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轻置于窗棂之下的茶桌,古朴的木质纹理承载了岁月的痕迹。
轻抚过茶罐,指尖跳跃,选一罐半年陈的白牡丹,悠然开启午后泡茶时光。
不过,今日泡茶的并非村姑陈,而是一位喝茶多年的老茶客。
茶叶在他手中轻盈飘落,落在银白色的克秤上。
而后,称量好的茶叶,悠然自得地落入盖碗中,静待命运的洗礼。
待热水烧开后,老茶客提起烧水壶,任由沸水倾泻而出。
带着山间清泉的灵动与温度,与盖碗中的茶叶相遇。
水汽氤氲中,茶香逐渐苏醒,袅袅上升,与窗棂洒落的光交织成画。
老茶客的手法,不急不缓的,每一次提壶、注水,都仿佛蕴含着对白牡丹的宠溺。
第一泡,他迅速而精准地出汤,茶汤轻洒入白瓷杯中,透出色泽明亮的微芒。
推了一杯给身边的一位新茶友,让他先尝上两口。
新茶友只是轻轻一抿,双眼即刻迸发出兴奋的光。
老茶友则是微微一笑,继续注水,出汤,为这位新茶客斟上一杯又一杯茶。
茶香渐浓,弥漫在整个空间。
轻轻举杯,闭目细嗅,半年陈的白牡丹,在清新与芬芳之下,露出了一丝稳重。
沉稳与清新的碰撞,好似茶桌间的老茶客为新茶客泡茶那般。
懂茶之人,与新手小白,同坐一席间,却丝毫没有高看与贬低的火花。
有的仅是茶道间的交流,和同饮一泡茶的喜悦。
老茶客停了手上的动作,教起新茶友,泡茶时的小细节。
村姑陈也归纳下来,写给同样是泡茶新手的各位茶友们~
《2》
老茶客说,这第一个小细节,在于茶具的选择上。
喝了这么多年茶,老茶客见过的茶具样式可谓是数不胜数。
家中藏着德化羊脂玉盖碗、景德镇三才盖碗,还有各类大师手绘盖碗。
用到最后,老茶客还是习惯用素净的白瓷盖碗来泡茶。
那些大师匠心制造的盖碗,常常收藏在柜子里,舍不得拿出来泡茶用。
在盖碗的选择上,老茶客道:“新手选白瓷盖碗就行了,厚薄适中,口径别选太大。”
盖碗太厚,并不好散热,因而更容易烫手;
太薄也不行,太薄的盖碗隔热性相对较差,还容易摔碎。
口径太大,对于新手来说,不好抓握,要是没捏紧盖碗,一个手滑,盖碗就四分五裂了。
对于公道杯的选择上,老茶客道,选容量大过盖碗的透明公道杯。
容量略大于盖碗,出汤时茶汤就不容易满杯。
透明材质的公道杯,还能帮助各位新茶友更直观地感受茶汤的颜色层次变化。
在品茗杯的选择上,老茶客则没有语重心长地给出更细一些的建议,让新茶友选择配套的就行。
对于新茶友而言,泡茶最重要的还是掌握盖碗。
市面上的品茗杯大多也随着盖碗一同出售,配套挑选省时省力。
不用在各式各样,花纹变化莫测的品茗杯里苦恼于选择。
搭配盖碗来挑选,泡茶斟茶,更为韵律和谐。
《3》
老茶客说,这第二个小细节,在于投茶量上。
新茶友细心地回顾起老茶客泡茶时的投茶动作,同时也将目光投向了克秤上。
“泡茶前,都要称量一番吗,不能直接把茶放到盖碗里吗?”
老茶客摇了摇头,告知新茶友:投茶量,一定要精准。
随手抓一把茶投入盖碗里,你又怎能知道这把茶的茶量,到底能不能泡出茶叶的最佳滋味呢?
投多了,茶叶多,同样的盖碗容量,注入的沸水也就相对少了许多。
投少了,茶叶少,同样的盖碗容量,注入的沸水也就多了起来。
水少茶多,容易把茶泡浓,水多叉烧,容易把茶泡淡。
无论过浓还是过淡,对于茶汤风味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老茶客继续道:“用盖碗泡白茶时,110ml的盖碗,搭配5g的投茶量就好了。”
这5g在称重时,要做到不多不少,刚刚好。
多个0.1g或是少个0.1g,看似影响不大,实则茶汤的浓淡就已有了变化。
既然能够用上克秤上称量茶叶,必然还是要精准为好。
称重完毕后,再投入盖碗中进行冲泡,茶汤风味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还原。
盖碗冲泡是如此,煮茶则是另一码事。
秋冬时节想要煮茶喝的新茶友们,切记不要投太多茶量到壶里。
300ml的煮茶壶,搭配1.5-2g左右的茶量即可。
若是把握不好煮茶的投茶量,建议新茶友们还是先使用盖碗来泡茶喝!
《4》
老茶客说,这第三个小细节,要沥干盖碗中的茶汤。
一些茶友,无论是刚入门还是喝茶喝了好一阵子,总在这个细节上没做到位。
注水完成后,盖碗里的茶汤,要快速出汤到公道杯中。
于是乎,为了追求“快出水”,他们尽可能快地将大部分茶汤倒入公道杯里。
倒完后,直接将盖碗放下,开始下一步分汤的动作。
殊不知,还有一小部分的茶汤留在盖碗里,潜移默化地浸泡着盖碗里的茶。
已经受过沸水洗礼的茶叶,泡在剩余的茶汤中,继续释放着体内的物质。
咖啡碱悄悄蔓延至茶汤中,再悄悄混入到下一冲沸水里,茶汤的滋味也就发生了改变。
虽说泡茶出汤,要遵守“快出水”的原则。
但是快出水,并不代表着要以急躁的心理倒出茶汤。
太过急躁,且不说容易忘记沥干盖碗中的茶汤,还容易把茶汤洒到桌上。
所以,老茶客泡茶时,都是在保证快速出汤的前提下,时刻铭记沥干茶汤的小细节。
每回出汤,新茶友都能看见来茶客提着盖碗抖上三抖。
这样做,是为了把盖碗里剩余的汤水尽可能抖干净,把水分沥干一些。
否则,每每上一冲的余汤都会多多少少混入到下一冲中。
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越到后面,茶汤中含有的苦味也就越发明显。
这个细节不注意,喝茶的体验可是会大大下降!
《5》
以上三个老茶客亲身传授的小细节,不知各位茶友记在心中了没。
新手入门,若是能够把茶泡出滋味,必然是件值得骄傲的事。
而在泡茶的各个小细节上,若是能够有所把控。
纵使是新入门的茶友,也能像老茶客一般熟练泡茶。
不过,泡茶的小细节,不止上述说的这三个。
日后泡茶喝茶,还有更多的细节等待新茶友们去发掘。
重视每一个细节,才能真正掌握泡茶之道。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成为老茶客,只待时间沉淀!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