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一则沉痛的消息传遍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分局乌拉泊派出所的每一个角落,所长崔文亮倒在了他热爱的岗位上,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回想起3月17日,那还是崔文亮如往常一样忙碌的一天。他穿梭在派出所的各个角落,处理着大大小小的事务,仿佛永远不知疲倦。然而,谁也没想到,这竟然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崔文亮,这个名字在乌拉泊派出所乃至整个达坂城区都是响当当的。他1996年投身工作,1999年选择成为一名人民警察,2006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6年的从警生涯,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警察精神。
“心里装着百姓,百姓心里自然有我们。”这句话几乎成了崔文亮的口头禅。他不仅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乌拉泊派出所,他带领民警们走遍了辖区的每一个角落,对孤寡老人、独居老人、残疾老人更是格外关注。他组织成立了“助弱扶困服务队”,为老人们送去温暖和关怀。
一次记者去采访崔文亮,正好碰到他在帮助一位因工伤致残的马奶奶。马奶奶年事已高,子女又不在身边,生活十分困难。崔文亮得知后,二话不说,就和派出所的班子成员商议,为马奶奶捐助了全部医药费。那一刻,看到了崔文亮眼中的坚定和温暖,也感受到了他对百姓的深情厚谊。
崔文亮对民警们的要求也很严格,但他更懂得如何去关爱他们。他常说:“我们是一支队伍,要团结一心,才能战胜一切困难。”他根据民警的特点,制定了“一人一策”的培养计划,让每位民警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他还经常用自己的行动去激励民警们,告诉他们只要用心去做,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
除了对工作的热爱和对民警的关爱,崔文亮还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他喜欢在闲暇之余和民警们一起打篮球、聊天,缓解工作压力。然而,他却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他每周才能回一次家,家庭的重担都落在了妻子身上。他曾多次向我提起,退休后要好好陪伴家人,为他们做饭、照顾他们。可是,这个愿望却永远无法实现了。
3月20日,是崔文亮告别的日子。那天,乌拉泊派出所的院子里挤满了人,有民警、有群众,还有崔文亮的亲朋好友。他们流着泪,为这位好所长送行。我看到了一位97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黄保喜老人,他由家人搀扶着站在远处,目送着崔文亮离去。他的眼中满是泪水,但更多的是对崔文亮的敬意和感激。
崔文亮的离去,让我们感到无比的痛心和惋惜。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警察精神,什么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将崔文亮的事迹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他、记住他、学习他。愿崔文亮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