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们本身都会讲马来语了,如果我们读华小,掌握多一个语言就多一个优势。”
51岁的再娜(Zainah Kamari)在雪兰莪州乡镇依约(Ijok)经营电器生意,是当地公认的“华语达人”,经常用流利的华语与顾客交流。
回想自己学习华文的经历,再娜说当年家乡没有马来文学校,父亲只好让她和兄弟姐妹上华文小学。这个决定让再娜对华文和中华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今,她不仅让三个孩子上华小,在家里也跟他们讲华语。若只是听他们的对话,外人很难想象这是一户马来家庭。
再娜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跟国民小学的孩子相比,华小的孩子纪律更好,比较懂得尊重长辈,英文和数理科的表现也比较突出。”
再娜的长子已上大学,次女在中学就读,八岁的幼女今年在华小读二年级。由于从小在家讲华语,他们很快便能适应华小的课业,也能轻松融入华族同学的圈子。
再娜的长子奴沙比(Muhd Nursyafiq,20岁)上小学时,学校给他起了华文名,他目前在玛拉工艺大学就读。他说,掌握华文为他在课业上带来优势。“我学的是大众传播,我能给朋友做通译,也教一些商业管理系同学华文。”
她的次女法加娜(Nur Farzana,16岁)说,她在小学时就跟其他种族的孩子一起学习,所以很习惯跟不同族群的朋友相处和沟通。
由于在家中耳濡目染,再娜的丈夫贺尔米(Mohd Helmi,49岁)也懂简单的华语。他坦言,当初夫妻俩将孩子送到华小,一些亲戚担心小孩会因而忘记马来文化。不过他并不担心,因为华小学生来自不同背景,不乏马来人和印度人。“况且孩子放学后,我们会送他们到宗教学校学习。”
马国的公立小学按主要教学媒介语分成三个源流,即以马来语为主的国民小学、以华语为主的国民型华文小学、以淡米尔语为主的国民型淡米尔文小学。国小学生大多数是马来族,华小以华族居多,淡小则多数是印度族。
沙巴过半华小没有华族学生
近些年,有越来越多像再娜这样的马来家长,把孩子送入华小就读。根据统计,马国全国华小的非华族学生已突破10万人,占学生总数约20%,大多数是马来族。
在西马的乡区和东马,非华族学生的比率更高。其中,沙巴83所华小当中,有42所的学生全是非华族。
由于华人生育率下降及人口往城市迁移,因此一些地区尤其是乡区的华小,华族学生逐年减少。
登嘉楼州退休校长谢月美告诉《联合早报》,登州华族人口只有1.9%,人口流失已导致州内华小数量从20多所减至10所,学生总数仅2086人。
谢月美2004年被调派到甘马挽港口华小掌校时,这所微型华小只有40多个学生,非华族占三成。
“我到任时告诉自己,无论学生什么背景,我都必须用适当的方法引导他们,确保他们在小学六年里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算能力,让他们能顺利衔接中学课程。”
然而,非华族学生比率增加,确实给学校及教师带来挑战。由于非华族学生的华文能力有限,因此可能拖累学校的成绩表现,一些教师在授课时会感到力不从心,一些华族家长则担心孩子的学习进度会受到影响。
谢月美认为,非华族学生刚开始可能较难适应华语教学环境,但只要灵活调整教学方法,能帮助他们克服语言障碍。“我想,学习不是因为种族,学习是因为态度。”
根据她的经验,只要基础够坚实,一些非华族学生的表现甚至可能超越华族学生。
若非华族学生成大多数 中华文化传承或得让步
马国独立初期,华族占全国总人口约四成,华社长期努力和争取,使得马国如今拥有中国大陆、台湾和港澳地区以外最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涵盖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个阶段。
不过,主流社会一直存在鼓吹单一源流教育的声音,不时有人主张关闭华小和淡小。
新纪元大学学院校长莫顺宗受访时说,马国独立以来,政府政策就是支持单一语文,推行“一个民族、一个语文、一个国家”的理念。“政策的最终目标是要将华小变成国小。这样的政策并没有改变,只是因政治局势变化而没有强调。”
莫顺宗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华社难免会对任何风吹草动产生担忧,害怕华小会因为非华族学生多过华族而变质。
“一旦非华族多了,大家马上想到什么呢?教学媒介语要不要改成马来语?家教协会开会时,要不要改用马来语?学校是不是要双语教学?这种情况将导致华教的成分减少。”
这样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因为一旦华小变质或关闭,华文中学乃至大专学府的学生来源也将受影响,甚至华社其他两大支柱即华人社团和华文报章也会受到冲击。因此,华小的任何变化是华教体系乃至华社的质变。
不少华教人士也担心,当非华族学生成了多数时,华小在文化传承方面将不得不让步。
曾经在马国教育部课程发展司担任华文科长的林毓聪指出,华校的办学初衷不仅是教授华文和培养学生的谋生能力,还包括传承中华文化。“当更多友族学生进入华小时,这种生态可能会改变,因为他们的家长可能也不认同这样的文化环境。”
谢月美则以她掌校14年的经验说明,华小变质的情况是可以避免的。她坚持以华小的方式办学,除了以华文教学,所有会议及公函都以华文华语为主。
她会先与非华族家长沟通,了解他们将孩子送到华小的原因,同时明确告诉他们学校的办学原则和规定。
她说,大多数家长看中的是华文优势和华族文化特色,所以非华族孩子进入华小后,也应遵循学校的规定。“我们每年有很多文化活动,你不要告诉我说你是回教徒,不能舞狮、不能打锣鼓等等,这是不行的。”
谢月美认为,华小必须坚持华语教学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原则。“就算整个学校只剩下一个马来学生,也必须用华语教学。如果我用马来文授课,那学生来华小的意义何在?”
