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7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亚冬会)在哈尔滨盛大开幕,这是继1996年第三届亚冬会后哈尔滨第二次承办该赛事,也是中国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举办的又一国际性冰雪盛会13。本届赛事汇聚亚洲34个国家及地区的1200余名运动员,涵盖6大项64小项冰雪竞技,更首次引入滑雪登山、自由式滑雪等新兴项目,赛事规模与创新性创历史新高3。
1996年首届亚冬会时,哈尔滨冰雪经济仅占GDP的0.3%,至2025年占比已突破30%,城市GDP跨越6000亿元大关3。亚冬会恰逢春节黄金周,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1215.1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9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4%和16.6%23。冰雪大世界单季游客突破300万人次,创运营新纪录8。赛事期间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157%,俄罗斯、美国、韩国等成为主要客源地,冰雪装备、智能穿戴设备订单量显著攀升69。
事实上,哈尔滨的冰雪经济近年来大胆创新,与游戏产业等展开了联动,也打造了全新的冰雪文化范式。例如此前哈尔滨文旅创新探索"非遗+游戏"模式,与网龙网络公司旗下《魔域》IP展开深度合作,打造冰雪文化新范式:牡丹江工艺美术协会理事苏文洪团队将游戏经典幻兽"嘟嘟""佩佩""哈姆特"转化为实体雪雕,通过非遗纪录片记录造雪、雕刻全过程,实现数字IP的冰雪艺术转译。
哈尔滨极地公园原创IP"淘学企鹅"入驻《魔域》游戏,化身"冰雪向导",带领玩家云游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等景点,实现文旅IP与游戏场景的双向赋能。游戏中同步上线"冰雪冒险季"活动,玩家可参与虚拟雪雕创作、冰雪竞技等玩法,形成"线下打卡-线上互动-文化传播"的闭环。从亚冬会的国际舞台到魔域IP的创意实践,哈尔滨冰雪经济已突破单一旅游形态,形成"赛事驱动、文化赋能、科技加持"的复合生态。这场"冷资源"与"热经济"的化学反应,不仅重塑城市发展动能,更为中国冰雪产业升级提供创新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