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友的演唱会成了抓捕逃犯的最佳现场,无他,逃犯们太爱张,冒着被抓的危险也要去参加他的演唱会,足见今人对音乐的痴迷有多疯狂。
可你要见识过古人对音乐的痴狂,这点你就不觉得有什么了。
史书记载“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要知道,孔子可是最爱吃肉的,竟然因为音乐能三个月不提吃肉的事情,痴迷可见一斑。
为什么古人对音乐这么重视呢?因为乐在古代是有另外的比较重要的意义的,并且乐常常和礼在一起出现的。孔子最提倡的就是礼乐制度。然而礼乐制度最初却是由西周时的周公提出来的。而即便西周不再,孔子已逝,乐的重要性并没消逝。它的社会作用一直存在,比如祭祀要用,外交上要用,个人也有需求。所以,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对乐,一直是重视的。甚至很多帝王本身,就对乐痴迷,唐玄宗、李后主等,都是痴迷于音乐艺术,不惜以一国之尊而担当国家艺术总监的。这说明,乐本身就有迷人之处,古人早就发现了这一点。
首先因为音乐具有感情抒发的作用音乐自古以来都有与人的情感共鸣的作用,也就具有感情抒发的作用。
司马迁《史记》里面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又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而感于物也。”
意思是乐是由人心里对外物产生的感觉而引起的,人对外物的感受最终会内化于心,从而在心中升起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绪。这些情绪如果注入到音乐创作中,就会形成带有不同不同感情色彩的音乐。所以,有的音乐急促,有的音乐舒缓,有的音乐尖锐,有的音乐沉郁,甚至有的音乐引人遐思。
正因为音乐有这种抒发人的情感的作用,自然就有很多古人用音乐来表达情感和心志。
春秋战国时期的俞伯牙是个很厉害的琴师,他在音乐里面寄托了高山流水的志向,也常常因为别人听不懂他的志趣而郁闷难解。直到偶然间遇到了一个砍柴的钟子期,钟子期这个人能够读出他音乐里面的高山流水之志向,伯牙从此把子期当作知音,两人结下深厚的情感。
西汉的司马相如原来家里很穷,但是因为会弹琴,县令乡绅都对他恭恭敬敬小心翼翼,总是要请他吃饭赴宴什么的,找着机会就把琴摆到他面前,希望他能给他们弹弹琴。后来到了卓王孙家,就弹了一首琴曲,挑逗了一下他刚守寡的女儿卓文君,这卓文娟一听他的琴音,还没见到人就已经芳心暗许了,后来司马相如又弹了一曲著名的《凤求凰》直接把卓文君给拐走了。
三国两晋时期,战乱频繁,百姓民不聊生,再加上改朝换代迅速,人们刚建立的信念,顷刻就崩塌了,那段时间人们是崩溃的,很多人就去音乐当中去找寻情感寄托。尤其是晋国初立时期,很多人不满司马氏,但是又不敢明目张胆的发表看法,也不想在给司马家出力,很多人就寄情山水,纵声高歌,把满腔的怨愤不满,还有一腔心志全寄托在音乐里面。比如我们所熟知的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他们就不想在晋朝当官,就经常纵酒高歌。
老大嵇康更是因此将琴曲造诣推向高潮,他的《声无哀乐论》就是对这段时期音乐兴起的最好阐释:“声音本身是没有喜怒哀乐的感情的,喜怒哀乐是人的感情。声音所传达出来的感情,不是声音的,是人的。”所以这段时期人们弹琴作曲就是为了表达自己心中难以为世人所理解的情和志。只是情感的一种寄托而已。
音乐除了能够表达奏乐人的心声,与心相通,共情共性,自然也能从外而内影响到人的情绪。
比如前面提到的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可见这个韶乐确实对孔子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让一向爱吃肉的他,三个月都不提吃肉的事儿了。
