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敬生在著作《金顶之光》《草萤有耀》发布暨研讨会上的感言

明白话读趣事 2024-06-08 07:30:15

【写在前面的话】

仅以此文,献给那些关心关爱关注支持鼓励我的所有的亲朋好友,愿好运一直与你们相伴相随。端午节临近,愿你和家人吉祥如意,万事大吉!

筹备一次会议,到底要做哪些事情?没有筹备过会议的人是不甚了了的。但几乎每个人都参加过稍微大型的活动,如婚礼、多桌次以上的聚餐,等等。其实,筹备会议相较于后者,其复杂程度是无法比拟的。个中原因,不说也罢。6月2日,四川省杂文学会组织的这场活动,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作为当事方、当事人之一,我对所有参与的亲朋好友,除了感谢,就是感动,还有感恩。

由于微信的传播途径很广,速度很快,关心关注支持鼓励的朋友相对也很多。作为一个老者,我已经很难适应这个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了。但我的心是诚的。有不周到的地方,敬请朋友们理解、谅解!

感慨 感谢 感悟 感知

——在四川省杂文学会陈敬生著作《金顶之光》《草萤有耀》 发布暨研讨会上的感言

(2024.6.2)

作|陈敬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作家、各位文友:

大家中午好!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只讲四句话,而且照本宣科,尽量少占用大家宝贵的时间。

第一,发一点感慨。

有感发之,慨然叹之。我是一个年逾古稀的老者,在部队和地方先后工作了42年,退休也已经14年。我的晚年,本来应该含饴弄孙、闲适舒缓、悠哉游哉。但由于和文学结缘,与文友为伍,我走了一条与许多同时代的朋友们完全不同的路径:我在路上创作,我创作在路上。

2015年,我将自1968年入伍以来写作的所有文稿整理编辑成20集《自撰文章汇编》;最近这七、八年,我每年都创作发表了数十篇次的杂文散文作品;从2020至2023年,我正式出版了两本著作,还先后加入了四川省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等一些文学组织。

我对文学的热爱、挚着和追求,源远流长,矢志不渝。所有这一切,都体现在《金顶之光》的后记和收入《草萤有耀》里的《碌碌耕夫梦有吟》一文中。朋友们有闲时,可以翻翻,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由于志大才疏,心雄手拙,我终究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像马平主席那样的大作家。但是作为一个业余作者,能够取得一些成绩,我还是感到欣慰的。

第二,道一声感谢。

饮水思源。我的两本书,分别是由成都昕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成都圣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具体运作出版的,两家公司的总经理分别叫邓秀琼、左润清。我对二位老总的辛劳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谢。

四川省杂文学会对此次我的两本小书的发布暨研讨活动,非常重视,几次开会研究,作出具体安排。黄启国会长事必躬亲,就连邀请函也是由启国会长和我这个作者联署发出的。各位副会长、顾问、各部门的部长(主任、副主任)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帮助和配合。作为作者,我由衷地感谢四川省杂文学会和启国会长及各位所做出的贡献。否则,仅靠我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施的。

对于近日踊跃进群、参与互动和今天与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作家、各位文友,我怀着满心的敬意和感谢。

还有具体承办今天会议的成都太通大酒店及其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洪成先生、大堂经理蒋国玲女士,以及许多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我也必须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还有我的夫人田吉湘女士、子女,他们对我的写作也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与鼓励。再有就是许多亲朋好友也在默默地支持着我,包括筹办今天的活动,他们都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借此机会,我也要真诚地说一句:谢谢你们啦!

第三,表达点感悟。

悟者,悟性觉悟之谓也。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就说今天开的这场发布与研讨会,搞得这么兴师动众的,还请来了这么多的领导、作家,有没有这个必要?还有这么多人发言、讲话,又耗掉了别人多少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和在坐的许许多多的新老作家相比,我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文学爱好者、业余作者,凭什么让别人去研讨?

