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当东京湾的美国军舰上举行日本无条件投降仪式时,日本尚不知这场军国主义狂热终焉后的经济命运。在废墟之上,日本急需重建。美国方面,作为胜利者,一开始并未将战败的日本视为未来贸易的劲敌。在美方对战后世界秩序的构想中,日本应是美国在东亚的一枚重要棋子,一个既能遏制共产主义扩张,又可为美国商品提供市场与供应链辅佐的地区性经济体。这种构想在1945年至1952年的美国占领期间得以实施。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通过指令解散战前的财阀,重组经济基础设施,并在土地改革、劳工政策、企业治理等多方面进行美国式“实验”。同时,美国向日本提供援助物资,要求日本从“军工机器”转型为“民用生产机具”,把钢铁与机械力量用于重建内需产业与基础设施。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军在半岛战场所需的物资与后勤供应为日本工厂带来第一批出口订单。此时的日本企业多为中小型,尚无后来那般庞大的产业巨头,也谈不上挑战美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然而,这种供应链依附关系为日本经济的恢复奠定了基石。至1953年战事渐息,日本工业产值已恢复到战前水平的80%以上。美国的资本与技术输入,以及对于日本商品初步的市场开辟,使日本在50年代中后期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复苏景象。
1950年代末期至1960年代初期,日本的对美出口结构仍然相对传统,主要为纺织品、轻工产品及部分初级工业制成品。然而,美国方面开始注意到日本商品在价格与品质上的竞争力提升。1958年,由于日本纺织品出口美国数量增长显著,美国国内纺织工业游说国会,希望对白日进口进行配额限制。1960年,美日双方围绕纺织品进口问题举行了多轮谈判,最终在1961-1962年签订了多项双边协定,日本不得不自愿限制某些纺织品的对美出口。这是美日贸易纠纷的早期版本,也是后续一连串贸易战役的前奏。
进入6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举办标志着日本重返国际舞台的信心与姿态。经济增长率保持在年均10%左右,工业品产量迅速扩张,制造业的崛起引人注目。美国方面虽然仍然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但欧洲复苏与日本崛起已使美国感到日益沉重的竞争压力。1965年,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开始逐渐显现。尽管当时美国对全世界仍有巨额顺差,但日本已是个令美国工业界担忧的对手。
1960年代后期,日本在钢铁、造船、家电等领域频频取得突破。例如,1968年,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GDP仅次于美国。这一节点引发了美国政界与产业界的强烈关注。同年,美国钢铁行业代表在国会听证会上声称,日本低价钢铁倾销正严重损害美国本土产业。美国政府内部开始考虑对日本钢铁实施配额或自愿限制协议。1969年起,美日双方就钢铁出口进行了多轮闭门会谈,日本同意在今后几年对出口美国的钢铁产品进行数量控制,这一事件成为美国对日进口实行“自愿出口限制”(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VER)政策的滥觞。
1970年代初,国际形势变幻莫测。美国陷入越南战争泥沼,国内经济压力上升,美元面临贬值压力,布雷顿森林体系于1971年告破。尼克松总统(Richard Nixon)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全球汇率体系进入动荡期。此时,日本汽车、电器、电视机、电子元器件等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在美国市场攻城略地。1972年至1973年间,日本向美国输出的彩电数量激增,引发美国电子制造商的抗议。美国商务部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日本电视机制造商展开调查,指控其进行不公平倾销。1974年,美日达成一项协议,日本企业自愿限制对美彩电出口。这种协议在随后数十年中反复出现,成为美日贸易纷争的常见手段。
同样在70年代,以丰田、本田、日产为代表的日本汽车工业开始对美国汽车市场形成冲击。1975年,美国的汽车产业正面临石油危机与消费结构转型的双重压力。日本汽车凭借省油、高质量、价格相对实惠的特性赢得美国消费者青睐。美国汽车巨头如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相继向政府投诉,希望国会与行政部门采取措施。1977年至1978年间,美方多次向东京方面施压要求限制汽车进口,双方谈判断断续续。日本方面起初不愿轻易让步,但在压力增大后,日本汽车厂商逐渐接受某种形式的非正式配额安排,默许未来几年对美出口量的增长幅度不超过一定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1970年代后期,美国的贸易政策正向更严厉的方向调整。《1974年贸易法》(Trade Act of 1974) 中的301条款赋予美国行政部门在认定他国存在不公平贸易时采取报复性措施的权力。这为美国向日本施加压力提供了合法框架。1978年,卡特总统(Jimmy Carter)政府就钢铁与电子元器件问题数度对日方发出警告。日本经济产业省(当时称通商产业省,MITI)官员多次赴华盛顿协商,努力避免美国对日产品征收高额关税。
