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赵丽颖在《第二十条》里的哭戏片段吗,评论区很多类似的言语"这演技吊打多少科班生啊"。仔细想想还真是,现在能在热搜上霸屏的85后小花,十个里有八个都不是正儿八经学表演的。

要说这些"非正规"出身的女明星,最绝的就是自带观众缘。赵丽颖当年在《新还珠》里演晴儿,顶着张圆脸硬是把配角演成白月光。后来才知道她是空乘专业毕业的,选秀出道前还在商场发过传单。这些摸爬滚打的经历反倒成了她们表演的养分,镜头里那种真实的烟火气,真不是学院派能教出来的。
但科班出身的演员也别急着喊冤。前阵子某戏剧学院教授在采访里吐槽:"现在剧组面试,看见简历上写着三大院校毕业的,反而要掂量掂量会不会太端着了。"这话虽然扎心,但看看最近翻车的几部职场剧,那些把女高管演得像AI机器人的,可不都是正儿八经的科班优等生?

不过非科班的苦也只有自己知道。周冬雨当年被张艺谋选中时还在备战高考,现在成了三金影后,但每次演电视剧就被吐槽"水土不服"。这行当有个怪现象:电影导演爱用非科班的"白纸",电视剧导演又嫌她们不会走位。难怪有制片人开玩笑说:"现在挑演员得像玩拼图,得看是哪个窟窿需要补。"

有意思的是,这两年短视频平台冒出来的新生代更绝。徐璐在成为演员前是国标舞冠军,陈都灵出道前是南航机电学院的学霸。观众现在就好这口"跨界碾压"的爽文剧本,看着这些姑娘在镜头前横冲直撞,居然品出了几分"养成系"的快乐。

但说句实在话,行业门槛降低未必是坏事。当横店群演里随时可能冒出下一个"赵丽颖",当直播间带货的主播也能被大导演相中,这何尝不是给普通人造梦?只是这碗饭端不端得稳还要看后续的努力和经营。毕竟观众的眼睛越来越挑剔,管你是科班出身还是横店漂,表演不好照样受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