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压其他6个成员国,美国要在G7为俄罗斯“讨回公道”

又看风云起 2025-02-22 10:54:07

本周早些时候,北约先发生了一件让很多成员国极度不满的事情:北约防长吕特在最新出台的公报中介绍俄乌局势时,没有采用西方一贯的“俄罗斯入侵”表述,而是改为“乌克兰冲突”。该消息传出后引发热议,因为北约联盟中绝大多数欧洲国家仍然支持乌克兰保持原来的立场,只有和俄罗斯谈判的美国拒绝用“入侵”的表述;结果是现在北约“代表”所有国家拒绝使用该表述,自然引发了其他成员国的不满,认为此举非常不合适。

北约高度依附于美国,这是已经明确的事实了,欧洲国家却仍然吵着要“独立”。本月18日和19日,法国总统马克龙牵头举行了两场紧急会议,第一场是和英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大国,第二场是和芬兰、爱沙尼亚等欧洲经济规模小的国家。在19日法国独立于美国提出“欧洲的条件”,要求和俄罗斯会谈必须保持长期停火稳定、保障乌克兰的利益和参与权、保障欧洲的安全利益。欧洲和美国罕见如此对立地提出两份方案,也表明了双方当前矛盾丛生。

20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了另一条消息:根据情报得知美国在另一个G7组织中也在为俄罗斯“讨公道”,施压要求其他国家在最后的联合公报中拒绝用“侵略者”形容俄罗斯,否则美方不会签署这一和平声明。两天前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发文,将“挑起战争”的责任人归咎于泽连斯基,认为这一举动让很多乌克兰人死亡,遭受重大灾难。他还称泽连斯基拒绝接受选举,因为他的支持率非常低。所以特朗普拒绝用“入侵”这一词语,也不出乎意料了。

分析人士则认为,特朗普在北约中可以做到“一言堂”,跳过其他国家的意见拒绝使用“入侵”的表述,这个毋庸置疑;但在G7组织中,有法国、德国和加拿大未必能听从他们的意见。这些国家在不久拜登在任的时候,还强硬要求俄罗斯撤军归还土地,如果现在突然集体转向不使用“侵略”之类的表述的话,在国际上无疑会闹大笑话。所以最后的G7表述中,可能真的会出现美国不在,其他国家发布联合声明。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媒体表示如果其他国家都拒绝对此妥协的话,那么24日西方其他国家会单独发起提案,也就意味着自特别军事行动展开以来,发起反俄乌克兰决议草案的主要提案国中首次没有美国。现在欧盟可以选择是“团结”还是“孤立美国”,因为特朗普的态度非常坚决。不过就目前已经知道的情况来看,欧盟还是不想脱离美国单独支持乌克兰的;有一项潜在的风险是特朗普可能会以在欧洲撤军来威胁其他国家,这会让他们所谓的“遭受入侵”风险严重增加,所以各国对于和特朗普的团结关系,目前仍然在左右摇摆。

0 阅读:0
又看风云起

又看风云起

文如风轻拂柳,晓笔下写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