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0日,以“系统性变革 智能化传播:网络媒体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广西南宁开幕。这场汇聚政企媒学多方力量的盛会,不仅揭示了网络媒体在智能化时代的转型方向,更勾勒出技术赋能与价值引领深度融合的未来图景

机遇:技术重构传播生态
人工智能、算法推荐等技术的爆发式发展,正推动网络媒体从内容生产到传播方式的全链条变革。本届论坛强调,AI与网络传播的“双向奔赴”正在创造新质生产力,例如“人机共创·2025 AI赋能正能量创作大会”展示了AI在内容生成、精准分发中的潜力,助力主流价值观以更生动的方式触达用户16。同时,5G、云计算等技术加速了媒体融合,传统媒体借助数字化工具突破时空限制,如广西“多彩民族 壮美广西”网络主题宣传项目,即通过全媒体形式展现地域文化,实现传播的“破圈”效应
挑战:算法伦理与内容生态治理
技术红利背后,网络媒体也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算法推荐可能加剧信息茧房,削弱社会共识;另一方面,虚假信息、低质内容泛滥威胁网络生态健康。为此,论坛提出“推动算法向上向善”的议题,倡导技术开发需嵌入主流价值导向,例如通过优化算法模型提升正能量内容的权重15。此外,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公共利益、如何应对生成式AI带来的版权争议,也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破局:系统性变革与多元共治
应对挑战需从机制层面推进系统性变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全媒体生产传播体系”,本届论坛进一步明确,需建立多方协同的内容生态治理框架。例如,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评选出的549件作品,体现了政府、媒体、公众共同参与内容筛选与传播的实践。同时,商业平台需承担社会责任,如通过“发挥多元主体力量 共创繁荣内容生态”项目,推动UGC

未来:技术向善与人文温度
网络媒体的终极使命在于服务人民与社会。论坛呼吁,智能化传播不应止步于效率提升,更需注入人文关怀。例如,中国花样游泳队队长冯雨通过分享奥运故事,展现了真实、鲜活的个体叙事如何增强传播感染力3。未来,网络媒体需在技术浪潮中坚守“内容为王”,以优质内容凝聚社会共识,让硬科技与正能量真正“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