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月亮割过耳朵’的鄂州人

雁菡说历史 2023-07-13 07:04:00

诸神文化氛围长期影响着鄂州人的日常生活,留下诸多民间禁忌。比如,关于“月”的记忆,相信无数鄂州人在小时候抬头望明月,将要伸手时都被长辈如此警告过,从此留下阴影。

笔者小时候,夏天的晚上自家人都喜欢泡一壶茶,坐在门前歇凉,然后爷爷奶奶经常望着天上星星月亮跟我们讲,这个星星是什么,北斗七星又在哪,尤其是讲到月亮时,会非常严肃告诫我们不要用食指指月亮,不然晚上睡瞌睡要被割耳朵的。

即使千叮嘱万嘱托,就在偶然一次的晚上看到月亮异常明亮,便很兴奋的指给身旁的奶奶看,当笔者的奶奶看到笔者的这个举动时,赶忙把他的手拉下来,并非常一本正经的告诉了他月亮割耳朵的传说,笔者当时不以为意,却也没有再继续动作。

然而,事情过了半个月,笔者就感觉耳后隐隐作痛,一摸竟长出了一个小硬包,随即便想到自己指月亮的事,顿时心里慌乱起来,脑海中不由得埋怨自己是不是因为这个呢?紧接着,笔者跑去问奶奶,奶奶也有点吓到,到了晚上,让笔者赶忙向月亮道歉,笔者立马相当虔诚的对着月亮说了对不起,还鞠了一躬。

说出来很多人可能不信,之后二三十年的岁月季里,笔者再也没敢指过月亮...

为此,笔者还专门查阅一下相关资料,关于月亮割耳的传说最早源于道家学说。道教认为,不能用手指“日月星”三光是一种对神尊重的行为,道教劝善经典《太上感应篇》中明确的说了不要指着日月星三光,否则是亵渎神明的行为,如果用手指月亮,月亮会来割耳朵,以示惩罚。

这说明,古人对月亮非常敬重,才编撰指月割耳的故事告诫后人要敬畏月亮、敬畏自然,毕竟用手指点人或神都是不礼貌的行为。

另外,最早记载月亮割耳朵出自隋代的《诸病源候论》,书里记载一种疾病名为:月食疮候。小儿耳下生疮,亦名月食。世云:小儿见月,以手指指之,则令病此疮也。

这也说明,随着时间发展,人们对月亮的认识有了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比如,初识是个圆,之后是个饼,再来是弯刀,

确实,按照现代医学的一些医生说法,月亮割耳朵其实是一种病,从医学上解释,其实是一种湿疹。也就是说,月亮割耳朵是湿疹造成的。

所谓月亮割耳朵,因为耳朵背面湿疹很痒,用自己手去抓,在耳朵背面会出现伤痕,出现红肿或化脓,这条伤痕其实是抓痕,由于耳朵皮肤比较娇嫩,容易抓出划痕。湿疹就算治好了,很容易再次复发。所以小孩子的耳朵会反复被割。

不过,有些人说自己小时候也指了月经,也没见被月亮割耳朵呀?其实,手指月是有讲究的,得用食指去指。

为什么叫食指呢?根据《左传·宣公四年》记载: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入,宰夫将解鼋,相视而笑。公问之,子家以告,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子公与子家谋先。子家曰:“畜老,犹惮杀之,而况君乎?”反谮子家,子家惧而从之。夏,弑灵公。书曰:“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权不足也。君子曰:“仁而不武,无能达也。”凡弑君,称君,君无道也;称臣,臣之罪也。

故事说的是,郑国的郑灵公,刚即位不久。在一天上朝的时候,郑灵公正在与大臣讨论国事,而下边一位宗室大臣公子宋的一个手指总是在抖动。刚开始还没有人注意,后来越来越厉害了,下边的大臣不禁目光都转向了公子宋。旁边的大臣公子归生,忍不住小声问道:“为何你的手指一直不停地抖动啊?”公子宋解释说:“每次我的手指抖动,就说明我能吃到好吃的,这种情况已将发生了很多次了今天肯定能大饱口福了。”公子归生听了很是怀疑,不敢相信。可是不一会郑灵公就说:“楚国送来一只很大的王八,听说这鼋羹 味道鲜美无比,寡人不愿意独自享受,想邀请群臣一起分享,下朝之后一起去喝鼋羹 。”公子归生一听,公子宋的手指抖动果然灵验了,连连称奇!

由此可见,月亮割耳朵最早还和吃有关。古人习惯用这个指头试探汤水、食物的冷热、味道,然后放到嘴里吮一下,上古时期的人们更是用手直接抓起东西来吃的。 那么食指指月不就是食月(月食)吗(月亮不割你割谁?)

还有一种说法是,在一些民族传说记载中,月神其实都是凶恶的神。《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灵宪》曰:“嫦娥,弈妻也。窃西主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救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酉阳杂姐·天咫》:“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在中国古代说法中,月亮形象就是蟾蜍,蟾蜍是丑陋的,有毒的,属于“凶神”。所以不要拿手指月亮,会遭报应的。

可惜,随着时代发展一些禁忌民俗逐渐被淡化,只留下些许匪夷所思的故事传说

0 阅读:0
雁菡说历史

雁菡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