这个韶乐,也确实不得了。我们常常听说别人形容音乐的好听用“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个短句来形容。你要知道这个短句的由来,就能直观地明白音乐对人的影响有多大了。
传说,战国时期,一个叫韩娥的女孩孤身一人忍饥挨饿流落到了齐国,因为没钱,旅店主人不给她住店,她就唱了一首悲凉的哀歌,这一下不得了,凡是听过她歌声的人,全都沉浸在浓浓的哀伤里面出不来,以至于“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肯定有人就去怪罪这旅店老板了,所以他赶紧把她找了回来,让她唱了首欢乐愉快的歌曲,那些沉浸在是、悲伤里出不来的人立刻就“喜跃抃舞,弗能自禁”。
看!一个人的歌声竟然能够达到随意控制人的情绪的作用,多么可怕!但是在统治者看来,这并不可怕,反而觉得可以好好利用呢。
统治阶级教化的需要我们说过,乐与礼在封建社会是相伴而生的。
西周就很重视礼乐对人的教化作用,乐和礼通常是同时起作用的。
为了天子对奴隶主国家政权,保证天子对国家的绝对统治,西周就把土地分封给贵族奴隶主们,让他们去治理,条件是给天子纳贡。为了保证这种制度有序稳定的进行,周公就制定了一套严谨的礼仪等级制度。
他把周礼分为吉、凶、军、兵、嘉五礼,并将礼制分条缕析地写进《周礼》里面,明文规定祭祀、丧葬、战争、狩猎、筑城、诸侯朝觐君王,诸侯之间相会、婚嫁、宴会集会等的礼乐规格。
王、诸侯、卿、士各等级之间规定了不同的礼乐制,体现出君臣、父子、兄弟、夫妻和朋友间的相互关系来维护其宗法制度以及军权、族权、夫权、神权。
例如规定王乐队四面、舞八佾。诸侯乐三面舞六佾,卿大夫乐两面,舞四佾,士乐队一面,舞两佾。
因为古人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忿,忿而无度量则争,争则乱”。即人生来就有各种欲望,如果欲望不能得到满足就会滋生不满情绪,容易产生争执,引起社会动乱。所以啊,就需要有制度来教化他们,礼制就应运而生了。这个礼就是规定你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你是什么身份就只能做什么身份该做的事情,不要做“僭越”的事情,否则就可能遭受小惩大诫。
但是同样有个问题,就是西周当时的贵族里面很多也是商朝的贵族,他们都是习惯享乐,奢侈无度的。西周虽然灭了商朝,对外推行仁义,那些惯于奢侈的人,让他们突然节俭,是很难的。还有就是有些贵族原来就势力庞大,土地也很广阔,分封制一下来,可能有些贵族的利益就要受损,再把他们套进条条框框里可能也不大服气的,也就是,虽然统治者为了自己的利益把一切设定的好好的,但这些眼高于顶的贵族们未必就肯埋单的。所以周公当时指定礼制的时候,同时也指定了乐制。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乐是可以控制人的情绪的,而且效果特别强大,所以周公就想到了用音乐来教化人。用音乐来培养那些贵族们的情操,把他们的注意力从各种不公平的事物上面移开,或者让他们觉得天子做的一切都是合理的。
这样礼乐并用,西周的封建制度就很好地进行下去了。
而且后世但凡需要治世安邦的时候,都会着重推崇礼乐制度。比如汉灭秦之后,就大力发展礼乐,还将乐府制度发扬光大。
统治者把乐放在教化人民的层面上,足以见得乐的重要性。
乐除了是统治者用来教化臣民的工具外,还具有舆论导向,政治文明宣传的需要。
政治精神文明宣传的需要因为古人习字的不多,奴隶制封建社会时期,百姓甚至是不能习字的,百姓也没有著书立说的权利。教学等都掌握在统治者手中。民间连私学都没有。所以要宣传政策什么的只能靠嘴巴去说。
要是一天到晚把百姓纠集到一块来听统治者们宣传政令,估计政令没到,民怨已经起了吧。且不说政令枯燥乏味,令人昏昏欲睡。当时的老百姓可是靠天靠地靠一双手混饭吃的,又有政府的各种税收在,哪天不是农忙时节哦,让他们花个半天一天的听个政令,岂不是要命?更何况政府政令朝令夕改呢?
有什么办法比把政令做成歌词,唱出来更让百姓好接受的呢?所以乐就成了舆论与政治文明宣传工具啦!