进入1980年代,美日贸易战的烈度进一步加剧。此时日本经济已进入黄金时代。从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中期,日本在汽车、家电、半导体和机床等行业全面发力。1980年,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超过百亿美元,形成美国国内政治压力与经济危机感的导火索。里根总统(Ronald Reagan)上台后,承诺复兴美国经济和产业竞争力。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与商务部加强对日调查,国会中保护主义呼声高涨。1981年,美日就汽车问题进入关键谈判阶段,美国要求日本设立明确的“自愿出口限制”。在持续数月的博弈后,日本答应在1981年至1984年每年对美国的轿车出口量控制在168万辆以内。这是美日汽车之争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之一,也标志着美国成功通过政治施压手段改变贸易格局。
汽车仅是冰山一角。更为深刻的纷争在半导体领域爆发。日本在半导体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东芝、日立、三菱电机、NEC等企业在80年代初推出高质量DRAM芯片,对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德州仪器和摩托罗拉构成威胁。1982年至1985年间,美国对日本半导体倾销指控不绝于耳,USTR多次要求日本开放市场,让美国半导体更方便地进入日本国内市场,并停止日本企业的低价出口策略。谈判几经反复,1986年美日签订半导体协议,日本同意在国内为美国芯片供应商提供更多市场准入机会,并设定价格体系防止倾销。这份协议的签署过程持续半年,双方经济官员多次深夜鏖战,会议记录数千页。
与此同时,美国对日本的整体压力进一步加码。1985年9月22日,在纽约广场饭店(Plaza Hotel)内,美、英、法、西德与日本的财政部长与中央银行行长举行秘密会晤,达成了史称《广场协议》(Plaza Accord)的货币干预方案。美国的目标是迫使日元升值,以削弱日本出口优势。当时的美元对日元汇率从约1美元兑240日元迅速下跌,到1987年已降至1美元兑150日元以下。日元升值使日本出口企业利润空间骤减,对美贸易顺差有所收敛,但也将日本推向资产泡沫的深渊。尽管《广场协议》并非纯粹的双边贸易协议,但其签署背景与影响,无疑是美日贸易战中的标志性转折点。
这一时期,美日贸易战的形态愈加复杂,不仅包含商品贸易层面的量与价之争,还涉及金融、汇率、市场准入和技术标准。这种“结构性争端”在80年代后期进一步体现。1989年与1990年,美国对日本提出“结构性障碍计划”(Structural Impediments Initiative, SII),要求日本改变国内分销体系、零售结构、土地与资本市场结构,以便利美国企业进入日本市场。谈判细节中,美国派出高级官员和谈判代表多次前往东京,与日本外务省、通产省官僚反复磋商,试图要求日本修改法律法规。日本方面尽管并不情愿,但在政治压力与经济形势变化下,不得不做出一定让步。
在产业层面,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日本的汽车厂商在美国本土建厂,以绕过出口限制。丰田在肯塔基,本田在俄亥俄,日产在田纳西,大量日本投资流入美国。美国对这种投资既欢迎又戒备,欢迎的是能创造美国就业岗位,戒备的是日本企业通过本土化生产继续占据美国市场份额。美国钢铁业与零部件供应商仍不满,抱怨日本企业在供应链和技术标准上把持主动权。
然而,历史发展常常出乎意料。1990年代初期,日本经历股市与房地产泡沫破裂,经济增速骤降,银行坏账累积,“失去的十年”初露端倪。当日本经济陷入自顾不暇的困境时,美国在信息科技与金融创新方面取得优势,对日贸易逆差问题有所缓解。半导体产业中,美国企业也在高附加值芯片领域重新发力,逐步扭转劣势。
回顾整个历程,从50年代的纺织与轻工产品纠纷,到60年代的钢铁协议与电视机争议,再到70年代的汽车与家电配额限制、80年代的半导体协议与《广场协议》,美日贸易战仿佛一曲不断变奏的长篇交响乐,每个年代都有新的主题、新的战场与新的谈判桌。
在这一漫长过程中,政经人物如过江之鲫:
•美国方面,从尼克松、福特、卡特、里根到老布什(George H.W. Bush),历届总统在对日贸易政策上或强硬、或缓和。里根总统时期的美国贸易代表威廉·布罗克(William Brock)、克莱顿·伊乌特(Clayton Yeutter)等人,频繁奔波于华盛顿与东京之间,是谈判桌上的关键角色。
