一下,发现也已经不在浙江了,至于去了哪里就无从得知。

看着奄奄一息的叶语芙,姨母十分心痛,就去寺中烧香,意外遇到了罗音,事发突然,也顾不得男女之嫌,直接抓住他的胳膊,带回家。

路上还说:“都是因你生病,只要看见你了,一定会好的。”

罗音这才恍然大悟,说:“实不相瞒,其实我现在已经有了家室,此事恐怕......”

姨母又说:“你先去了再说。”

罗音:“我妻子很贤惠,如果叶姑娘同意做小,我才能去。”

姨母:“现在也没办法,总不能眼看着我外甥女死了,谁大谁小都好说。”

来到家中,院落整洁,花木繁茂,庭内各种装饰,十分高雅。

姨母带他进里屋,叶语芙卧在床上,脸朝着里边。

姨母在耳边说:“罗公子来了。”

叶语芙用微弱的声音说“哪里找到的,姨母一定是骗我。”

姨母笑着说:“他就在你身边,你起来看看就知道了。”

叶语芙转身微微睁眼,泪如雨下。

罗音想说点什么安慰一下,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叶语芙从怀里取出那首诗,扔给罗音。

罗音握住她的手,纤纤玉手,稍有温度,说:“一定要保重身体,等你康复了,我再来看你。”

叶语芙红着脸一言不发,二人心意相通。

过了一会儿,罗音告辞,择了一个吉日上门提亲,一并送来彩礼。

娶了叶语芙后,二人情深义重,如胶似漆自不必多说。

半年后,老家寄来一封信,匪贼已经没了,早日回家。

罗音和叶语芙收拾行装,即日出发,沿途多是美景,二人还会写首小诗。

回家后,罗音如实相告,妻子张氏说:“官人不必担心,能有这样一个妹妹,我也很开心。”

张氏看到叶语芙,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赞叹道:“怪不得官人喜欢,我看着都心动。”

从此张氏和叶语芙同出同入,形影不离。张氏年长三岁,针线活很厉害,所绣花鸟栩栩如生。

有一次,罗音突然生病吐血,张氏寸步不离,日夜焚香祈祷,罗音康复。

后来,罗音旧病复发,张氏亲手绣了一尊观世音菩萨,和叶语芙一起去普陀山发愿,罗音才得康复。

过年开春,罗音去金陵参加秋试,考了第三名,罗音开心不已,返乡途中忽然遇到飓风,船毁人亡。

张氏和叶语芙听闻噩耗,悲痛欲绝,夜里,只见罗音飘荡过来,说:“我与二位佳人无缘,不能白头偕老,今日冥王封我为水中小仙,犹记挂你们,特来诀别,从此阴阳两隔,保重。”

张氏和叶语芙大哭,三日后衙门发出讣告,此次遇难共死三十八人,罗音即在其中。

二人找来罗音的衣物装入棺材,办了后事。

张氏和叶语芙一同进山做了尼姑,日日诵经,只为做些功德,让罗音在阴间过得好些。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