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鸦片战争以后,东方大国的武器一向是五花八门的万国造。直到半岛战争结束,自家完成了第1个五年计划之后,终于可以自造从步枪到复杂的坦克飞机大炮等几乎所有常规装备,到六十年代甚至完全靠自身的力量掌握了核武器,终于让主要装备全部统一了标准。原则上自然还是以苏式为主。在这个阶段,苏式主战武器的综合战斗力还是相当可信的。毕竟经过了半岛战争,特别是1962年的实战。如果是一般的中小国家,在此之后,就基本可以躺在苏式武器的标准上长期睡大觉了。但是东方大国显然不是这种轻易躺平的主。于是从1970年代中期与美国和欧洲逐步有了接触之后,很快就意识到自家苏式标准的大部分主战武器系统,基本还停留在1950年代末的全球大致水平上,到了1980年代初,
平均已经落后30年上下。当时对F16、幻影2000这些标准的西式3代机,可以说眼馋的直流口水,而且以当时的国际大环境,西方也乐意推销这些武器。只可惜钱包不支持。买不到先进战斗机这些大件;只能在一些投入相对有限的次要项目上获得一些西方技术。比如响尾蛇空空导弹、100毫米舰炮、LM2500燃气轮机等。这里重点说一下响尾蛇导弹。其原版来自于美国出口的飞机被击落。响尾蛇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了分离式连杆战斗部!也就是用大量的钨合金细金属棒,折叠压缩在炸药的周边;一旦引爆,那么这些钨合金连杆会在空中瞬间形成一个半径几十到上百米的、不断扩散的杀伤圆环。就像一个空中超级圆盘锯一样,可以把任何被命中的敌机甚至是导弹弹头,瞬间切成2段!而在此之前,
东方大国基本只有早年引进并大量复制的红旗2系列导弹,采用大威力近炸破片战斗部。也就是把成千上万的钢珠或者是钨合金钢珠集成在炸药周围,引爆后在空中形成半径上百米的、礼花弹一样的弹珠云;用这种高速弹珠云以及大威力的爆炸冲击波来杀伤敌机或者其他空中目标;说白了就是在空中爆炸的超大号手榴弹!为了确保打击威力,红旗2以及其原版的萨姆防空导弹,仅仅战斗部就有180公斤以上,都快赶上地对地短程导弹480公斤战斗部的一半了。这也是后来红旗2能改装成对地导弹的原因之一。那么爆炸破片战斗部,与连杆离散战斗部对比,哪个威力更大、实战效果更好呢?显然是连杆战斗部!因为破片战斗部即使堆砌再多的炸药,但爆炸后被弹出的钢珠,在空气中,
都会迅速减速!而且距离爆心越远,则钢珠云的密度与动能越低。这就导致即使面对U2这种脆弱的有人侦察机,具备巨大战斗部的红旗2,也是击伤率高于击毁率。但是从响尾蛇到模仿版霹雳系列的连杆战斗部,爆炸后并不会因为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威力,等于只要被空中的这个“大锯盘”碰到机身任何部位,都会当空一切两半!因此只要是命中就是彻底击毁。面对破片战斗部,如果给飞机或者弹头安装上厚装甲,都能硬扛拦截。而一旦面对连杆战斗部,就算是有30毫米厚度的空中装甲钢,也会被当即切开!况且如此强悍的战斗部的全重几乎没有超过15公斤的!
从原理上来说这玩意命中率比破片钢珠低吧
萨姆二击伤多,不是它的战斗部弱,而是因为命中精度差,往往是在距离目标比较远的地方爆炸,要是格斗导弹也是那样的命中精度,连续杆的祖奶奶也一根毛都打不中,只能堆炸药堆钢珠[抱抱][打脸]
这事例说明:还是要把视野扩阔,学习更多的东西。不要把头埋进沙堆里,盲目自大是可悲的。
连续杆密度不足,也不是完美的。毛熊有一款S300导弹因为战斗部足够大,就同时塞了连续杆和破片战斗部,就兼顾了杀伤力和破片密度
实战是检验武器的唯一标准![鼓掌]
更新一点内容:离散杆如文中所说,确实厉害。以前我只知道连续杆。离散杆是连续杆的发展和提高!连续杆的缺点是爆炸速度不能太高,及超过连续杆展开直径后杀伤力急剧降低。
看起来,应该是连续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