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随着2024年8月的到来,日本经济的上空笼罩着层层阴霾。
大阪店铺的货架上难觅大米踪影,东京大久保公园,夜色掩护下,“站街女”的数量却开始暴增。
日元汇率一路下跌,股市起伏不定,令人胆战心惊。
曾经的经济强国日本,如今遭遇何种困境?
是否曾经傲视全球的经济巨人已开始风雨飘摇?
大米危机上世纪90年代后,日本的黄金时代开始过去,取而代之的是漫长的经济凛冬。
至今,经济泡沫破灭的余波仍旧在日本社会的脉搏中回响。
2023年,日本GDP总额定格在4.21万亿美元,距离曾经的辉煌相去甚远。
更令人唏嘘的是,这个数字首次被德国反超,日本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直接滑落至第四。
随着经济的沉沦,原本充裕的国民收入像山洪一样崩塌,国家元气大伤。
金融和制造业被无情地蹂躏后,日本赖以为生的农业生产和食品供给也摇摇欲坠,仿佛一场无声的饥荒正在逼近。
在大阪这座繁华都市,曾经的大米盈仓景象早已成云烟。
一位东京华人亲历了这一场大米危机。
从今年(2024年)8月20日起,东京和大阪的超市陆续出现大米断供,北海道的情况稍晚一些,但也难逃一劫。
大超市里,昔日琳琅满目的米袋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些小超市虽然还残留着点库存,但价格却像坐了火箭一般飙升。
一袋5公斤的大米卖到了156元人民币,令人咋舌。
日本农林水产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揭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六月的米仓里,仅存156万吨大米,与去年同期相比,足足少了41万吨。
日本政府公开其原因,是日本今年罕见的酷热席卷全国,仿佛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水稻的咽喉。
多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干旱,土地龟裂,河道干涸。
作为大米主产区的秋田、新潟等地,更是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原本丰盈的水稻田变成了焦枯的荒地,收成锐减到了令人心碎的地步。
在这场“米荒”的背后,除了上天不作美,政府的“稻米减产令”也插了一脚,让这碗米饭越发难盛。
几年前,为了稳定大米的价格,政府主动鼓励农民们别种稻米了,改种别的经济作物。
这一招虽给大米价格套上了缰绳,却也让稻田空空荡荡,产量直线下降。
当市场上的大米越发稀缺,供不应求的危机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加之天气也在无情地捉弄田地时,市场供应这根弦再也绷不住,嘭的一声断掉了。
尽管日本政府反反复复地给出这场“米荒”的官方说明,安抚民众情绪,但日本经济的病根却像秋夜的雾霭,久久不散。
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里,日本的GDP便再度下滑。
昔日引以为傲的制造业巨人,如今在世界舞台上隐退,家电与汽车的荣光不再,甚至本土市场也被我国品牌蚕食。
经济萧条似一把无情的冰刀,冻结了大米供应,也无声地剖开这座岛国深藏的隐痛。
经济下行,普通民众的生活只会难上加难。
近年来,日本社会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选择投身成人行业。
脱离原本光鲜亮丽的生活,转而投身这一特殊领域的人数不胜枚举。
日本为何出现年轻女性排队“下海”的现象?
失足少女随着经济萧条,阴云而来的是就业压力的暴风骤雨。
数据显示,过半的日本女大学生都感受到了这份压迫的重量。
在日本,就业市场上弥漫着根深蒂固的性别偏见,女性仿佛被贴上了低人一等的无形标签。
受访者们苦涩地吐露,在面试场上,最常被问起的竟不是她们的能力,而是婚嫁生子的打算。
这些看似与工作无关的问题,正是许多女性被拒之门外或无情解雇的致命毒药。
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经济不景气的年代,女性的职场之路愈发艰难。
根据2019年一项令人心酸的调查,六成以上的日本女性在职场只能成为“非正式雇员”。
这意味着她们拿着不到正式员工三分之二的薪水,却要做着同样的工作。
五险一金等福利更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出了意外只能自认倒霉。
微薄的收入让她们不得不依靠兼职来维持生计,而这无形中也催生了日本风俗产业的繁荣。
经济泡沫破灭的乌云笼罩着日本后,失业人数飙升至200万。
在这浩瀚的失业大军中,女性的身影更加显眼。
在东京这寸土寸金的繁华都市,生活成本压得她们喘不过气。
为了谋求一线生机,许多女性走上了风俗产业的坎坷之路,俗称“站街”。
美雪子原本是航空公司的一位职员,但经济不好公司大幅裁员,美雪子成为这场风暴中不幸的牺牲品。
失去了收入来源,美雪子如断了线的风筝般随风飘摇,面临着交不起房租的窘迫。
寒冷的夜晚,她只能蜷缩在网吧冰冷的椅子上度过漫漫长夜。
为了生存,她不得已踏上了站街这条不归路。
采访她的记者曾问道:“为什么不去风俗店上班呢?”