例如夏代的代表性乐舞《大夏》,是为了歌颂夏禹治水的业绩;商代的代表性乐舞《大濩》,是为了歌颂商汤灭夏开创新朝的丰功伟绩的;周代的两种代表性乐舞中《武》,是为了歌颂周武王伐纣战争的胜利和国家在周、召二公的辅佐下得到有效的治理;《象》,则是歌颂周成王讨伐殷人叛乱的胜利。
可以看出,夏商周三代都是想把自己推翻前朝的事迹列上功德簿,并通过做成朗朗上口的歌词形式来便于传唱和推广的。
这种推广方式是以祭祀的形式进行的,西周按照天地祖宗制订了不同的礼乐规格,其中用乐就十分讲究。
他们把一年十二个月,按律吕,由十一月开始排,排到次年十月。从黄钟始,到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祭天时,夹钟为宫,黄钟为角,太簇为徵,姑冼为羽。
祭地时,函钟为宫,太簇为角,姑冼为徵,南吕为羽。
祭祖宗时,黄钟为宫,大吕为角,太簇为徵,应钟为羽。
这玩意就是周公整出来的,周公做易经的人,什么东西都要分个阴阳,在他那里,天阳、地阴、人鬼。祭祀的乐律要看月份,也要按照每个月对应阴阳鬼气强弱来定的。
祭天也好,祭地也罢,祭的都是自然,表达的是对自然的敬畏,尤其你看几个重要节点,正月、三月、八月。一个是一年之始的正月,天地鬼一起出现即阴阳鬼气都有,而另一个是耕种的三月,还有一个是秋收的八月,瞧瞧,都是顶顶重要的与农时有关的,自然是祈求风调雨顺,收成好啦!
由此可知,祭祀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自然,祭祀用的音乐也是顶顶重要的!
古人重视内在矛盾的调和,音乐是最容易调和的这个矛盾主要体现在封建社会时期,尤其是西周封建社会时期,我上面提到过,西周为了维护其宗法制度和巩固政权,制定了一套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那么为什么会需要礼乐制度,就得看西周的社会制度了。
西周的社会制度是三制度并行的,这三个制度分别是礼乐制度、宗法制度和封建制度。礼乐具有教化作用,封建制度则是遵从礼乐制度来实行的,而宗法制度是为了保证礼乐制度能够绵延的。所以封建制度和宗法制度都是围绕着礼乐制度产生的,而乐又是因为礼而产生的。
礼是一个划分等级的东西,他把人划分成三六九等,比如诸侯被分成公侯伯子男五等。好比一同进公司的五个人还没实习呢,实习完之后就被分成一二三四五个等级,那么等级低的心理肯定不服气啦,古人不服气,后果是很严重的,动不动就要打一场的,那社会还不乱了。周公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就制定了一套乐律,来安抚人的情绪,也是让人觉得自己被降一等是有原因的等等,总之,似乎还挺有用。
再说这个封建制度,其实就是礼乐制度的执行制度,周公把等级定好了,就得实行下去,所以就开始按等级进行土地分封。这样礼乐制度就很好地延续下去了。
外交作用我们国家的音乐之所以多种多样,与各民族及周边各国音乐的互相融合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例如两晋战乱时期,南方的清商乐与北方的鲜卑族音乐互相融合。又有天竺音乐、中亚安国音乐、高丽的音乐纷纷传入中国,形成了音乐大融合,促进了音乐的发展。 到唐朝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不断有外国使臣到唐朝来,也带来了各自的音乐文化。
要知道在古代,翻译水平没有现在这么高超,民族与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语言沟通其实是有很大问题的,基本上两国使者对话就等同于鸡同鸭讲。然而,语言虽然不通,但是乐是通的呀,所以各国都把自己的音乐带到了唐朝来。通过音乐进行交流,意思表达的就要流畅得多了。
唐朝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就是唐玄宗李隆基自己根据印度传来的《婆罗门曲》润色改编的,音乐外交有多么重要。
反弹琵琶飞天仙女岩彩壁画
上层引领下层风气,民间也开始重视各民族音乐的融合,比如李白就动不动来一句“笑入胡姬酒肆中。”胡姬是多才多艺的,又带着异域风情,所以文人才子们多爱去光顾。不过,李白都能随便进入胡姬酒肆了,说明当时民间多的是这种外国乐姬。也就是说,在那时候,乐是人人都可以享用的,包括外国的音乐大唐子民也是在享用的。可见当时音乐的盛行,几乎是举国推崇了。
古代的音乐是如此重要!
再看如今,音乐的作用逐渐被弱化,音乐只是作为一门艺术而存在。大概因为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盛行,舆论传播有了更快捷迅速的载体,音乐作为舆论政治文明宣传、外交等的作用已经基本不复存在,而且人们有了各种各样抒发情感的媒介,也就少有人寄情音乐来陶冶情操了。如今我们谈起音乐,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流行音乐了,听歌、唱歌不再是神圣的,甚至会被判定为不务正业。
咳!谁能想到如今难登大雅之堂的音乐真的曾经在历史舞台上光辉灿烂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