林毓聪则认为,目前大多数华小仍以华族学生为主,所以还能守住办学原则,但当非华族学生比率增至30%时,情况将变得更加复杂。
“我看,我们将被迫让步,很难说能让步多少,但我认为当一所学校已没有华校的特征时,那就只是一个教华文的机构而已。”
华族少子化 部分华小靠友族生“续命”
马来西亚华小的非华族学生比率增长,固然给华社带来危机感,但也缓解了微型华小的学生来源困境,让一些学校暂时逃过关闭的命运。
根据马国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简称董总)截至2022年6月的数据,马国共有1302所华小,其中将近一半,即614所,属于学生人数少于150人的微型学校。在这些学校当中,48所的学生人数少于30人,19所不足10人。
面对国际学校竞争 退休校长:教学须创新
有分析指出,华小学生来源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于华族生育率下降。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华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率在2023年降至22.4%;虽然马国整体新生婴儿增幅达7.7%,但华族的出生率增幅仅为0.3%,是各族中最低的。
华人往城市迁移也导致一些郊区的华小学生人数减少。莫顺宗说:“在这种情况下,其他种族将孩子送到华校,实际上是帮忙保住一所华校。”
与此同时,国际学校及私立学校的崛起,也跟华小竞争学生来源。近年来,国际学校生动的教学方式,以及注重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教育理念,深受马国家长欢迎。
教育部的数据显示,马国共有224所国际学校,有超过7万个学生,马国学生占六成,当中以华族居多。
林毓聪认为,华族学生流向国际学校,原因在于华教体系过于注重课业和考试成绩,学生面对较大的学习压力。
他说:“1990年代到2010年间,学生为了应付小六评估考试(UPSR)而不得不做大量的练习,这使得华小学生的课业繁重,缺乏发展其他兴趣的空间。”
为了应对国际学校的竞争并重新吸引学生,谢月美认为华小必须在教学上创新,放弃对分数和成绩的过度执着。
她提醒,如果华小不创新求变,最终将面临边缘化甚至被淘汰的命运。“如果不创新,要么学生人数越来越少,必须申请迁校,要么等待关闭。”
非华族生增加是危机也是转机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主要依赖华社的资助与支持。面对学生来源问题及非华族学生比率增长,教育界人士担心,华社对华校的情感及支持力度会受到影响。
一些人甚至担心,华社资助华小让非华族学生受教育和掌握华文,他们未来可能在升学和就业方面与华族学生竞争。
谢月美认为,这种观念是错误及毫无根据的。她以英殖民时期为例说,英国人殖民统治时,并没有害怕将英文传授给殖民地人民,也没有担心会因此被超越。“所以我们到底在担心什么?我们应该担心的是全球化和时代的进步与变化。难道我们只担心一小部分人会抢走我们的东西吗?”
华教遇风雨 很少非华族挺身而出
莫顺宗认为,虽然华教的未来充满挑战,但华社还是应坚持有教无类的精神,公平地教育和培育每一个学生。在他看来,更多非华族接受华文教育并认识中华文化,反而可能为华教带来新的契机。
长期在教育部体制内为华教争取权益的林毓聪则认为,捍卫华教的重任不能依赖他人。他说,虽然华小过去培养了许多非华族学生,但在华小遇到风雨时,很少有非华族站出来为华教发声。
“这是现实,因为人家没有那种切肤之痛啊!所以,华教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去维护。”
马国的人口结构正在改变,华小的非华族学生比率持续增长,已是不可逆转的势趋。一些华教人士认为,华教体系势必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莫顺宗指出,在国家独立初期,华社争取华教权益的环境比现在更为艰难,但华社坚持奋斗。现在的华社不应过于悲观及矛盾,而应理性地应对挑战,确保华教继续生存。
“这里曾是老一辈的异国他乡,如今我们在蕉风椰雨的国土,开出了中华文化的花。以后,如果捍卫华教和中华文化的人也包括非华族,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也就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