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浙江龙王县。
有一对好朋友反目成仇,起因是一个叫何永的要去外地做生意,让朋友莫僖帮忙照顾一下妻儿,谁知道这一走就是三年,当何永回家之后,妻子大骂莫僖不是人。
莫僖不仅不解释,还把何永带到一个房间,何永大吃一惊。
三年前,何永听人说四川的蜀锦很值钱,特别是卖到苏杭一带可以翻十多倍利润。
何永特意找到莫僖,说:“我这次出门少则一年,多则三五年,如果我家里有事,还请你帮忙照顾一下。”
莫僖点头允诺,临行前二人又畅饮一番。
何永走了一个多月,妻子霍氏的弟弟跟人打架闯了祸,伤者一家是有名的无赖,非要赔偿一百两银子。
霍弟弟无奈只好找霍氏帮忙,霍氏手里只有八十两银子,想起何永曾说过,如果有事就去找莫僖。
霍氏带着儿子找到莫僖,说明来意,莫僖马上取来五十两银子。
无赖的事情总算过去了,霍弟弟又来借钱想做点小生意,霍氏又借给他二十两银子,没过几天,自己家也没钱买米了。
霍氏又让儿子去找莫僖,莫僖却说:“救急不救贫,你们家没钱吃饭是你们家的事,与我何干,照你们家这么借,我就算有金山银山也不够。”
儿子苦苦哀求,莫僖坚决不借,无奈回家。原创者:艾尚读书
霍氏叹息道:“想不到世上还有这样不讲义气的人,算什么朋友。”
霍氏带着儿子和左邻右舍借了一些米面,勉强支撑了十来天,这时听说弟弟发了小财,找过去却闭门不见。
霍氏隔天又去,弟弟不仅不还钱,还抵赖不认账。
回家后,霍氏哭了好半天,想不到亲弟弟竟然是这样绝情,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忽然,莫僖家的王婆婆路过,看到霍氏哭得伤心,于是进屋安慰,也跟着咒骂了莫僖不讲义气,说:“夫人不要伤心,我听说夫人女红很好,为何不做些针线,就不用求人了。”
霍氏:“你说的不错,我的针线活还可以,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王婆婆:“这个容易,我也经常给莫僖收账,认识一些店铺老板,夫人需要什么东西写下来,我去和他们拿,等赚了钱再结账。”
霍氏大喜,把所需的各色棉线、布匹逐一写好,让王婆婆帮忙。
万事俱备之后,霍氏带着丫鬟一起刺绣,三五天绣好一个就让王婆婆帮忙销售。
一天,王婆婆过来送钱,发现一个年轻人正在和霍氏说话,等年轻人离开王婆婆才进去。
霍氏说:“多谢婆婆,今天就不留您老人家喝茶了,我还要洗衣服。”
王婆婆:“哪里的衣服?”
原来刚才的年轻人是宋员外家的公子,让霍氏帮忙洗衣服,一件衣服两文钱。
王婆婆看那个年轻人目的不单纯,隔天又过来,说:“夫人,你的刺绣精致又好看,另有三家铺子老板要货,这下可有你忙的了。”
霍氏:“真的假的?”
王婆婆:“我骗你不成,而且每件多给五十文,我看你就不用洗衣服了。”
霍氏大喜,和丫鬟不分昼夜,手头竟也宽裕了许多,王婆婆也总能把刺绣卖出去。
霍氏常常和儿子说:“咱们自己不用求人,一定要那个莫僖看看,做人一定有志气。”
莫僖再也没有过问她们家的事情。
一晃三年过去了,何永经商三年归来,赚了一大笔钱,回家之后看到妻子儿子吃穿都还不错,说:“莫僖兄弟真不错。”
霍氏一听就生气,说:“快别提他了,就他那样还算朋友吗,还是人吗,我和你儿子差点没饿死,他却见死不救。”
儿子也说莫僖如何如何不好,何永也是愤愤不平,马上去了莫僖家。
莫僖看到何永回来,甚是开心,何永却是一脸怒火,说:“你还是不是我兄弟,当初怎么说的,我妻儿老小差点饿死,你也不管管。”
莫僖:“何兄息怒,在你眼中我就是个不仁不义之徒?”
何永没说话,莫僖说:“你过来看看,这又是什么?”
何永被拉到一个房间,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刺绣的东西,何永恍然大悟。
莫僖:“你小舅子借钱的事情想必你也知道了,所谓救急不救贫,如果每次我都直接把钱给你家里,你家人也守不住。我让王婆婆帮她做刺绣,你家人辛勤劳作,再者也看明白了人情冷暖。”
何永再次拜谢,回家告诉了霍氏,霍氏也才知道误会了莫僖。
霍弟弟后来被骗,又变成了一个穷光蛋,但这一次霍氏没有理会。后来何永买了几间铺子,生意越做越大,成了富翁。
莫僖去外地做了县令,两家人经常往来,亲如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