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丑人多作怪”吗?

尚书乔 2021-01-10 12:19:43

怎么理解“丑人多作怪”这句话?现实生活中“丑人多作怪”这句话要一般有以下这么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有的长得丑的人比较自卑,习惯于封闭自己,不大好打交道,让人感觉“多作怪”。

其实,长相是天生的,由不得自己决定和选择。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谁不希望自己长得好一点呢?所以,有的人长得丑,内心会因此而特别自卑,不能正视自己的容貌,因而习惯于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与别人打交道,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这个人比较难以接近,不大好打交道,容易给人造成一种“多作怪”的错觉。这其实是对这种人一种误解、误读和伤害,现实中,应该对这种人多一些理解和宽容,甚至有时候需要给予一些平等的帮助。比如《巴黎圣母院》里的卡西莫多就是这种人,长相丑陋却内心善良,习惯于自我封闭。

《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

第二种情况:有的长得丑的人比较自强,总是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以弥补自己长相不足的缺憾,让人感觉“多作怪”。

有的长得丑的人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和清晰的定位,认识到自己的长相不尽人意,他们没有因此而沮丧或封闭自己,而是坦然面对,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用在了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上面,通过自己的辛苦努力和付出,在自己的工作或专业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突出的贡献,以此来弥补长相不足带来的人生缺憾。这种人心理素质很强大,有比较强的气场,让人感觉不大好对付,让人对他们产生“多作怪”的错觉。其实这种人是非常值得肯定和学习的。比如《飞狐外传》里的程灵素,一直认为自己长得丑,其实她又聪明又善良、处理事情大气沉稳,在一些方面的能力其实远远盖过了主人公胡斐。

程灵素

第三种情况:有的长得丑的人素质高、能力强,遭到他人的妒忌和污蔑,被人宣扬“丑人多作怪”。

这种人有点类似于第二种情况,但比第二种情况的人更优秀、更突出,他们对自己有着非常清晰的定位,几乎不怎么在乎自己的外形不尽人意,总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自己的学业、工作或事业上,既聪明又勤奋,而且特别擅长正确各种有利条件为自己服务,这种人往往素质高、能力强,而且有相当的人脉,在某个领域里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就。但正因为成就突出和他长相的反差,导致一些所谓长得好的人心生妒忌,总是找各种机会对他们进行污蔑和诽谤,四处宣扬他们是如何“丑人多作怪”。其实,这是一些长得好的“弱者”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平衡”的表现,既然能力、素质和成就不如别人,那就只能攻击他们的长相丑陋了。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情况属于“弱者”对“强者”在次要方面的人身攻击而已。比如法国的拿破仑一直被人称为“矮子”,其实,拿破仑的真实身高1米7左右,在当时绝对不能算“矮子”,这个称呼不过是许多“弱者”对他这个“强者”的一种人身攻击而已。

拿破仑

第四种情况:有的长得丑的人因为自己长相而变得特别敏感、多疑,总是怀疑他人耻笑自己的容貌,变得语言和行动有攻击性,让人感觉“丑人多作怪”。

当然,也有这样的情况,有的人的确是长相丑陋,他本人也对此耿耿于怀,但长相是父母所赐,他也无可奈何,但又难以接受,久而久之,内心就变得特别敏感、多疑,与他人接触的过程中,总是会自觉、不自觉地曲解他人,比如,别人看他一个眼神,他也觉得别人可能是在嘲笑他长相丑陋;别人在谈论什么,他可能又觉得别人是在讥笑他长相丑陋。不管别人说什么、做什么,他总是容易和自己的长相联系起来,对别人充满了怀疑,进而在语言和行动上变得特别有进攻性,这就是现实生活中真正的“丑人多作怪”了。比如俄国作家契诃夫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里的这名小公务员,就是这种类型,特别敏感、多疑,也正因此,才会因为自己一个无意的喷嚏最终丧命。这种人是悲剧,悲剧不在于自己的长相丑陋,而在于自己心理的扭曲。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