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子的同学父亲出事了,在登山的时候突发头晕,结果摔倒在地,磕到了后脑,住进了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检查显示大脑受到挫伤,有多处出血,虽然出血量不大,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但一直处于无意识状态,医生说7~10天水肿最为严重,之后才会逐渐好转。
华子与同学聊起细节,他说老人一直有高血压,但是没有规律吃药,只是量血压的时候发现血压高了,才会吃药,当血压正常后就停药。华子叹息一声,多少有高血压的人,都是因为不规律用药导致了大问题。
很多人与华子聊过高血压,他们表示如果不去量血压,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感觉自己和正常人一样,什么症状都没有。
华子说,高血压就是一个“沉默的杀手”,大多数人都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但是对器官的伤害却在持续发生。过高的血压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使动脉变得狭窄和堵塞,导致冠心病,甚至心梗、脑梗。
高血压还会让心肌变得肥厚,导致心力衰竭;让肾小球变性,导致肾衰竭;使视网膜动脉硬化,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高血压也是造成脑出血的直接因素。
口服降压药物,是目前控制血压最有效的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绝大多数人是原发性高血压,是无法根治的,只能依靠规律用药才能持续控制血压。
当用药之后血压正常了,对机体的伤害会减轻或停止,这并不是高血压被治愈了,而是药物作用的效果。但是药物会被代谢掉,所以当停止用药后,血压就会重新升高,又会对机体造成伤害。
高血压的治疗,追求是血压长期稳定在安全范围内。如果吃吃停停,血压就会大幅波动,非常危险,而想维持药物的效果,就需要长期规律服药。
很多的长效降压药物都需要长期持续服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比如说地平类药物、利尿剂类药物,通常要连续服用10天以上,才能达到最佳降压效果;而普利类药物、沙坦药物,通常要连续服用3~6周以上,才能发挥最佳降压作用。
这是因为药物在人体内通过一定时间的积累,血药浓度才会达到一个较高的“坪值”,发挥最佳作用。此时服用的药物与药物的代谢达到平衡,会使血药浓度与血压都保持稳定,规律用药并不会使血药浓度一直增加,也不会使血压越降越低。
降压药物的剂量,可以根据血压的波动进行调整。但这个“波动”,通常指的是超过2周的长期血压。比如说血压升高或是降低,持续2周以上,才考虑增加药物的剂量或是减少药物的剂量。
血压出现短期几天的波动,并不需要调整用药。受到环境、情绪、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健康人的血压也可能出现短期波动,过于频繁地调整用药,只会造成更大的血压波动,会增加风险性,保持长期规律用药,安全性最高。
总结一下,有高血压的人,需要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才能持续把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不能凭感觉吃药,也不能吃吃停停,不要等到出现大问题再追悔莫及。希望同学的父亲可以平安度过危险期,早日康复。
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用药有疑惑,请咨询医生或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