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24年,方程豹全年累计销量达到56,388辆,其中豹5作为主力车型,售出48,913辆,品牌平均成交价在33.2万元,佐证了品牌的中高端市场地位。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部分消费者对方程豹品牌的认可。今天我们来聊聊方程豹不久前推出的“星际战车”——2025款钛3。目前钛3在售车型共有5款,预售价13.98-20.38万元,整车采用承载式结构设计,均为纯电动力形式,适合一些在乎出行经济性和平顺性的年轻消费群体。下面,我们以2025款 501KM 四驱智驾Max版(指导价16.38万元,以下简称钛3)为例,了解一下这台车。
先来看底盘,钛3区别于比亚迪旗下在售的纯电动SUV,并非e平台3.0产物,而是基于方程豹专属智能EVO平台打造而来,从四驱智驾Max版开始,以上车型均配备前后双电机,综合性能输出达到310kW,相当于装了一台V6内燃机,车速最高可达201km/h,零百加速只需4.9秒完成,性能对比同级别车型有其突出的优势。此外,与元PLUS一样,新车也采用了CTB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这项技术有助于拓宽车内的空间使用率,以及操控稳定性的改进。
续航方面,无论是标准版还是无人机版本,均搭载比亚迪刀片磷酸铁锂电池,CLTC工况纯电续航均为501km。虽然续航在同级中不占优势,但钛3的快充还是比较吸引眼球的。后驱版采用400V高压快充平台打造,四驱版升级为800V高压快充架构。作为了解,无论是后驱版,还是四驱版,直流快充仅0.3小时就能将SoC电量补充到80%以上,补能效率可观。但事实上,后驱和四驱之间补能效率差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后驱采用400V架构,最大快充功率195kW,四驱采用800V架构,最大快充功率215kW。如果更看重性价比以及城市通勤代步实用性的话,选择入门款或次低配也是不错的,起码快充体验要比元PLUS更好。
另外,从501KM 四驱智驾Max版开始,钛3配备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带有预瞄功能)。尽管这套悬挂系统的底层架构并非常见的自适应悬架,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路面状况、车身姿态,以及驾驶行为数据,通过算法生成动态控制策略,而传统自适应悬架仅依赖单一参数(例如加速度)进行被动响应,两者的动态行驶品质是不同的。底盘悬架部分,后驱版和四驱版均采用后五连杆式独立悬架组合,其中五连杆结构在弯道中可以提供更高的侧向支撑,减少车身侧倾,同时结合智能阻尼调节,可吸收路面颠簸,抑制刹车点头或加速抬头的动作。如果在乎驾乘品质的话,选择四驱版体验可能会有质的升级,但预算也会相应增加,建议车友根据实际用车场景需求和预算进行抉择。
在配置方面,钛3四驱版基础功能丰富,相较于两驱版本,核心配置增加了越野模式、蠕行模式、坦克掉头、预瞄云辇-C智能车身阻尼控制系统,同时轮圈尺寸由18英寸升级为19英寸,视觉效果更年轻个性化。而像HNOA高快领航辅助驾驶、自动泊车入位、全景天幕、50W手机无线充电、前排座椅加热/通风、8扬声器音响、多色氛围灯、后排隐私玻璃、自动防眩目内后视镜、自动双区空调等都有提供。就简单的家用场景来说,这些配置的功能性和舒适性值得关注。
写在最后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方程豹钛3的综合实力是比较靠谱的,尤其是丰富实用的功能配置,在同级别中也是比较优秀的水平。此外,这款车的基础驾驶感受不错,配有主动预瞄+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极端情况下可应对车辆打滑、爆胎等场景。同时四驱动力布局强化了新车在细分市场市场的定位,性能也比较可观。遗憾的是,这款车电子挡把不支持升降,纯电续航只有501km,续驶能力一般。不过讲道理,作为方程豹新成员,钛3的预售价还算是比较接地气,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