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江南区鸡龙山,侬智高率领土著民跟宋军作战留下的故事

黄北平 2024-12-11 14:07:05

参观三江坡古居群后搭乘渡船前往同江村经过一座土坡,地名叫鸡龙山感到非常的好奇。鸡龙山并非石山而是一处土坡,对于当地人来说也就是平平无奇的山坡,不过了解鸡龙山的起名,还有丰富的历史故事,想来对南宁周边的历史一定感到非常的有趣。或许本人不才,没能将这段故事写的很生动,但想知道鸡龙山故事的人一定感兴趣。

鸡龙山,字面上看就是这座山有鸡和龙生存才起名鸡龙山,用字面去解读鸡龙山的来历或许真的很肤浅。鸡,常见所以见怪不怪,龙少见所以用蛇来替代,用字面去起名应该叫鸡蛇山。蛇不好听就用龙来替代,要是鸡不好听可用凤替代,现在的鸡龙山岂不是叫凤龙山。鸡是凤,凤在皇宫中就是皇后,龙则是皇上,龙在前凤在后,现在的鸡龙山则叫龙凤山。

鸡龙山起名龙凤山亦有历史依据,同江村就有皇帝和皇后安置的经历,那就是南明朝永历帝朱由榔曾在同江村一带短暂停留过,若是邕州守将不给力,同江村一带有可能是南明朝的根据地,更有可能是复明圣地。永历帝带领家眷游经同江村,说不定来到过现在的鸡龙山也说不准,若是永历帝游经鸡龙山而得名也说得过去。

不过鸡龙山起名的时间比永历帝来同江村的时间要早600年,鸡龙山起名是在北宋皇祐5年(1053),鸡龙山的得名还跟北宋时期侬智高造反有关。北宋皇祐4年(1052)侬智高起兵作乱,占邕州攻广州,岭南土著乱世威胁到北宋朝廷,北宋朝廷不得已将围攻西夏主力撤出南下平乱。1052年10,北宋猛将狄青率领10万大军入岭南平乱。

北宋军队跟西夏军队作战可谓是一塌糊涂,但对付岭南土著蛮军却是游刃有余。北宋军队进入湖南就跟侬智高先头部队遭遇,土著军不敌而返回岭南,土著军则在昆仑关溃败,被迫在归仁铺与北宋军队决战。归仁铺决战的结果则是侬智高的土著军大溃败,侬智高则带领残军进入邕州死守,侬智高感觉不敌宋军而放弃邕州。侬智高离开邕州时不仅杀死多人,而且还一把火毁灭,正是侬智高烧的这把火引来北宋军队的穷追不舍。

担心侬氏家族被清剿,侬智高让其弟侬智会率领部分残军沿左江逆流而上返回广源州,侬智高则率领部分残军沿右江逆流而上走广南郡。侬智高此举一来确保侬氏家族不会全军覆灭,二来可借助广源州,广南郡两地养精蓄锐,待时机成熟东山再起。侬智高和侬智会顺邕江而上,来到左右江交汇处被宋军追上,最后又是一场大屠杀。

侬智高原本以为渡过右江西岸的三江坡就可高枕无忧,没想到宋军是从右江镇渡江后顺流而下,在三江坡与侬智高率领的残军激战,好在与侬智高交战的是小股军队,土著军死伤无数的情况下得以脱险。左江南岸的侬智会就没那么幸运,被北宋军队杀得尸体遍地,手中仅存的千余人战死大半,俘虏更有上百人,幸运的是侬智会侥幸带领百余人脱险。

三江口一战后侬智高作乱基本得到平息,北宋军队所俘虏的土著军狄青将军下令处死以绝后患。北宋军队押俘虏来到一处土坡斩杀,狄青将军命属下军刀时忽听到“刀下留人”,原来是一位道士。道士跟狄青将军说岭南已定,治理岭南应该“以民为本,德政化民”,狄青认为道士的计策符合岭南实情,便将俘虏放走。

处死俘虏的山坡是道士给狄青将军献计策的地方,因此将此坡起名为计策坡,坡觉得不够高尚而改为山亦叫计策山。计策是汉语叫法,当地方言计策说的是“计落”,计跟方言鸡同音,落跟方言龙同音,当地村民亦将此山叫鸡龙山。鸡龙山的得名跟鸡和龙无关,跟皇后和皇帝无关,而是道士的一个计策有关,鸡龙山的得名是不是感到有点不可思议?

鸡龙山不是名胜古迹,更不是旅游景点,而是同江村的一座普通山坡。鸡龙山不是荒山,而是村民聚集区。其实鸡龙山是有侬智会与北宋军队大战遗留下的古迹,只不过年代的久远,加上村民对古迹不重视和保护,历史古迹就这样消失了。同江村一带的历史古迹毁坏最严重的是上世纪的特色时期,那时候村民连吃饭都成问题,哪有保护古迹这么高尚的意识,或许土地下还有发掘出来,往后还有历史古迹,希望村民保护好,毕竟是一笔社会财富。本文是游记,没有历史价值,当茶后文看就好,谢谢。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0 阅读:5
黄北平

黄北平

吃货,摄像,文学,创作,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