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元帅起点,上将的军衔,他当师长时,陈赓是营长,粟裕是班长

丑萌大侠无人敌 2024-11-29 16:14:12

在此文阅读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中国革命史上,周士第是一个让人难以忽视的名字。

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少年时便意气风发,战场上更是屡立奇功。

南昌起义时,他已成为师长,而陈赓只是营长,粟裕仅是警卫班班长。

那时的他,站在了革命的高峰,光芒万丈,也是被称为“元帅起点”的人物。

但历史的洪流并非总是成全英雄。

因一次无奈的脱离革命队伍,他与战功卓著的元帅、大将擦肩而过,最终只被授予上将军衔。

黄埔起点

1919年,五四运动的浪潮席卷全国,彼时,19岁的周士第正在海南岛琼崖中学读书。

在学生运动时,他频频站在队伍前列,带头喊着“救亡图存”的口号。

随着时局动荡,周士第走出校园,投身琼崖文学社这一进步组织。

他的家庭虽属于当地的上层阶级,但周士第对旧制度并无留恋,他渴望更广阔的天地。

1924年,黄埔军校的招生简章让他眼前一亮。

就这样,抱着“救国救民”的理想,周士第义无反顾地报名,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员。

进入黄埔军校后,周士第接触到了严明的军事训练和先进的革命思想。

他也对课堂内容如饥似渴,总是第一个完成军事演练任务。

尤其是在战术模拟课上,他展现出过人的统筹能力,令教官和同学刮目相看。

校内的革命氛围也让他逐步确立了人生方向,他认为军人的使命不仅是练兵,更是为人民而战。

不久,周恩来成为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他决定成立一支特殊的武装力量——铁甲车队。

这支队伍的成员几乎都是思想坚定的共产党人,而周士第凭借优秀的成绩被选拔为代理队长。

1925年,香港工人大罢工爆发,铁甲车队被迅速调往支援。

虽然这是一支临时组建的队伍,但周士第在行动中展现了超凡的指挥才能。

他和队友们冒着敌人的子弹,保护了罢工工人撤离战场。

这次行动不仅使他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也让他的名字被革命队伍牢牢记住。

随着北伐战争的到来,革命大军开始向全国进发。

周士第率领的铁甲车队被编入叶挺的独立团,成为我党在国民革命军中的核心力量。

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汀泗桥和贺胜桥战役中的表现。

面对敌军密集的火力点,他冷静地指挥队伍分兵合围,一举夺下制高点。

五个月后,周士第被提拔为独立团的参谋长,成为团内实际作战的核心人物。

尽管职务提升,但他依然与战士们同吃同住,赢得了上下尊重。

之后,他的名字逐渐传开,但周士第并未因此沾沾自喜,每次胜利后,他都会召集队伍复盘战斗经验,总结不足。

他深知,革命尚未成功,他的使命还远未完成。

南昌起义

1927年,中国迎来了一场注定载入史册的壮举——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前夕,起义部队的核心力量是25师,这支曾在北伐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部队,原本驻扎在九江。

当时,师长李汉魂试图拉拢他追随国民党,但周士第却与特派员聂荣臻密谋,利用午休时间调集73团部队,连夜赶往南昌。

他们的行动果断,令敌方毫无防备,更为起义部队的整合赢得了宝贵时间。

抵达南昌后,25师迅速重组为一支完整的队伍,周士第被任命为25师师长,成为起义部队的高级指挥官之一。

彼时,陈赓还是一个营长,粟裕则是班长。

南昌起义的每一场战斗,几乎都离不开周士第的身影。

在敌军的三面夹击下,周士第凭借卓越的军事才华带领部队多次化险为夷。

他擅长用奇兵战术,总是在敌军最松懈的时刻发起突袭。

在一次夜间战斗中,他指挥部队趁着月光悄然接近敌方阵地,用猛烈的火力撕开缺口,迅速占领制高点,令敌军腹背受敌,不得不仓皇撤退。

南昌起义虽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形势却愈发严峻。

起义部队不得不向南撤离,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这支英雄的队伍在朱德的带领下南下潮汕,试图在广东建立根据地。

但战斗的接连失利让队伍陷入困境,三河坝一战,敌军以数倍于起义部队的兵力发动围攻。

周士第临危受命,带领部队死守阵地三昼夜,为大部队的撤退争取时间。

潮汕之战的惨烈程度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周士第指挥部队顶着猛烈的炮火,与敌军短兵相接,甚至不得不一次次投入白刃战。

