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经过一小镇,给它改了个名字,没想到后来还成了国际都市

史新说 2022-04-17 23:07:34

不管是哪里,要是和皇帝沾上关系,那么在很大概率上,它就会起飞。

这可不是说说就算了,因为在历史上,皇帝富有天下,他们站的位置高,自然看得远,因此,他们总能一眼就能看到关键的地方。

所以,跟皇帝沾上关系的人或者地方,总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句话总结的就相当到位: 说你行,你就行。说你行的人,得行。

那么,这座小城,又如何入了朱棣的眼,他缘何要为它改名字呢?这一切还要从那场“靖难之役”说起。

朱棣的崛起之路

朱元璋虽然读书不多,但是他并不是不懂藩王的掌控不好带来的危害。历史上的七国之乱也好,晋朝的八王之乱也罢,都是因为对于藩王管理不善从而让国家出现的动荡。

可朱元璋为何明知道这些弊端,还要一意孤行,开历史的倒车呢?在下认为,这和朱元璋的出身,有很大的关系。

都说,历史是一面镜子,可镜子放得太多了之后,就容易把人给弄迷糊了,从而不容易作出一个有效的决定。

首先来说,朱元璋出身布衣,开局一个碗,靠着兄弟们打下了天下,这原本是一个可以吹几代人的事,可也为大明朝带来了诸多隐患。

如果参照历史的话,请参照春秋时期“晋无公族”来看。

虽然晋献公当时是因为小宗取代大宗,不得不下令大杀宗族,后来又因为骊姬之乱,导致了晋国无公子的现象。

随后,就导致了晋国国君不得已只能依靠异性士大夫来掌管国家大权。当君主强力的时候,尚且可以压制得住,但当君主太弱而臣子太强的时候,就会使得国君失去掌控力,从而导致国家改朝换代。

朱元璋出身卑微,同样没有宗族势力可以依靠,为了平衡朝廷关系,他只能扶持自己的儿子们,让子孙们制衡朝廷大臣。

朱元璋还有私心,即便是因为诸藩王作大,出现篡权者,可只要是江山姓朱,对于朱元璋来说,也都是可以接受的事。

基于这种原因,朱元璋便开上了历史的倒车,又将子孙封为了藩王,让他们去驻守四方。在这大背景下,朱棣便被派到北京城这边来拱卫西北,并且在这里站稳了脚跟。

靖难之役

朱元璋自然考虑到了这一点,他将藩王安排到不同的地区,但藩王属地的人士任命,还都是从朝廷内部选拔。

在归属关系上面,他们统归朝廷,所谓食君之禄,为君分忧,藩王在他们的属地,也不能说是想干啥就干啥的。

除此之外,藩王之间在驻地布置方面,彼此之间环环相扣,对外作战可以相互支援,互相之间还能彼此制约。

在这两道保险之下,藩王之乱大概率不会形成。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发动了明朝四大案,将当年的那群淮西悍将基本都清除掉了,如此一来,大明江山基本可以稳固了。

可朱标的去世,让朱允炆捡了个大便宜。藩王原本是弟弟,听哥哥的没啥毛病,但这就变成了藩王是叔叔,还要听从大侄子的约束。

朱允炆自己几斤几两他明白,这些叔叔们一个个远离京城,朱允炆没什么安全感。如此一来,他便听信了黄子澄等人的建议,着手削藩。

削藩就削藩,这事也没问题,可朱允炆却将这个顺序搞错了。削藩被他玩成了“杀鸡儆猴”,制裁了几个小藩王,让这几个大藩王都感觉到不安了,甚至朱棣都要用装疯卖傻来求生。

朱棣一边隐藏实力,一边酝酿反抗,在公元1399年,朱棣以靖难为名义,率军起义。经过三年的激战,攻入了南京城,朱允炆逃跑,朱棣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个造反成功的藩王。

朱棣迁都北京,海津成为天津

既然靖难成功,建文帝消失,那朱棣就是这天下之主。朱棣为了能够更安全些,就下令将都城迁往北京城。

这也就形成了天子守国门的格局,继续去和西北的瓦剌和鞑靼部死磕到底。

既然要迁都,就要为了京城的安全负责。朱棣改组了直隶地区,保护京城的安全。京城南部一个叫做海津的小镇,引起了朱棣的注意。

这个海津是连接南北的要塞,在战略上属于兵家必争之地,因此,让朱棣格外看中。既然这座城市这么重要,那就要起一个和天子扯上关系的名字。

于是,海津就成为了“天津”,意思是“天子的渡口”。这座小城市,摇身一变,成为了拱卫京城的大城。

有了这层关系,又由于天津靠近外海,经济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作为直辖市之一,天津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座国际化都市,以其独特的特点,影响着国家和世界。

7 阅读:19072
评论列表
  • 2022-05-07 19:58

    还国际大都市,扯蛋,看看现在咱大天津经济水平吧,比得了谁?

  • 2022-04-21 22:05

    天津卫,在那里设了一个卫所:屯兵地。

  • 2022-04-22 16:07

    原来天津的名字是朱棣所取

  • 2022-04-25 05:44

    几个直辖市中最弱,加把劲喔

史新说

简介:旧的历史新的解说,和我一起畅游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