•国会山上,以民主党参议员劳德(Carl Levin)和共和党参议员丹福斯(John Danforth)为代表的一批议员多次举办听证会,要求行政部门对日本实施惩罚性措施。产业游说集团如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钢铁联合会等频频发表声明,向政府施压。
•日本方面,通商产业省(MITI)的高官如后藤田正晴、宫泽喜一(后出任首相)等在谈判中发挥重要作用。日本大藏省(现财务省)与外务省官员也数度参与汇率与贸易政策的协调。日本商社、产业协会频繁组团访美,试图通过产业对话减轻美国制裁压力。日本首相从佐藤荣作到中曾根康弘,再到竹下登、宫泽喜一,在不同时期尝试以不同外交策略缓和美日贸易关系。
在上述纷争中,实质性的、标志性的协议与事件密集出现:
•1961-1962年美日纺织协议,为日后“自愿出口限制”设下先例。
•1969年钢铁限制协议是工业品贸易摩擦的开端。
•1974-1975年针对彩电倾销的调查与协议,是电子产业龃龉的早期版本。
•1981年汽车自愿出口限制协议使日本车企设定对美出口的天花板。
•1985年《广场协议》通过宏观金融手段影响双边贸易逆差。
•1986年半导体协议确保美国芯片在日本市场的份额,体现技术层面的深度博弈。
•1989-1990年SII谈判将贸易争端从产品层面扩展到日本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处。
在这场延续40余年的贸易冲突中,大量数据可以展现美日贸易失衡的演变:
•1960年代末,美国对日贸易顺差逐渐缩小,到1970年代初出现逆转。1975年,美国对日贸易逆差已达到几十亿美元。
•1980年代中期,美国对日贸易逆差一度突破500亿美元大关,这在当时是相当可观的数字。
•在半导体行业,1980年代初期,日本在全球DRAM市场的份额从1970年代的不足10%快速提升到超过40%,让美国厂商节节败退。
•汽车领域,在1980年,美国进口的汽车中约有20%来自日本,到1985年这一比例更高,迫使美国三大车企向政府求援。
谈判过程中的细节丰富多彩:
•在纺织谈判中,美国谈判代表曾在东京一家酒店连续开会数十小时,只为在最后期限前达成一项临时协议,防止国会施加新关税。
•钢铁谈判中,日本官员曾带着详细数据表册与美国贸易代表面谈,力图证明日本并无恶意倾销,但美国方面常指数据有水分。
•半导体谈判时,美国代表团访问日本企业工厂,并要求进入供应链数据记录,日本企业最初拒绝,后在MITI调停下才部分开放数据,以换取美方不动用301条款。
•在汽车协议中,日本车企高管曾秘密拜访美国经销商协会,承诺未来更大比例的零部件在美国本土采购,以软化美国国内意见。
而在这一过程中,国际局势变迁为贸易战提供了特定历史语境。冷战时期,美国在地缘政治上需要日本对抗苏联,此种安全保障的依赖使美国在60-70年代对日仍有部分克制。然而,进入80年代后,当地缘格局稍有缓和,美国对日本经济威胁的敏感度剧增,贸易摩擦加剧。同时,世界贸易组织(WTO)尚未诞生,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框架下的多边机制并未完全防止双边纠纷的频发。美日通过一对一谈判、双边协议和“自愿限制”这种软约束手段反复解决纠纷,也导致了漫长而复杂的贸易史诗。
1989年冷战结束后,美国在全球战略中减轻了对日本的依赖,对日贸易要求更加直截了当。1990年代初,日本陷入经济停滞,一方面削弱了日本对美出口的攻势,另一方面美国在高科技时代抓住新机遇,使美日贸易战的锋芒逐渐减弱。尽管仍有零星摩擦,但已不复先前数十年如火如荼的规模。
整个40余年的美日贸易纠纷并非一条直线,而是由一个个具体争端串联而成。这些争端涉及的产品从纺织、钢铁、家电扩张到汽车、半导体,然后又深入到服务业、分销体系、知识产权和金融开放。每一个领域的协定与谈判,都像是一部小型史诗,被装订成集后汇成宏大的历史画卷。
在这个巨幅画卷中,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转型的缩影:世界霸主美国在面对崛起的经济挑战者时,从援助者与盟友角色转向紧张而防备的对手形象,而后再通过谈判和制度化安排寻求平衡。日本从战败废墟中崛起,一路积累技术与资金,通过对美市场的成功开拓获得财富,却又在美国压力下不断让步、调整,最终在《广场协议》及泡沫破裂后失去高速增长的引擎。这一切的变迁,都刻在国际贸易政策、谈判文本、企业进退和产业转型的历史记忆中。
20世纪末,当世界进入信息化和全球化新阶段,美日贸易战的烟云逐渐散去,但留存下来的经验、教训与模式却并未消失。当下回望这段历史,我们更能清晰看到过去40年中一个个关键年头,一个个协议签署仪式背后,多方势力合纵连横的过程。无论是谈判时桌上的啤酒与咖啡,还是在国会山上唇枪舌剑的质询场面,又或企业家在会议室中掰指计算成本的尴尬瞬间,这些细节虽未一一载入教科书,却构成了美日贸易战这幅恢弘画面中不可或缺的纹理。
至此,这场从战后至冷战结束、持续四十年的美日贸易战历史图景已徐徐展开:从满目疮痍的日本重生,到经济奇迹催生的贸易摩擦,从纺织品、钢铁、电视机、汽车再到半导体的激烈交锋,从美国自由市场与保护主义轮番上阵的政策博弈,到日本被迫“自愿”限制出口与接受货币升值。无数微小事件汇聚成滔滔史流,裹挟着政界、商界和社会舆论,一同塑造了后半个20世纪美日两国间贸易与经济互动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