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贸易的舞台上,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投票权。
显然加拿大把它这一票给了美国,成了中美贸易战里面美国的一枚“棋子”。
而它这一票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当美国宣称要对中国的电动车加税时,加拿大立马宣布关税政策,对中国电动汽车和钢铝产品加收关税。
然而它们这个“涨价又断供”的小伎俩却没得逞,咱们中国不仅没低头,反而另辟蹊径,在另一个更重要的贸易领域开辟了新渠道,给了加拿大一个强有力的回击。
这个举动可谓是全球“反制裁”的教科书,给其他国家都上了一课,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中国是如何以智取胜!
上面说到,加拿大是想紧跟美国新政要对中国电动汽车产品加收关税。
但实际上,中国向美国出口的电动汽车产品比重并不多,向加拿大出口的电动汽车量也是自2023年特斯拉上海工厂成立后激增。
甚至还有西方媒体宣称中国电动汽车产能过剩,我们的高性价比新能源车在他们口中成为“出口消化”。
显然,加拿大这一政策是为了站队,和美国一起打压中国贸易。
但就在加拿大官宣加税政策的一个星期后,我国宣布将启动对加拿大的油菜籽和相关化工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
大家可别小瞧这不起眼的农产品,就是这些油菜籽让加拿大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其实中国用油菜籽压制加拿大是最明智的选择。
油菜籽是加拿大农业收入的大头,它的油菜籽产量全球第一。
中国又是植物油消费大国,我们国家对油菜籽的需求很大,20年里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了大量的菜籽油。
而且我们在加拿大的进口比例最多,为了这门互利共赢的生意,我们国家还和加拿大那边共同组建了研究团队来保证油菜籽相关产业的食品安全问题。
按理说,小小的油菜籽已经让中国和加拿大的贸易紧密相连了,但加方非要跟着美国一起制裁中国。
不仅加收电动汽车关税,2023年还把菜籽油的价格压到了最低,让国内的菜籽油相关产业面临亏损的挑战。
而加拿大这种暗戳戳的小动作不是一次两次,他们认为中国离不开菜籽油,进口价格持续上涨。
老话常说忍无可忍无须再忍,所以中国也借机对加拿大发起了反击,但是在加拿大看来,他们不会失去中国这个大客户,即使失去也不会全盘皆输。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反倾销调查只是第一步,中国接下来的举措让他们无法应对。
第一步就是反倾销调查。
这步精准反制不仅要征收关税,还会让加拿大很多在华企业受到重创,同时也意味着加拿大企图通过向中国卖菜籽油赚大钱的美梦破灭了。
第二步其实就是找了个新渠道来代替加拿大的地位。
比如我们会从俄罗斯进口葵花籽油,从印度进口玉米油,扩大豆油的进口。
这些其实都分担了加拿大菜籽油的垄断。
第三步就是我们开始自力更生,提高自己的植物油产量。
比如大力发展科技促进油菜花、大豆、花生的产油率,同时我们还将扩大这些农作物的种地面积,增设基地,提高产量。
四、对加拿大的影响其实中国这一系列举动对加拿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除了严重打击了加拿大向中国出口菜籽油的盈利空间,而且还对他们本地的油菜籽产业造成了连锁反应。
比如就有相关从业者吐槽,说自从中国出了反倾销的措施,他每年的营收就会减少10万美元。
也有当地的农民表示,中国的这些制裁行为也许会让他们面临失业的风险。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他们如此步步紧逼,反而推动着我们国家的种植业快速发展起来,从产量到质量都有大幅度地提升。
这样不仅降低了对进口植物油的依赖性,让中国的植物油产业能实现自给自足。
未来还有出口全球的可能,进一步分走加拿大油菜籽产业的流量。
当然,中国这次对加拿大的反制裁措施更为全球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样板。
那就是面对制裁不能让对立国牵着鼻子走,而是要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国家的产业和利益。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提供自己的生产水平,不管是发展科技还是扩大规模,只要掌握住了竞争力就能拥有话语权。
当然加拿大的案例也为其他国家提了个醒,就是在国际竞争中,不要轻易站队,也不要打破互惠共赢的合作关系,彼此平等的贸易往来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长远之道。
而那些企图破坏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小把戏,最后也终究会反噬到自己身上。
总之,不管是这场电动汽车的加税闹戏,还是“菜籽油之战”,中国都展现了从容应对的能力,也让加拿大见识到了中国不畏强权的态度。
当然从中加这次博弈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能取得胜利的根本就是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水平在提升。
无论是我们的经济实力,还是科技创新的水平都处于不断上升的姿态,而这些都证明了中国不再是被欧美国家任意宰割的弱者,相反我们有坚定的立场,还会拿起有力的武器来保护我们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