“我的家就在东京,亲戚朋友也都在这儿。万一在店里碰到了熟人,那就麻烦了。”美雪子幽幽地叹道。
“可是在大街上就不一样了。要是碰到了熟人,我还能立马跑路。”
正是因为如此,像她这样的日本失业女性,宁愿冒着被警察抓的风险,也要在大街上徘徊。
在一个樱花盛开的国度,女性的地位却像花瓣般脆弱。
家庭中,她们常常被视作附庸,在职场中,更是遭遇重重的排挤。
在东京街头那些霓虹闪烁的招牌背后,承载着许多女性无声的辛酸。
她们用自己的尊严换取生存的权利,这才是当今日本社会最残酷的现实。
大阪的米荒、东京的失足女现象,这看似孤立的两起事件,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问题并非偶然,而是日本经济深度危机的蛛丝马迹。
在这错综复杂的谜题背后,幕后的操纵者究竟是谁?
在全球经济的舞台上,谁在悄然打压着日本经济?
人为刀俎二战后,日本经济在美国的帮扶下迅速崛起。
起初,财大气粗的美国也没把这屁股后的小弟放在眼里,觉得它只是个“捡垃圾吃的乞丐”。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那张高傲的脸垮了下来。
日本对美国的出口额犹如脱缰的野马,从1951年的1.9亿美元,一跃飙升到1965年的24.8亿美元,足足翻了十倍不止。
1965年,日本竟然在与美国的贸易中大获全胜,实现贸易顺差。
此后,日本对美的顺差就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让美国惊出一身冷汗。
日本经济如日中天,与美国的贸易逆差越拉越大。
美国人只能拿出尘封已久的301条款——这个条款宛如一柄利剑,专为日本量身打造。
当日本让美国在协议中吃亏,美国的贸易代表办公室就能拿起这把剑调查日本,甚至祭出制裁大棒。
在美国的反日浪潮愈演愈烈之时,日本政府只能低头派出官员飞往美国,商讨日元升值问题。
1985年的9月,美、日,以及其他三国财长齐聚曼哈顿广场酒店,谈判正式拉开序幕。
日本主动提出让日元升值10%,以缓和美国的情绪。
但美国人却坚决不肯让步,要求日元继续走高。
美国代表莱特希泽甚至狂妄到将日本代表的文件折成纸飞机,恶狠狠地扔向他们。
日本代表们惊怒交加,却只能忍气吞声,不得不签署著名的《广场协议》。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日元一路狂奔,巨额钞票如潮水般涌入市场,点燃了日本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的熊熊火焰。
面对滚滚而来的财富,企业们不再醉心于生产,反而一头扎进了股市和楼市,借着低得令人垂涎的利率“杀”得昏天黑地。
欲望如决堤洪水,在日本社会肆意奔流。
腰缠万贯的企业巨头不满足于将日本值钱的地产尽收囊中,还买下了美国的地标——洛克菲勒中心、帝国大厦。
甚至狂言:“卖掉东京,就能买下整个美国!”资产泡沫无情膨胀,一场暴风雨前的诡异盛景就此展开。
那虚假繁华的年代如昙花盛开,转瞬即逝。
九十年代至千禧年间,日本的经济急转直下,每年GDP增长仅有1.5%,千禧年后更是跌至-0.6%。
东京地铁一度成为最绝望的舞台,只要列车急停,人们就知道又一个生命跳轨了。
现如今,日本经济虽然呈现复兴姿态,却始终无法摆脱美国的制衡,美国在贸易和关键技术上牢牢掌控着日本的命运。
日本经济的兴衰沉浮,再也绕不开美国的影子。
日本的悲剧启示我们,经济发展既要关注外部环境带来的机遇,也要注重自身改革,培育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动力。
唯有内外兼修,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持久的发展优势。
参考文献
“米荒”,心更慌[J]. 中国农村科技,2011(9):7-7.
陈佳声,李建军. 陷入危机的日本经济[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1):23-25.
内山绚子,吉文. 日本少女的性商品化意识[J].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7, (8):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