凭心而论,所有的这些问题,我不是没有想过,而是很严肃认真地思考过,也和一些领导、朋友们探讨过。最后还是决定走这个过场,主要的考虑就是一个:双向奔赴。

四川省杂文学会是一个文学团体,是一个组织,它必须要开展一定的活动,否则它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开展活动,就需要我们每一个成员的支持,给它提供组织活动的机会。

作为个人来说,你既然出了书,总还是希望能获得一些读者,否则你就只能孤芳自赏。我的书就是再不堪,那也是国家正规出版社出版的,有国家认可的统一版权、书号。

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再卑微的生命也有它存在的价值。恰如地球家园的生物需要多样性一样,文学的百花园里也不能没有小草。我的两本书就是两株小草,也还是希望路过的人们能够瞅一眼。

还有一个非常实际的考虑,那就是想给朋友们提供一次相聚的机会。我虽然年纪大、资历老,但我真正参加文学团体活动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只有10多年的时间。

在这10多年的时间里,我获得了组织、领导、许多文友实实在在的帮助,我一直心存感激,无以为报。此次就是想借这样一个机会表达一下我的感激之情。

以上就是我之所以同意举办此次新书发布暨研讨会的全部动机。

第四,清醒的感知。

这第四“感”,是我受会议现场氛围的感染,油然而生的。

参加今天会议的除了省杂文学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同时也是国家级、省级作家协会或其它文学团体的会员)会员外,还有省文联、省作协、其它省级文学艺术团体的领导、专家、学者,共5 4人。

而在会上发言、发表讲话的,除原来计划安排的1 2人外,会上即兴发言的还有8人,共20人。另有些准备发言的作家文友,由于时间关系,他们没能获得发言的机会。

会议的整体氛围是活跃热络的。文人相亲,彼此辅助,相互成就。朋友们纷纷向我表示祝贺,有好几位文友还给我赠送了礼品和纪念品。这其中,有制作精美、可永久收藏的摆件、书画作品,有精致的插花、精巧的小花蓝。我签名赠书,与文友们合影留念。

我必须特别指出的是,这20位领导、作家和文友的发言,不论是经过认真准备、形成了书面材料的,还是即兴发挥、侃侃而谈的,态度都极其认真、诚恳。他们无一例外地对作者和作品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热情鼓励。

四川省杂文学会会长、中共四川省委原副秘书长、省文联原党组书记黄启国先生说:我对陈敬生印象很好。他的特点是:为人踏实,写作勤奋,善于思考,文字水平很朴实,也很老道。他的写作量是非常大的。从他的报账单看出来,可谓“著作等身”。他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学习工作生活的生动记录,而不是非虚构的无病呻吟。但同时也有深刻的思考。内容广泛,方方面面都有。

中国作协会员、省作协名誉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马平先生以《花开两朵的文学人生》为题发言,他说:陈敬生老师与我相识的时间不长,我们在一起交流的机会也不多,但是,凡是和他有过接触、打过交道的人,凡是读过他的文章、和他谈过创作的人,都和我一样有一个相同的感受,那就是,他是一个谦和、低调、认真、周到的好人,他是一个爱阅读、勤思考,无论工作有多繁忙都没有放弃过文学梦想的德高望重的作家。他在“夕阳无限好”的壮美时刻,为我们捧上了染着朝阳光芒的两部文学专著。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省作协会员、省杂文学会原副会长、现任顾问欧阳德祥先生来了一个“实话实说”,他将我的名字“陈敬生”三个字,按照顺序分别嵌入他的文章的三个大段落中:陈——“陈色”、“成长”、“成功”;敬——“敬畏”、“敬业”、“尽力”;生——“生活”、“生动”、“生义”,演绎出了一篇别有风味的骈文。在欧阳先生的笔下,无论是写作还是做人,我几乎都是尽善尽美的。

