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主管部门负责人表示,将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很多人会有疑问,基本养老保险现在已经统筹了,还要搞“全国统筹”是什么意思?对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影响?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经超过10亿人,参保率超过99%,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情。
有了基本养老保险,退休的时候生活会有基本的保障,事关民生稳定。
不过,现在基本养老保险还是省级统筹,也就是“全省粮票”。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全省粮票”仍然暴露出很多问题。
一是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省级统筹,由于每个省的财力不一样,劳动力结构不一样,实际统筹能力区别很大。
内陆贫困地方由于人员结构老化,缴费基数较低,财政补充不足,造成了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较大,无法及时足额的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在沿海发达地区,资金比较充足,人员结构年轻合理,财政保障能力强,就会出现大量的养老保险基金结余。
这就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资源不能统筹。
二是不同地区由于执行政策标准不一,缴纳基数不一样,人员退休的时候,各地的养老保险金的领取标准也不一样,差别较大。
三是对人员流动也有影响。如果人员进行跨省流动就业,养老保险关系就需要进行转移,这种手续非常复杂,增加了人员流动的成本。
仅仅从这三个方面来考虑,基本养老保险就需要实行全国统筹,也就是全国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办成一张“全国粮票”。
劳动者在全国范围内都可以实现自由的参保,领取基本养老保险。
国家对全国各省的养老保险基金进行统筹,进入一个大盘子,这样养老基金的使用效率会更高,不会出现人口老龄化、财政困难地区没有钱发放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情况。
同时,也有利于平衡各省的养老金水平,不会形成太大的差异。
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如果你在全国范围内跨省流动就业,一个账户可以全国通用,而不需要频繁的转移养老保险关系。
人社部提出的推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一项基础性的制度改革。这项制度如果能落实好,对于提高我们的养老保障水平,促进人员就业都是非常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