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2日元宵节,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的“送百辆新能源车”活动迎来首轮开奖。
然而,这场流量拉满的直播却因第一位中奖者两次挂断电话的戏剧性场面冲上热搜。一边是周鸿祎无奈调侃“这世界还有信任吗”
另一边是网友质疑“作秀痕迹太明显”,这场“信任与流量”的博弈背后,究竟是真福利还是营销剧本?
一、事件还原:中奖者为何挂电话?直播现场“社死”现场周鸿祎在直播中亲自致电首批20位中奖者,首位幸运用户接通后反应冷淡,仅回应“嗯”便挂断电话。周鸿祎再次拨打,对方以“有事忙”为由二次挂断,引发直播间观众刷屏“尴尬”。
周鸿祎的幽默化解:他调侃道:“我说我是周鸿祎,人家可能以为‘我还是雷军呢’!”并自嘲“信任危机”。
中奖者为何“不领情”?
隐私疑虑:部分网友推测,陌生来电自称中奖易被误认为诈骗。
活动门槛争议:获奖需提前下载纳米AI搜索APP并满足“纳米值”等条件,流程繁琐,用户参与热情或受影响。
营销逻辑解析
“送车”本质是用户增长工具:活动绑定纳米AI搜索APP,参与者需完成签到、邀请好友等任务提升“纳米值”以增加中奖率,实则为APP拉新促活。
蹭热度升级玩法:周鸿祎曾公开对标黄子韬的送车活动,强调“送更贵的车”,并通过平台限制(如抖音禁送车)制造悬念,最终将流量导向自家APP。
数据印证流量红利
活动启动后,周鸿祎抖音粉丝半月内暴涨超600万,纳米AI搜索APP下载量跻身应用商店前三。
网友吐槽:“看似送车,实为卖课——教企业家如何用噱头搞流量”。
中奖率“几千分之一”遭诟病周鸿祎称总报名人数几十万,100辆车分多轮抽取,实际中奖率极低。有用户计算:“堪比彩票,还要先给APP打工”。
“使用权”陷阱参照黄子韬案例,直播抽奖奖品总价值不得超5万元,周鸿祎活动可能仅赠送汽车使用权,与用户期待的“所有权”存在落差。
品牌捆绑嫌疑
活动全程突出小鹏汽车,周鸿祎甚至戏称车型名MONA“像女孩名”,被指为合作品牌造势。小鹏汽车1月销量登顶,此次活动或进一步拉动其市场热度。
黄子韬“翻车”前车之鉴2025年1月,黄子韬因送30辆低价车(使用权)掉粉700万,网友批其“诚意不足”。周鸿祎则通过“送更贵车”“合规平台转移”等话术规避风险,实现流量反超。
周鸿祎的“人设营销”
从“卖掉迈巴赫力挺国产新能源”到“爬车顶当车模”,其擅用争议事件塑造“国货代言人”形象,此次送车亦是延续“流量教父”风格。
网友评价:“把企业家活成网红,只有周鸿祎能无缝切换”。
短期利益与长期口碑的博弈周鸿祎计划全年分多轮送车,但若后续奖品落实不力,恐重蹈黄子韬“掉粉”覆辙。
AI+营销的新想象活动中,周鸿祎展示纳米AI搜索的“杜撰能力”,并力挺AI公司DeepSeek,暗示未来或整合AI技术于营销,如自动生成活动方案、智能客服等。
当“中奖者挂电话”成为比送车本身更热的话题,这场闹剧折射出流量时代的荒诞逻辑:用户的“不信任”反而成就了更大的传播声量。
周鸿祎的“成功”,或许正在于他深谙“黑红也是红”的真理。然而,若长期以噱头透支信任,再精妙的剧本也难逃“翻车”终局。
如果你是那位中奖者,会相信周鸿祎的电话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诚者有信
管他3721,套一个是一个
听雨
仅有使用权,又不是给你的
用户18xxx84 回复 02-13 18:47
这种基本都是赠送 除了不能过户 没别的问题[得瑟]
殇逝__已逝
我没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