听着领导、作家和文友们的发言,我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老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深知,不管是为人处事,还是从事文学创作,自己离一个较高的标准都还有较大的距离。深切体认自己存在的问题和毛病,包括在写作方面的不足和短板,是继续前行的原动力。

有感于斯,我觉得我必须正面回应大家的鼓励、褒奖和赞赏。于是,我选取了回复欧阳德祥老师《实说陈敬生》的短文,临时加了一个标题,算是给在6月2日会议上发言、讲话的20位嘉宾,以及所有关心关注我的亲朋好友、读者朋友一个交代吧。

清醒的感知

——回复欧阳德祥先生

先生的文章,别有洞天,别出心裁,别具一格,高度凝练,高屋建瓴,高端大气。文章本身是无可挑剔的。只是您刻划、描摩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普普通通、整天在大家面前晃悠的人。这个人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有许多毛病,大半生也走过不少弯路;朋友们对这个人的评价,包括对他写的文章,出版的著作的评价,总体上来说,还是过得去的,但也不可能觉得他一点毛病没有,褒贬总在方寸之间徘徊。而您笔下的我,则过于完美,美得近乎无瑕的白璧。看了以后,我深感不安。我知道您是好心,也是真心实意地在夸奖我,而没有其它的意思。但愿人们只是将您的作品当作一篇文章、一篇骈文来读,而不要过于执念、执拗;甚至从字里行间还能够读出一些戏谑、调侃、娱乐的味道来。那么,不论您是“现场直播”,还是“纸上谈兵”,我觉得都无伤大雅。

陈敬生

2024.6.1

注:这篇感言的第四部分“清醒的感知”,我在6月2日发言之前并没有写完,当时只谈了一部分内容,其余是以后添加的。

附录:与会嘉宾简介

(排名不分先后)

黄启国 四川省杂文学会会长、中共四川省委原副秘书长、四川省文联原党组书记。

马平 四川省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特聘导师,“人民文学奖”获得者。

李银昭 中国作协会员,冰心散文奖获得者,现为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四川省作协散文专委会副主任。

吴彬 中共四川省社会组织第一综合党委委员,省文联副秘书长兼省新文艺组织发展联合会秘书长。

蒲秀政 四川省文联《现代艺术》杂志社总编辑,四川省文艺期刊联合会主席。

孙冰文 全国书刊发行行业最高荣誉奖、四川省改革开放30年出版荣誉奖获得者,全国工商联书业商会副会长、四川省散文学会原副会长。

曹树清 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原副会长兼文友部部长。

王圣才 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原主席,现任党支部书记,四川省杂文学会会员。

张忠辉 退休巡视员,高工。常以二莽子等笔名发表作品,并有获奖。中国散文学会及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左润清 出版人,四川诗歌学会会员,成都圣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文学爱好者,有零星作品见诸报刊网络。

钱声广 中国散文学会、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杂文学会常务副会长,四川省政府参事室原一级巡视员。

周明华 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写作学会杂文专委会副会长,四川省杂文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当代杂文随笔》总编辑。

刘君贵 四川省杂文学会副会长,川调商会终身荣誉秘书长。

何一东 中国散文学会、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杂文学会副会长、四川省省直作协散文专委会委员。

杨晓阳 成都市文联党组书记兼主席,四川省杂文学会副会长。

欧阳德祥 中国散文学会、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杂文学会顾问,在全国130多家报刊杂志发表作品2千多篇,多次获奖。

张家禄 四川省、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 ,四川省杂文学会会员,成都市广电学会名誉会长 。

吴治黎 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杂文学会常务理事,作品多次获省市新闻作品奖及全国、省、市杂文大赛奖。

吴至华 中国作家协会、诗词学会、诗歌学会、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杂文学会、散文学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

邓永安 四川省作家协会、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杂文学会会员。

蔡玉文 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金牛区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杂文学会会员。

李复蝉 四川省作协会员、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省杂文学会会员,省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在全国(含美国)50多家报刊发表文章400多篇。

