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是看见讨论开国上将功绩的文章,甚至有人还以某一著名战斗或某一响亮绰号而论资排辈,似有再次“论功行赏”之意味。
在500余万人的军队中只遴选出57位上将(还有三名起义的),这上将之衔肯定不是一两个局部战役就能换来的。
肖克
开国上将的评选主要是根据个人当时在军队中的任职情况和各时期的任职资历,以及伟人对各“山头”的平衡;因为上将军衔是个人的荣誉,也是各“山头”历史地位的最好证明。
当年官方公布的上将名单是有顺序的,第一位是肖克,最后一位是赵尔陆。还有王建安(1956年补授),李聚奎(1958年由地方重返部队补授),在此我就不一一叙述了。如果今天非要以老百姓的观点排个甲乙丙丁……那我就聊聊我的拙见,同时欢迎各位读者刀砍斧削,喷个昏天黑地。
王震
红军时期:
首推肖克(6军团军团长)、王震(6军团政委)、陈伯钧(二方面军6军团军团长)。
理由:
1934年秋红6军团与红2军团贺龙部在贵州会合后,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北上打了整整一年,并创建了湘鄂川黔根据地。
1935年11月,肖王二人与贺龙率部长征追赶中央,立场问题无可指摘。
1936年夏,红2、6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后,张国焘对北上还是南下犹豫不决。中央为使两支部队平起平坐遂组建了红二方面军,肖克任二方面军副总指挥(与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大将平级),陈伯钧则由四方面军调任6军团军团长。
在四方面军北上陕甘还是南下川康边的问题上,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肖王陈三人积极北上的主张,贺龙恐怕是孤掌难鸣。四方面军如果不北上,也就没有了后来的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没有大会师,也很难想象全面抗战前红军的处境。
注:大会师时,一方面军(含15军团)约有三万人,二方面军约有一万余人,四方面军约有四万人;各部力量一目了然。
陈伯钧
次推李涛(军委情报局政委)、杨至成(总供给部长兼政委)、赵尔陆(1军团供给部长)。
理由:不论谁打仗都是依据情报而打,误打误撞的那叫遭遇战。而打仗其实打的就是后勤,尤其是大场面;补给送不上去,伤员抬不下来,再厉害的部队也坚持不了三天。红军时期没有正规的后勤系统,在普遍贫穷的山区就地取材,其难度可想而知。
至于战绩,我认为应该是全方面的,不能算在个人头上。战前准备和各部协调以及营连排级军官的战场发挥很重要。须知:所有的仗都是下级军官和士兵们打的。
职务升迁的因素更多,如聪明好学(二、四方面军例外,夏曦和张国焘不要有文化的新兵,认为识字的士兵出身有问题)、组织信任、目的单纯、上级赏识、时势机遇等等。
李涛
上将们的“山头”分布和最高任职:
秋收暴动:
陈伯钧(黄埔生)、李涛、张宗逊(黄埔生,军委作战局局长)、宋任穷(陕北28军军长)、陈士榘(陕北30军参谋长、代军长)、黄永胜(1军团2师师长)。
杨至成
南昌起义和湘南暴动:
邓华(1军团1师政委)、朱良才(5军团15军政委)、肖克、陈奇涵(1军团参谋长)、杨得志(1军团2师师长)、杨至成、周士第(二方面军参谋长)、赵尔陆。
平江起义:
李志民(陕北27军政治部主任)、李聚奎(1军团1师师长)、苏振华(3军团4师12团政委)、彭绍辉(6军团参谋长)。
广州起义:
郭天民(黄埔生,9军团参谋长)。
赵尔陆
百色起义:
韦国清(红军大学特科团团长)、李天佑(1军团4师师长)。
宁都起义:
李达(二方面军参谋长)。
红2军团:
贺炳炎(2军团6师师长)。
红6军团:
甘泗淇(6军团政治部主任)。
红25军(含15军团):
刘震(15军团75师政委)、韩先楚(15军团78师师长)。
张宗逊
红四方面军:
王宏坤(4军军长)、王新亭(方面军组织部长)、王建安(4军政委)、许世友(4军军长)、陈再道(4军军长)、陈锡联(4军10师师长)、周纯全(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洪学智(4军政治部主任)、谢富治(方面军组织部长)、傅钟(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
宋任穷
参加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叶飞(闽赣军区司令员)、钟期光(参加了秋收暴动,湘鄂赣军区宣传部长)、傅秋涛(参加了平江起义,湘鄂赣军区政委)。
陕北红军:
阎红彦(陕北30军军长、政委)。
黄永胜
其他:
王平(陕北27军政委)、王震、刘亚楼(1军团2师师长)、李克农(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肖华(1军团2师政委)、杨勇(1军团1师政委)、杨成武(1军团1师师长)、张爱萍(军委骑兵团政委)、宋时轮(黄埔生,陕北28军军长)、周桓(一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唐亮(1军团2师政治部主任)、赖传珠(1军团1师政委)。
邓华
另:
吕正操没有参加红军,他是东北军反正人员的代表。
乌兰夫没有在红军中任职,他是少数民族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代表。
陈明仁、董其武、陶峙岳是起义将领,他们三人的大义之举,至少挽救了30万中国人的生命。
以上是57位开国上将在红军时期的基本情况,还请读者们见仁见智、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