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绣数字化总部:丝线谱写的非遗华章

西北旅游 2024-11-28 15:46:31

11月15日,我随西北旅游协作区秘书长王晓民前往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河湟新区的青海省刺绣行业协会青绣数字化总部参观考察。迎接我们的是青海省刺绣行业协会会长苏晓莉和总经理李晓燕,她们不仅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还亲自带领我们参观了整个总部大楼。在这里,让我切身感受到,青绣不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更是一种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李晓燕/摄)

进入总部一楼两千多平米的展示大厅,仿佛置身于一个五彩斑斓的青绣世界。这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青绣作品,有气势恢宏的《唐蕃古道》《九曲黄河第一湾》《万里长城》《民族团结》等大幅绣画,有华丽精美的民族服饰,也有精致可爱的抱枕、团扇、丝巾、摆件等小饰品。这里的每一件作品都色彩明艳,线条流畅,让人爱不释手。绣品中的人物形象、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等惟妙惟肖,充分展示了青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湛技艺。其中,土族盘绣针法细腻,图案精美,色彩搭配鲜艳而和谐;湟中堆绣则立体感十足,层次分明,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贵南藏绣展现出浓郁的藏族文化特色,图案寓意深远,绣工精湛。每一针每一线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彰显着绣娘们的匠心独运,无不让人惊叹青绣技艺的广泛应用和无限魅力。

苏晓莉介绍说,青绣数字化总部是海东市重点项目、青海省发展青绣平台经济试点项目,总部设有青绣展示展览销售中心、注册结算中心、大数据中心、服务中心、运营中心、培训中心、设计研发中心、标准化生产车间、传承人工作间、原材料配送中心和线下线上销售平台等机构。

其中,大数据中心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收集、分析青绣产业的相关数据,为青绣产业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持,让企业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场动态和消费者需求;服务中心为入驻的企业和绣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政策咨询、法律咨询、财务管理、品牌策划等,帮助他们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青绣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培训中心是培养青绣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在这里,绣娘们可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艺水平,同时也为青绣产业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设计研发中心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不断推陈出新,研发出更具时尚感和市场竞争力的青绣产品,使青绣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更好地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线下线上销售平台搭建了线下实体店和线上电商平台相结合的销售渠道,拓宽了青绣产品的销售市场,让青绣产品能够更便捷地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任玲玲/摄)

“建立青绣数字化总部的目的,是为了整合政府资源、互联网产品生态资源和金融机构产品资源,为青海青绣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打造专属电子商务和社交服务平台,提供数据存储、数据计算、精准营销、品牌推广、注册结算、产品购销、人员培训、政务服务、金融产品等集成服务,建立以海东为枢纽、各市州联动、向全国延伸的青海青绣产业供应链体系,实现产业全链条数字化升级,带动全省15万绣娘和140多家小微企业、工坊、合作社及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拓展青海青绣产业盈利能力,提高对青海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苏晓莉说。据她介绍,截至目前,已有140家企业(工坊)入驻总部,集中培训工坊带头人50余人,培训绣娘1500人,孵化10家企业签订青绣订单产品6万余件,上架产品420款。

土族盘绣是青绣的灵魂所在,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在青绣数字化总部内,我们深入了解到土族盘绣的独特魅力及其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这里不仅是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的典范,也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力量。

(苏晓莉/摄)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这块自然风光雄浑、高远、古朴、纯净的土地,不仅是自然之美的宝库,更是青绣文化的发源地。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土族人民用自己的双手编织了一首首生动的刺绣歌谣,这就是他们独特的青绣艺术。青绣,作为一种古老的民族刺绣技艺,是土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考古发现,这项技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左右,当时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吐谷浑墓葬中就发现了类似青绣的绣品。这一发现不仅证明了青绣技艺的悠久历史,也展现了土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创造。

(苏晓莉/摄)

青绣以其浓郁的民族气息、广泛的题材和丰富的内容而著称。它不仅是一种装饰艺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从服饰的每一个细节——头饰、衣领、衣胸、辫筒、腰带、围肚、鞋袜,到日常用品如枕巾、针扎、荷包、烟袋、背包等,处处都蕴含着土族人民的匠心独运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任玲玲/摄)

土族盘绣用料考究,加工精细。黑色纯棉布作为底料,红、黄、绿、蓝、橙、紫、白等七色绣线在上面穿梭交织,配色协调,鲜艳夺目。这种色彩的运用和搭配,充分体现了土族人民对色彩的敏感度和创造力。盘绣的针法独特,操针时同时配两根色彩相同的线,一作盘线,一作缝线。这种技法虽然费工费料,但成品厚实华丽,经久耐用。

(任玲玲/摄)