最终,部队虽成功突围,但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几乎损失殆尽。

脱离队伍

更为严重的是,此次战役让周士第因为种种原因,与部队分离了6年。

但这期间,他加入了第三党继续着革命,还策划过刺杀蒋介石的行动。

1931年,还被抓捕,幸而在宋庆龄的营救下被释放。

直到1933年,辗转多地的周士第迎来了命运的再一次转机。

当时,福建事变掀起了新的革命浪潮,党组织通过特使向他传达了一条至关重要的信息:如果仍愿为革命奋斗,就回到队伍中来。

这句话像火种一般点燃了他压抑已久的激情,于是,他不再犹豫,迅速整理行装,踏上了归队的旅程。

从南洋到苏区,漫长的路途充满了风险,周士第冒着被国民党发现的危险,辗转于多个城市,数次险些被捕。

一次,他在码头躲避追捕时,因为未携带任何证件,被港口巡逻队扣留整整三天。

他机智地利用自己的口才,以一口流利的粤语自称是走投无路的船工,最终成功脱身。

当周士第终于抵达中央苏区的瑞金时,他已与革命队伍分别了六年之久。

六年的离开,让周士第感到自己仿佛与这支队伍脱节了,与此同时,重返队伍后,周士第还面临了组织的审查。

审查结束后,周士第被安排到红军大学担任教员。

这一职务虽不再是战场的指挥者,但他并未因此感到失落。

周士第深知,自己需要从头开始,用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

他把大量时间投入到教学中,向年轻的红军指战员们传授战术和兵法。

1934年,他又参与到了红军的战斗规划,逐步重新融入战场决策核心。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再度赢得了党组织的信任,也逐渐找回了属于自己的革命激情。

上将军衔

时间到了1955年,彼时,人民大会堂内,一场盛大的授衔典礼正在举行。

其中,周士第胸前挂满了熠熠生辉的勋章,也坐在观礼席上,安静地等待自己的名字被宣读。

当上将名单念到“周士第”时,他起身走到台前,从授衔官员手中接过了上将军衔的证书和徽章。

那一刻,他的脸上看似平静,但内心却泛起了波澜。

作为黄埔一期学员、曾任南昌起义师长的他,本有足够的资历站在元帅或大将的行列中。

可这一切都因他早年的离队经历而发生了改变。

当年的“六年断层”,让组织在授衔时不得不重新评估他的贡献。

他并非不理解,也从未争辩,但内心深处,仍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遗憾在暗涌。

作为第一期学员,他与徐向前、陈赓、粟裕等人一同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共同度过了青春岁月。

但建国后的军衔评定,让他意识到命运早已将他们分成了不同的方向。

陈赓已是大将,粟裕战功赫赫,而他这个曾经的师长,如今仅是上将。

不过,周士第并不是一个喜欢争功逐利的人。

早在苏区时期,他便习惯将功劳归于集体,鲜少提及个人的辉煌战绩。

因此,对他而言,是否获得更高的军衔,已不足以定义他的一生,他更在意的是,自己是否为国家和民族尽到了全力。

之后,在成为上将后的岁月里,周士第的生活简单而有规律,也默默在岗位上履行自己的职责。

特别是担任防空军司令期间,他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

他常常深入各地视察防空系统的部署情况,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

到了晚年,周士第由于早年的长途跋涉和战争创伤,身体健康状况并不理想。

60岁那年,他接受了一场大手术,此后便淡出了公众视野,专心养病。

1979年,周士第因病离世。

周士第起点极高,曾在南昌起义中担任师长,意气风发;也曾因离队六年,错失许多建功立业的机会。

因此,这位昔日的“元帅起点”,最终仅被授予上将军衔。

但他从未对命运感到不满,他用低调而谨慎的姿态,诠释了军人对信仰的忠诚,对历史的谦卑。

他或许没有站在历史舞台的最中央,但他始终是那股推动革命向前的力量。

他的名字铭刻在共和国的星空之中,提醒着我们,功名并非英雄的唯一衡量标准。

无论军衔高低,他始终是那位为民族解放不懈奋斗的英雄,是中国历史不可忽视的一颗星辰。

信息来源:新华社 2019年8月30日 关于《周士第: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将领》的报道

中国新闻网 2010年9月20日 关于《周士第反省出走南洋之举 被捕后宋庆龄两度营救》的报道

0 阅读:0

丑萌大侠无人敌

简介:丑萌大侠无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