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要变天?伊朗亲美派总统上台,中俄伊反美铁三角是否会决裂?

旧闻档案 2024-07-16 20:05:00

近日,伊朗总统大选结果出炉,6位候选人中唯一的改革派佩泽什基安,以微弱的优势击败保守派竞争对手贾利利,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由于佩泽什基安过往的亲美言论,以及作为改革派竞选时抛出的,将要与欧美阵营改善关系。

从而减轻外部封锁制裁、谋求经济发展的口号,也让其被贴上了“亲美派”的标签。

这不仅让全球舆论都感到困惑,伊朗突然选出了一位“亲美派”总统,是否代表着伊朗立场态度的转向?

中俄伊的反美铁三角是否会走向决裂?中东真的要变天了吗?

意外突围的亲美派

尽管从整体的地缘态势而言,美国与伊朗自1978年的“伊朗革命”后,就处于长期敌对状态.

但由于巴列维王朝的多年统治,伊朗内部的亲美势力一直存在,且势力不可小觑。

例如,在2020年,伊朗的重要人物苏莱曼和首席核科学家法赫里扎德,先后被美国和以色列的特工刺杀,引发了伊朗国内盛大的反美浪潮。

可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伊朗国内的亲美派团体,仍然可以逆潮流地表达对美国的推崇与向往之情。

面对伊朗政府为抗疫民众在街道上铺设的、供其践踏的巨幅美国和以色列国旗,这些亲美派却选择在大众面前绕开,以示与其他人的不同。

更有甚者,在伊朗民众和媒体,都在悼念苏莱曼尼和法赫里扎德之时。

伊朗的亲美派,却公开向以色列的摩萨德组织表示感谢,其庞大的势力和嚣张的态度可见一斑。

不仅是在民间的舆论场,即便是在掌控权力的政坛,伊朗的亲美派同样势力庞大,甚至其掌握议会和政府的时间要远远长于反美的保守派。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与伊朗革命的未彻底有着直接关系。

一方面,在巴列维王朝统治时期,伊朗的城市阶级中诞生了许多受益于美国扶持,且极大程度上受西方思想文化熏陶和影响的亲美中产阶级。

这些人在巴列维王朝倒台后,仍旧广泛存在,且维持着亲美的态度,成了伊朗亲美派的基本盘。

另一方面,伊朗在革命后的政体设计,也为亲美派的存续、发展与掌权奠定了基础。

由于伊朗革命是一个不彻底的街头革命,霍梅尼为了拉拢更多的盟友,不得不作出了许多让步,这使得伊朗的权利在革命后被一分为二。

其一、是以宗教保守势力为代表的最高领袖,负责掌控着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

其二、是以总统、议会为代表的民选政府,掌握着国家的行政与立法权力,实际掌控着政府权力机构的运行。

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伊朗国内的亲美派,都以更具诱惑性的竞选大饼。在选举中力压保守派,掌握议会的控制权和总统的席位。

了解了这些,对于伊朗突然选出个亲美派总统,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一位亲美派总统的诞生,就真的能改变伊朗与美国的关系,乃至改变整个中东的格局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亲美派的悲剧

之所以能够断言亲美派上台,也难以改变伊朗与美国的关系。

是因为历史的过往教训表明,伊朗亲美派最大的敌人不是其国内反美的保守派,而是美国人自己。

199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伊朗和利比亚制裁法案》,加大了对伊朗的经济封锁与制裁。

在美国的经济制裁,和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全球油价暴跌的影响下,伊朗国内经济近乎崩溃,外汇萎缩、物价飞涨,失业率更是超过30%。

如此背景下,主张与美国缓和关系、大力发展经济的亲美改革派得以上台。

当时,亲美派的总统哈塔米在上台后,便在国内推行私有化改革,奉行欧美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在国外,则主动向美国示好,例如在“911事件”后,伊朗成为中东伊斯兰世界中,唯一向美国表达同情的国家。

为了谋求对美关系的正常化,哈塔米政府甚至在2003年秘密向白宫递交了一份提案。

其中除了愿意放弃核武器研究,甚至还包括推动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转型这种放弃“抵抗之弧”的自折羽翼之举。

可这份牺牲重大的提案,却被布什政府断然拒绝,反而被视为伊朗软弱的表现,从而加大了对反伊运动的资金援助。

在哈塔米的8年任期内,在伊朗亲美派频频示好、主动让步的情况下,美国与伊朗的关系没有得到任何改善,反而对伊制裁愈发加大。

同样的事情,在若干年后再度上演。

2012年,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受到波及的伊朗经济,让伊朗的亲美派再度借由改革的口号上台。

2015年7月,在经历20个月的漫长拉锯谈判后,伊朗与美国达成了《伊核协定》。

以伊朗放弃核武器研究换取美国解除制裁,并对伊朗经济发展提供援助。

可就在伊朗亲美派自以为大功告成之时,新上台的特朗普便在2018年撕毁了,才签订数年的协定,重启了对伊朗的全面制裁。

美国人的背刺,使得伊朗亲美派再度失势。

之所以会出现伊朗亲美派这种“欲投美而不得”的情况,归根结底,是由伊朗在中东的地缘位置所决定的。

中东势“石油美元”的根基,中东纷乱是美国立足的根本利益。

而一个强悍的伊朗,始终是美国在中东绝对统治力的威胁。因而除非出现一个完全倒向美国的傀儡政权,否则美国与伊朗的关系就不可能得到改善。

这便是伊朗亲美派注定的悲剧。

中国的战略决战

伊朗与美国的恩怨往事,虽然与我国并无太大关系,却给我国推行对伊战略,提供了一定的启发与借鉴。

不难看出,伊朗亲美势力的存在,和历次亲美派总统的上台,往往都发生在伊朗国内经济困顿,民众渴望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水平的背景下。

换言之,对经济发展的渴求,正是伊朗国内亲美派存系的土壤。

因此,为了尽量削减伊朗亲美派坐大、导致伊朗倒向美国,而破坏我国中东战略的可能性。

加大与伊朗的经济合作与投资,推动伊朗经济的持续恢复,将成为行之有效的切入点。

实际上,中国与伊朗的经济也存在较大的互补性。

一方面,地处中东的伊朗,同样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而这正是我国所需要的。

且伊朗与我国的油气交易,可以直接通过陆上的运输管道运送,较之传统的海运路线更具安全性;

另一方面,伊朗虽然重工业实力强劲,但维系民生的轻工业却相对落后。而中国庞大、高性价比的商品供应,正好能填补伊朗的空缺。

这既可以提高伊朗民众的生活水平,又可以为我国拓宽新的贸易市场,是一举两得的双赢之举。

除此之外,伊朗摇摆的政治立场,也驱使我国多方下注,加大与中东其他国家的交往。

例如,我国可以可以加强与叙利亚的外交往来。

通过叙利亚这一中介,与伊朗“抵抗之弧”的其他小弟哈马斯、真主党等建立联系,防止伊朗投美后,我国失去中东抓手的困境。

不仅如此,沙特等传统美国盟友同样值得我国重点耕耘,在美国全面战略收缩的背景下,逊尼派国家同样需要拉拢中国保护其安全。

结语

亲美派上台在伊朗历史上并不少见,仅靠个人之力很难改变美国与伊朗的地缘矛盾,短期来看,中东的政治格局难有大的改变。

但“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面对可能的改变,我国也因早做打算,提前布局。

0 阅读:42

旧闻档案

简介: 脑洞新知识,历史小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