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虽可怕,治疗有方法,5步预防,拒绝“异常心动”!

益药健康 2025-04-03 16:24:30
房颤是一种心律失常的疾病,全称为心房颤动。具体来说,这是一种心房电活动紊乱的状况,使得心房以每分钟300到600次的极高频率不规律地收缩。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持续性的心律失常,可以导致心悸、头晕、乏力、胸闷等症状,甚至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和脑卒中等严重后果。

房颤是遗传疾病吗

房颤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并非完全由遗传因素引起。许多房颤患者有家族病史,这表明遗传因素在房颤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然而,房颤的发生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所以,房颤的治疗方式选择需要结合病因。

为什么会发生房颤

房颤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些常见的原因包括:心脏相关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等;非心脏相关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还有一些特定情况下,如大量心血管手术之后、严重感染或肺部疾病等也可能导致房颤。此外,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过度饮酒、长期精神紧张等也可能增加房颤的风险。

房颤早期症状

房颤患者的早期症状可能因人而异,但一些常见的症状包括:心悸,即感到心脏跳动的不规律或过快;气短,即在进行轻度活动后感到呼吸急促;乏力,即感到身体疲劳;胸部不适,可能表现为疼痛或压迫感;头晕或晕厥,尤其在体位变化时;当然,也有些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如果发现这些症状,尤其是持续出现时,应及时就医检查。

房颤诊断及治疗方式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诊断主要依赖于心电图检查。当心电图显示心房活动不规则,心率和脉搏不一致时,即可诊断为房颤。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导管消融。药物治疗主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抗凝药物,以恢复和维持心律正常,预防血栓形成。导管消融则是一种根治性治疗,通过导管将电流传至心脏,消除引起房颤的异常电信号,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预防房颤5部曲

1. 控制危险因素: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 保持心理健康:减轻压力,调整心态,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情绪中。

3. 合理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4. 适量运动:适量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及早发现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

房颤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要正确认识房颤,早期识别房颤,急躁治疗房颤,做好并发症的预防。

1 阅读:138
益药健康

益药健康

帮助病人长期管理疾病,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