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威胁普京后果很严重,泽连斯基称对俄没信任,俄未回应

明白话读趣事 2025-03-14 15:52:54

据财联社报道,当地时间周三,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称,如果俄罗斯总统普京拒绝乌克兰已经同意的为期30天的停火协议,他将搞垮俄罗斯经济。特朗普表示,如果俄罗斯拒绝停火,后果将“非常严重”,但他坚称,他不相信事情会发展到那种地步。此前有报道称,普京不太可能接受任何可能减缓其军队在战场上势头的协议。

特朗普此前曾威胁要对俄罗斯实施大规模经济制裁,以惩罚俄罗斯对乌克兰城市的远程轰炸。周二,乌克兰和美国官员在沙特阿拉伯吉达进行了8个小时的会谈,最终敲定了临时停火协议。白宫周三表示,美国官员已与俄罗斯官员通话讨论了这些计划,美国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本周将前往莫斯科进行会谈。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当天表示,俄方正在等待美方通报前一天美乌会谈的细节。他还表示,不排除美俄两国总统电话会谈的可能性。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周三在记者会上称,乌方愿意接受美国关于立即实施为期30天临时停火的提议,是为了表明乌克兰支持结束冲突。他同时表示,他对俄罗斯没有“信任”,实现真正的和平需要对俄罗斯施加压力。他还称,乌方不会承认任何被俄罗斯占领的领土属于俄罗斯,这是乌方的红线。英国国防大臣约翰•希利也敦促普京“接受停火”。希利在巴黎防务安全论坛喊话普京称:“现在轮到你了,你说过你想谈判,那就证明这一点,接受停火,开始谈判,结束战争”。

当特朗普在“真实社交”平台以“俄罗斯正殴打乌克兰”的措辞威胁宣布新一轮制裁时,这场持续三年的代理人战争正被重新定义游戏规则。30天临时停火协议在沙特吉达的签署,看似为俄乌冲突按下暂停键,实则暴露出美国战略重心转移的深层逻辑——将地缘政治筹码转化为经济控制权,同时为应对中国崛起腾挪资源。

制裁牌:从“薄弱”到“全力以赴”的威慑游戏。特朗普政府正在颠覆前任的制裁逻辑。财政部长贝森特直言,拜登时期“极其薄弱”的制裁反而成为冲突持续温床,而特朗普团队正通过“动态调整”策略重构威慑体系。这种转变在3月7日达到高潮:在暂停对乌军援的敏感时刻,特朗普以“银行业+关税”组合拳施压俄罗斯,既回应俄军对乌克兰能源设施的密集打击,又为即将重启的矿产开发协议铺路。这种“制裁-谈判-资源收割”的循环,本质上是将人道危机转化为资本盛宴。

停火协议:被战场实力改写的谈判桌规则。美乌达成的《吉达共识》看似平衡,实则暗藏结构性矛盾。30天停火期捆绑45亿美元军援重启,同时要求乌克兰签署关键矿产开发协议,这种“以资源换和平”的模式,与特朗普“收回投入成本”的商人思维一脉相承。然而俄方提出的停火条件——承认俄控领土现状、北约永久排除乌克兰——直指乌克兰主权核心,暴露出协议本质是“特朗普送给普京的毒药”。当泽连斯基高调宣称“支持停火”时,俄军却在库尔斯克升起国旗,战场态势的不对称性让和平协议沦为可进可退的战术工具。

地缘变局:欧洲防务自主与美元体系的裂痕。欧洲的反应堪称这场博弈的"照妖镜"。26国支持停火却遭匈牙利反对,暴露出欧洲在安全依赖与战略自主间的撕裂。而美国要求欧洲承担更多防务开支的施压,正加速北约内部离心力。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俄乌冲突暴露美元结算系统的脆弱性,欧洲国家开始探索独立于美元的能源交易机制,这种去美元化趋势或将动摇美国全球霸权的根基。

未来推演:三种可能的路径。协议流产:若俄方坚持“无条件承认领土现状”,而美国拒绝在协议中写入安全保障条款,停火恐成泡影。俄军或借机发动春季攻势,进一步压缩谈判空间。有限执行:双方默认“停火期”为军备重整窗口,美欧恢复对乌军援,俄则巩固既有战果。这种“冻结冲突”状态可能持续至2026年美国大选。意外突破:若中国斡旋推动“乌克兰中立化+俄欧关系正常化”,或能打破僵局。但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的基调,使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这场持续三年的战争,正在见证国际秩序的重构:当特朗普将制裁作为交易筹码,当泽连斯基在主权与生存间权衡,当欧洲在安全与自主间摇摆,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地缘政治的博弈,更是资本力量重塑全球治理体系的鲜活样本。停火协议或许能带来短暂喘息,但真正的和平,需要超越零和博弈的智慧。#特朗普称若普京拒停火将搞垮俄经济# #头条热榜#

0 阅读:0
明白话读趣事

明白话读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