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不再隐瞒,透露当初被央视封杀的内幕,不是因为版权问题!

上进鲸鱼 2025-03-12 11:47:15

陈佩斯,这位曾经在春晚舞台上给无数人带来欢笑的喜剧演员,如今已经年近七旬。

很多人以为他当年离开央视是因为版权纠纷,其实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他这些年走过的路,看看他是如何从一个备受瞩目的明星变成一位坚守自己理念的艺术工作者。

陈佩斯出生在一个艺术世家,父亲陈强是电影界的前辈,曾出演《白毛女》里的黄世仁。

尽管演技精湛,但因为角色太过逼真,父亲后来成了被批斗的对象。

家里也因此遭受了不小的冲击。

15岁的陈佩斯跟着父亲去了内蒙古插队,白天拉犁种地,晚上饿得睡不着觉。

他想报考文艺团体,却因为父亲的身份接连碰壁,没人敢收他。

直到1973年,八一电影厂招演员,陈佩斯终于被录取。

他的第一部戏是《万水千山》,虽然只是个小角色,但他凭借独特的表演风格逐渐崭露头角。

1984年,他和朱时茂带着小品《吃面条》登上春晚舞台,演出时陈佩斯捧着空碗假装吸溜面条,观众笑得合不拢嘴。

这是春晚历史上第一个小品,从此他们每年都会带来经典作品,《胡椒面》《主角与配角》等每一个都让人笑破肚皮。

尤其是《主角与配角》里的那句“没想到啊没想到”,至今仍是经典台词。

然而,1998年的《王爷与邮差》成了他最后一次春晚表演。

很多人以为他是因为告央视才被封杀的。

确实,1999年央视下属公司擅自把他的8个小品刻成光盘卖钱,赚得盆满钵满。

他和朱时茂去找人讨说法,结果对方理直气壮地说:“我们捧红的你,有气就受着!”

这话太嚣张!

他忍不了,直接把对方告上法庭。

官司赢了,央视道歉并赔偿30多万,然后春晚再也没有他的身影。

外界都认为他是被央视封杀了,但实际上,真正的原因并不是版权问题,而是“理念不合”。

他有自己的表演方式和创作理念,而央视更注重收视率,喜欢让节目符合主流价值观。

双方矛盾越来越深。

后来,他花了很多心思排练《江湖医生》,但在春晚前3天突然被通知换掉。

他一气之下决定不再回头。

离开春晚后,陈佩斯创办影视公司,拍了电影《太后吉祥》。

当时电影行业混乱,票房严重被偷报。

电影院谎称100个观众只卖出10张票。

他一连拍了几部电影,赔得血本无归。

公司倒闭,欠了一屁股债。

最惨的时候,家里只剩147块钱,连女儿的学费都交不起。

妻子王燕玲看他整日愁眉苦脸,便拉着他去了山里。

她攒了点钱,租了块地,劝他说:“咱们种地吧,不会饿死的。”

两口子住木屋,烧柴火,种苹果、侧柏、石榴树。

几年后,竟然靠卖木材赚回30万。

这笔钱成了他东山再起的资本。

年过45岁,他决定进军话剧。

有人劝他:“话剧不赚钱,劝你别折腾。”

他偏不信,把所有积蓄投进去,推出了《托儿》。

起初没人看好,演出剧院破旧,后台厕所臭气熏天。

可他太较真,一场戏能抠六个小时。

观众看完,拍案叫绝,演出场场爆满。

后来,他又推出《阳台》《戏台》《惊梦》,场场火爆。

他把话剧做成了品牌,彻底站稳了脚跟。

朱时茂受邀参演《托儿》,演了三十几场,实在撑不住,退出了。

他感叹:“佩斯这人,太拼了。

我吃不了这份苦。”

经历了那么多,他活得越来越简单。

别人争名逐利,他却穿着布鞋,种地、演戏,活得自在。

当年父亲被批斗,他看透了名利场的冷暖。

他说:“我对物质没那么高要求,多贵的车不就是四个轮子?

房子再多,也只能睡一张床。”

有节目请他当评委,他讽刺道:“这些评委的表演,真是逼真。”

有人劝他,请客送礼,把话剧做大。

他却说:“我的票就卖给观众,别跟我说什么官爵,想看戏就掏钱。”

有人问他,后不后悔当年硬刚央视?

他说:“否则,五十年、一百年后,后人会为我们今天的懦弱感到愤怒。”

如今,他依然在演话剧,偶尔接受采访,聊聊喜剧,聊聊人生。

他没被封杀,只是选择了更自由的路。

有些人,站着就能把钱赚了;有些人,哪怕落魄,也绝不低头。

陈佩斯就是这样的人。

陈佩斯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有时候并不需要追逐名利,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同样重要。

他在困境中从未放弃,始终坚守自己的艺术追求,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这种坚韧和执着,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心中有梦想,总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陈佩斯的故事不仅是一部个人奋斗史,更是对坚持与理想的最好诠释。

0 阅读:6
上进鲸鱼

上进鲸鱼

上进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