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农业品牌产销对接专场活动成功举办

农视网 2025-01-14 10:40:57

2025年1月13日,苏州农业品牌产销对接专场活动在苏州成功举办。该活动由苏州市农业农村局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承办,聚集了全国农业品牌领域专家、国家级行业协会负责人、大型电商平台相关负责人、苏州市各区县农业品牌主体等广泛参与,在推动苏州农业品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研究员高颖主持会议。活动首先由苏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宋建华致辞,介绍了苏州市农业品牌建设的典型做法,表达了对产销对接活动推动苏州农业品牌建设的期望。随后,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化处副处长陈甜甜就江苏省农业品牌赋能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做主旨发言,通过政策分析、市场和产业实践梳理,为苏州农业品牌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韩一军教授聚焦我国农业品牌消费趋势,系统总结了我国农业品牌消费市场呈现出的消费升级与降级交替出现,产品消费分层等显著特点,从消费阶段、消费途径、消费渠道以及消费功能四个方面展开讨论,指出现阶段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关注正由数量转向重点关注质量和营养健康,在追求高品质、便利性等基本功能的同时,已经开始向满足个性化产品需求、社交需求以及提供情绪价值等多元化功能转变。这一重要判断为政府管理部门、品牌经营主体和使用主体适应市场消费变化,创新产品和营销模式,促进农业品牌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陈冬晏分享了协会近年来致力于打造生态农业体系,积极培育生态农业示范区,在吉林、河南、四川等地打造示范基地、建设绿色加工示范基地、构建供应链体系并建立产销对接服务联盟以探索现代农业新模式,指出构建一流生态农业标准化体系,是提升农业品牌竞争力的关键路径。

中国蔬菜协会秘书长柴立平回顾了全国蔬菜产业的发展历程,指出现阶段我国蔬菜产业呈现出面积产量稳中有增,质量基本稳定,结构朝多样化、高品质转变,市场价格波动复杂等显著特点。提出我国蔬菜产业链会在冷链物流、加工水平、三产融合等方面进一步提升,蔬菜品牌将在产业规模、产品质量、保鲜程度等方面继续强化,建议蔬菜设施建设要因地制宜,重视市场信息研判、自然灾害风险控制和品牌建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雪光指出,我国水产品产业基础雄厚,“产品力”较强,但品牌建设存在品牌基础薄弱、产业联动不足、产业链优势未充分发挥等突出问题。行业协会等品牌持有主体需要从品牌共建、推荐、赋能、推广等方面开展工作,助力水产品品牌提升与产业发展。

在苏州市农业品牌推介环节,相关区县对“苏州大米”“苏州芡实”“苏州莼菜”“阳澄湖大闸蟹”“洞庭山碧螺春”“吴江香青菜”这6个区域公用品牌进行了全面展示,品牌主体详细介绍了区域品牌的历史文化、产地环境、生产标准和产品品质和多样化的做法,让参会人员对这些知名品牌有了全新的认知。期间,苏州市农业农村局开发的“苏农名品”2.0平台正式上线,为重点培育的品牌农产品提供了重要渠道,并与“本来生活”达成战略合作,有望通过渠道力量让更多苏州特色农产品进入全国市场,促进苏州市农业产业数字化升级。

此外,活动现场还召开了苏州农业品牌圆桌会议和“苏州大米”品牌专题研讨会。全国农业品牌专家、苏州农业企业家等齐聚一堂,就农业品牌建设、营销策略、产销对接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不仅为苏州农业品牌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也为参会者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

活动当日,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苏州市委市政府、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同志,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中国蔬菜协会、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此外,京东、本来生活等电商巨头,各地农产品采购商、经销商、加工企业,各县级市(区)政府及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农业品牌主体代表和新闻媒体记者等约150人现场参会。各方力量的汇聚,为苏州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苏州农业品牌在全国市场的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推动苏州农业产业的升级与发展,促进品牌农产品的市场流通与价值提升。

来源: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

原创声明:凡需转载本公众号文章的,请提前在公众号后台留言。未获许可者,不得私自转发或对原文进行删改,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支持原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