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章:二元对立(①)

九九归一玄 2024-03-14 09:04:02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意思是,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出来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所以恶的观念就产生了。

有和无互相对立而产生,困难和容易互相矛盾而促成,长和短互相比较而形成,高和下互相对照才有分别,音和声由于对立才显得和谐动听,前和后彼此排列才有顺序,这是永远如此的。

因此,有道的人用无为的法则来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让万物兴起而不加倡导,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万物但不自恃己能,立下了功勋而不自我夸耀,正因为它不居功,所以它的功绩就不会失去。

详细解析

当天下人对美这个名称,有了定论,便会有丑的概念,宣扬美,厌恶丑,便有了好恶之心,分别之心。

当有了善,便有了对比的不善,这里的不善不是指恶,而是指不好的行为,或者是假装的善。

善也是没有固定的标准,如果有固定的标准,那每个人都按照标准去做,那岂不是每个人都成善人了。

美和丑,善和恶都是必然存在的,而不是单独的否定或肯定一方。并且每个人的认知不同,就会对善恶美丑的有不同的定义,都是自然的现象,必然的存在。

一旦执着于好恶、是非、好坏,就会产生各种欲望,因为人们总会去寻找比较受到大众所肯定的东西,寻找大众认同感与归属感,一旦比较哪个好,哪个不好,就容易产生复杂的欲望。

对于一念分别是怎么产生欲望的,我们用佛家的十二因缘结合的来解释,十二因缘分别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当我们对一件事情不能看见其全貌的时候,便容易产生偏执,偏执一起,便是无明,而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总称。所以道家总讲“一”,这个一就是全。

无明由于一念的分别、执着、妄念而引起。

一旦有了妄念,便会造作,就叫做“行”,行就是行动与运动。

运动一起,便会形成力,这个力就叫做“业”,这里的业,又分为善业、恶业、无忌业三种。

有了业的存在,这就是这个力的存在,便会有“识”,识便是随着业来的。

有了识便会有“名色”,这里的名色是指物质,物质可以指现实世界,你好恶的具体东西,也可以指你的好恶之心,所偏向的一方,在想象中具化成型。

成型之后,便会通过“六入”,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些信息的通道,不断的加深你好恶的这个东西的场域,也就是由信息不断巩固你所偏好的一方。

当好恶其中一端的场域越来越大时,它和外界有链接时,就叫做“触”。

内心好恶产生的场域,产生的力,和外界的力有接触时,便会形成感受,就叫做“受”,这个“受”是对外境所产生的一种情绪。

有了情绪,便会有“爱”这个爱指贪爱,是对境所起的一种贪染心。

有爱就有“取”。取就是追取。遇到喜欢则念念贪求,尽心竭力,千方百计追求。

追求到了,便是“有”,所执念的东西占为己有。

有便是“生”,代表着欲望的满足。

这个欲望满足之后,当下的欲望便会“老死”,代表着消失,这时继续开始无明,不断的循环,念念不停,生生不息。

这个便是欲望产生的全部过程,十二因缘本是释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证得到的真理,从“无明”到“老死”这一过程的十二个环节,因果相随,三世相续而无间断,使人流转于生死轮回大海,而不能得以出离。

这个理论套用在“欲望”的产生同样适用,是我们烦恼的总根源。

所以在《道德经》里面提醒我们,人的理性与生存,需要各种定义、判断,但是名称出来以后,又容易出来各种复杂的欲望,这个时候不要忘记,所有的区分都是相对的,一体的,不要偏执一边,很多的事情没有固定的标准,不同的场景,会有不同的判断,如果我们过度的有分别之心,便容易执着于一端,不能看清楚全貌,而产生无明。

《道德经》也好《佛经》也好,不是叫我们不去做判断,不去分别,而是说你在判断、分别的时候,要知道这些都是相对的,所以不要太执着于区分,而要设法从多方面看待事物,这样就可以得到完整的理解。

本文章为连续更新,知其全貌请进主页观看。

0 阅读:25

九九归一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