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三个博士子女都不回家,我说要分财产,马上赶回来

情绪雕塑 2025-02-03 10:02:23

在中国的一个宁静小镇上,住着一位名叫李国强的老人。他今年已经七十五岁,头发花白,背有些微驼,但精神矍铄,眼神里总是带着一种不服输的光芒。李国强是个退休教授,他的三个孩子都是博士,分别在不同的城市工作,忙碌而有成就。他们很少回家,这让李国强常常感到孤独。

今年的五一节,李国强早早地就期待着孩子们能够回家团聚。他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准备,打扫屋子,准备孩子们爱吃的菜肴,甚至连他们小时候的玩具都翻出来,一一擦拭干净。然而,随着节日的临近,孩子们却一个个打电话来说工作太忙,回不来了。

李国强坐在客厅的老沙发上,手里拿着电话,听着电话那头孩子们的声音,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他叹了口气,挂断电话,望着窗外的夕阳,心里默默地想:“难道只有分财产,你们才会回来吗?”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李国强却突然灵光一闪,他决定试一试。他拿起电话,分别给三个孩子打了过去,声音里带着一丝玩笑,又带着一丝认真:“孩子们,我打算五一节把家里的财产分了,你们看什么时候能回来?”

电话那头,孩子们的反应各不相同。

大儿子李明,一个在科研机构工作的博士,听到这话,先是一愣,然后笑着说:“爸,您这是认真的吗?我们工作都很忙,不过如果您真的要分财产,我尽量安排时间回去。”

二女儿李婷,一个在外企工作的女强人,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怀疑:“爸,您没事吧?我们不在家,您可别乱来。我看看能不能请假回去。”

小儿子李强,一个在大学教书的年轻教授,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轻松:“爸,您这是想我们了吧?行,我安排一下,五一节一定回去。”

挂了电话,李国强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微笑。他知道,这个办法虽然有些冒险,但至少能让孩子们回家。

五一节那天,三个孩子如约而至。他们一进门,就看到家里布置得温馨而喜庆,桌上摆满了他们小时候爱吃的菜肴。李国强站在门口,笑容满面地迎接他们:“孩子们,欢迎回家!”

饭桌上,大家边吃边聊,气氛热烈而温馨。李明忍不住问:“爸,您真的要分财产吗?我们其实不在乎这些,您过得好才是最重要的。”

李婷也附和道:“是啊,爸,我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您不用为我们担心。”

李强则笑着说:“爸,您这是想我们了吧?我们确实应该多回家看看。”

李国强看着孩子们,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孩子们,我当然要分财产,但不是现在。我只是想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忙到连家都回不了。”

孩子们面面相觑,然后都笑了起来。他们知道,这是父亲的一片苦心。

饭后,李国强带着孩子们参观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讲述着每一件物品背后的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围坐在父亲身边,听他讲述各种趣事。

夜幕降临,李国强和孩子们坐在院子里,仰望着满天繁星。他缓缓地说:“孩子们,我知道你们都很忙,但家永远是你们的港湾。我希望你们能常回家看看,哪怕只是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孩子们沉默了,他们知道父亲的孤独和期盼。李明首先开口:“爸,以后我每个月至少回家一次,陪您聊聊天。”

李婷也说:“爸,我工作再忙,也会抽时间回来看您。”

李强则握住父亲的手:“爸,您放心,我会经常回来的。”

李国强的眼中闪着泪光,他知道,这是孩子们的真心话。他微笑着说:“好,好,只要你们记得回家,我就满足了。”

五一节的假期很快过去了,孩子们又要回到各自的城市。临行前,李国强把他们送到门口,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他站在门口,看着孩子们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期待。

孩子们走后,李国强回到客厅,坐在沙发上,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喂,老张吗?我跟你说,我那三个博士子女,五一节都回来了,我们过得很开心。你说得对,有时候,我们需要一点小小的策略,才能让家人团聚。”

电话那头,老张哈哈大笑:“老李,你这招高啊!下次我也试试。”

李国强笑着挂断电话,心中充满了满足和幸福。他知道,无论孩子们走多远,家永远是他们的根,而他,永远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0 阅读:0
情绪雕塑

情绪雕塑

在“情绪雕塑”中,与您共同感受情感的温度与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