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帮助的国家有很多,其中在欧洲大陆的巴尔干半岛西南角,有个曾被我国倾尽全力帮助的国家。这个只有面积还不到 3 万平方公里的小国,比我国南海还要大,但人口不到300万。这个弹丸小国先是被苏联当成地中海的 “战略棋子” 养了 15 年,还送了不少核潜艇给他们。后来苏联解体,这个国家失去了最大的庇佑,于是找到中国,整整抱了中国20多年的大腿,当时的他们要粮食咱们给粮食,要基建咱们援助基建,要武器咱们给武器,就跟对亲兄弟一样。然而在吃尽了苏联和中国的红利之后,如今的阿尔巴尼亚依旧稳坐欧洲最穷国家的“交椅”。
为什么得到这么多帮助,阿尔巴尼亚还是扶不起来呢?1945 年二战刚结束,阿尔巴尼亚“盯上”了当时世界除美国之外的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那时候的阿尔巴尼亚刚从意大利和德国的铁蹄下挣脱出来,全国连像样的工厂都没几家,更别说给老百姓吃上充足的粮食了。,粮食产量连老百姓的肚子都填不饱。但这个“不争气”的国家却得到了上天的眷顾,给他们一个绝佳的地理位置。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苏联之所以愿意帮助阿尔巴尼亚,是因为苏联可以通过亚得里亚海染指地中海。1960 年中苏交恶,赫鲁晓夫要求和苏联有来往的国家站队。想让他们一起批判中国,其他国家都许诺苏联,可偏偏阿尔巴尼亚的霍查和苏联唱反调,直接告诉赫鲁晓夫“不行”。随后阿尔巴尼亚政府公开支持中国,还在报纸上登长文批评苏联 “背叛革命”。
这可把赫鲁晓夫气坏了,直接在1961 年切断了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然而阿尔巴尼亚丝毫不慌,直接转头扑向中国的怀抱。其实1949年中阿就已经建交了,只是初期援助规模不大,都是普通物资援助和银行贷款之类的。但 1961 年苏联断援后,中国念着 “同志加兄弟” 的情谊,还是痛下决心的结下了这个 “烂摊子”。1962 年,中国一次性送去了5 万吨小麦,1 万吨食用油,而当时因为天灾咱们自己都处在 “三年困难时期”,可即便如此,咱们还是对“兄弟”慷慨解囊。在后来的十几年时间里,为了帮阿尔巴尼亚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中国前后派去了5000多名专家,并且调拨资金帮助他们修建钢铁厂、水电站和化肥厂等等,还援建铁路,桥梁等等。总投入是 15.5 亿元,是我国当时全国年度财政收入的2%。
但阿尔巴尼亚是如何对待我们的呢?把咱们省吃俭用援助的粮食堆在仓库里发霉扔掉,援建的武器钢铁放在露天任凭风吹日晒生锈腐烂。他们对此完全不在意,称 “坏了再找中国要,反正中国有的是。”然而1978年,霍查在公开演讲中把中国称为 “主要敌人”,还在咱们驻阿使馆里发现了 35 个窃听器。这让中国彻底寒了心,领导人当即拍板撤回所有援建专家,并且断绝一些物资和经济上的援助。自此持续 20 多年的 “中国式帮扶” 画上句号。然而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方式的阿尔巴尼亚,彻底被培育成一个“巨婴”。失去援助后,他们也彻底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如何发展国家经济,而如今这一切都是他们自作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