土族盘绣图案构思巧妙,是盘绣艺术的一大特色。法轮(土语称为扩日洛)、太极图、五瓣梅、神仙魁子、云纹、菱形、鸟雀头、人物、佛像等几十种样式,每一种都蕴含着土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这些图案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还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

(任玲玲/摄)

随着时代的发展,土族盘绣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绣娘们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技艺中,使得盘绣产品更加多样化,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同时,通过电商平台和各种展览活动,土族盘绣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任玲玲/摄)

2006 年,土族盘绣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8 年被列入第一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目前,互助土族自治县青绣产业已形成以“土族盘绣为主打,其它青绣相辅相成、共同繁荣发展”的格局,“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和合作社、小团体、小作坊等的产业发展载体日趋成熟。他们以家庭为单位工作的模式,开展刺绣、盘绣的制作生产、收购和销售。如今,在互助从事盘绣手工技艺的绣户3000户,季节性绣娘5000余名。

(苏晓莉/摄)

土族盘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用料针法、丰富的图案样式、多样的发展模式、显著的扶贫成效以及强大的文化魅力。它不仅是土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土族盘绣通过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青海省刺绣行业协会会长苏晓莉的名字和她的事迹早就耳熟能详,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省级传承人,她的身影一直活跃在全国各地的文化旅游活动现场。此次在青绣数字化总部参观,才有幸见到她本人。苏晓莉言谈举止温文尔雅,完全没有受到全国表彰的优秀女企业家的架子,更像是一位亲切的大姐。在当天的参观中,她耐心细致地给我们讲述着土族盘绣源远流长的历史,青绣数字化总部的发展历程以及青绣行业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中的责任担当。她娓娓道来,如数家珍,透射出她对青绣产业发展壮大的果敢和决心,以及致力于传承和发扬青绣这一优秀民族文化的执著精神。

(任玲玲/摄)

苏晓莉是土生土长的青海互助女子,从小目睹了贫困给乡亲们带来的苦难,心中种下了改变家乡现状的种子。初中毕业后,因为家境贫寒,她不得不辍学,扛起家中的重担。几年后,她在水泥厂下岗,但生活的艰辛并没有打败她,反而磨练出她顽强的意志。

经过多年的打拼,苏晓莉终于拥有了几家自己的鞋店和服装店。然而,尽管生活逐渐好转,她心中的那份回馈家乡的情怀从未淡去。2011年的冬天,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发现,家乡的传统盘绣竟然在国际友人中引起了极大的兴趣。这让她看到了传统工艺背后的巨大潜力和文化价值。于是,她毅然决定变卖自己辛苦经营的鞋店和服装店,投资成立了青海素隆姑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立志要将家乡的传统刺绣发扬光大。

(任玲玲/摄)

创业初期,困难重重。为了招募到更多的绣娘,苏晓莉几乎走遍了互助县的每一个角落,常常在雨雪交加中徒步翻山越岭。面对语言不通的困境,她请村干部帮忙翻译解释。她知道,这是一条不容易走的路,但她坚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她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让村里的妇女们能用手艺赚钱,靠自己把日子过得更好。

苏晓莉的公司取名为“素隆姑”,在土族语中意为“彩虹”。她希望公司能像彩虹一样,为家乡带来希望和美好。公司成立后,苏晓莉不仅免费为贫困户和农村留守妇女提供培训,还签订了收购协议,确保她们的作品有销路。通过这种工坊+基地+能人+市场的就业帮扶措施,形成了企业+绣娘+贫困户的生产销售经营模式,带动了大量贫困妇女就业。

(任玲玲/摄)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公司逐步发展壮大。第一年就解决了200余名贫困姐妹在家门口就业的问题。随后几年,她又不断扩建厂房,增加了数百个就业岗位。2021年4月,苏晓莉积极整合全省青绣资源,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青海青绣数字化总部,推进全省青绣产业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如今,青绣数字化总部已吸纳140家企业(工坊)入驻,集中培训工坊带头人50余人,培训绣娘1500人,孵化10家企业,签订青绣订单产品6万余件,上架产品420款,直接、间接带动从业人员15万人,对于乡村振兴和促进农牧业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苏晓莉的奋斗历程中,她荣获了众多荣誉,例如青海十大影响力品牌人物、青海省致富带头人、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杰出人物、新时代旅游业女性榜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能工巧匠、青海省三八红旗手、金砖国家女性创新大赛“木兰奖”、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全国农村创业优秀带头人、中国好礼榜中榜2024-2025优秀女企业家等。

(任玲玲/摄)

对于青绣数字化总部未来的发展,苏晓莉满怀信心地说:“将进一步优化平台功能,完善平台板块,做大平台规模,为青绣行业市场释放活力提高质量服务,助力青海青绣产业向数字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文|西北旅游协作区秘书处 潘显福 图|青绣数字化总部提供)

0 阅读:1

西北旅游

简介:整合分享西北旅游资讯,为西北旅游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