杨铸 康辉文旅集团副总,锦江区工匠,文学爱好者,业余作者。

郑光福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杂文、散文、历史、民俗等学会会员,成都市作协会员,成都市广播电视学会民誉会长。

王舜涛 成都市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杂文学会会员,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

万晓玲 四川省作家协会、散文学会会员,省缧祖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省杂文学会副秘书长兼文友部部长,公众号《西部故人来》主编。

尚志军 中国民间文学艺术家研究会会员,四川省政府首届法制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杂文学会会员,《西部故人来》责任编辑。

昝卫东 民盟中央文化艺术研究院理事、四川省委十二届文史委副主任,四川省杂文学会会员,成都铭仁堂文化艺术机构负责人。

田向文 成都市作协会员,四川大邑文学学会理事,四川省杂文学会副秘书长兼《当代杂文随笔》副主编,《龙门山文学》编辑。

唐明霞 四川省散文学会评论部部长,省杂文学会会员,《当代杂文随笔》报编辑,《不惟读书》公众平台主编。

周庆 四川省、成都市作协会员,金牛区作协副主席,四川省杂文学会会员,文史与地名专家。

邓秀琼 出版人,四川省杂文学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四川省散文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兼文友部部长,叙永商会副会长。

向朝阳 《成都商报》原记者,四川省杂文、散文学会会员,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

刘文水 四川省诗歌协会会员、四川省杂文学会会员,公众号《流水悠悠》主编。

陆汝银 原成都军区管理局政治协理员,退役上校,成都市公安局警监,四川省杂文学会会员。

周孝全 原某部政治委员,退役上校,现就职于武侯区某街道办事处,任调研员,四川省杂文学会会员。

赵前香 四川省杂文学会、散文学会、嫘祖文化促进会会员,成都市作协会员,江山文学网风恋碧潭社团社长。

陈舟仁 四川省杂文学会会员,成都市金牛区作协会员,金牛区老年(公立)大学教师。

冯俊龙 中国散文学会、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文艺评论家协会、杂文学会会员。

王长绪 成都市金牛区作协会员,成都市作协会员,四川省杂文学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

李雁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教授,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四川省杂文学会德阳工作站站长,《德阳散文》主编,已出版散文集两部。

陈光裕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杂文学会、散文学会会员,已出版散文随笔集4部。

唐其才 原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上校政委,注册策划师,晋商文化研究者,公众号《西部故人来》编委,热爱文创,已发表各类作品数百篇。

孙和平 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公众号《西部故人来》编辑,作品散见于《国防时报》副刊、《青年文学家》杂志等文学平台。

陈岸国 国有企业退休职工,从事宣传工作多年,在各报刊发表文章多篇,《西部故人来》评论员。

李彬 成都李彬报纸博物馆馆长,成都市历史学会理事,成都市报纸收藏博览社科普及基地负责人。

张和平 退役上校,原武侯区住建交局调研员,在《战旗报》和《西南军事文学》发表诗歌和文艺评论多篇,《西部故人来》评论员。

刘高生 四川某省级机关工作人员,文学爱好者。

卢元福 四川某省级机关工作人员,文学爱好者。

李洪成 成都太通大酒店董事长兼总经理,文学爱好者。

蒋国玲 成都太通大酒店大堂经理,文学爱好者。

刘欢欢 摄影、美术、文学爱好者,业余作者。

陈 伟 文学爱好者,业余作者。

陈敬生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杂文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

作者简介

陈敬生,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省直分会会员、四川省杂文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50多年笔耕不缀,先后在军地50多种报刊杂志和新媒体发表散文、杂文、随笔、诗歌、通讯等400多篇。已出版22万字的散文随笔专著《金顶之光》(中国·团结出版社);26万字的杂文随笔专著《草萤有耀》(中国·线装书局)。

0 阅读:0
明白话读趣事

明白话读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