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号清明,牢记“4做4不做,家兴无灾祸”,分别指啥?习俗了解

朋友美食 2025-04-04 19:32:53

4月4号清明,牢记“4做4不做,家兴无灾祸”,分别指啥?习俗来了解!

每年的4月4日左右,迎来了传统的清明节。这个古老的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们对祖先的追思之情,老话说,“4做4不做,家兴无灾祸”,深入了解一下相关习俗。

“4做”,即清明要做的四件重要之事

1.做青团,是清明的一项特色习俗

艾草是清明前后,独有的食材,用艾草汁揉面包成青团。艾草,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古人认为它能驱邪避灾,为家人带来平安健康。青团碧绿的外形,也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寓意着一家人的团团圆圆。

2.煮鸡蛋,也是清明的传统习俗之一

民俗认为“清明吃个蛋,一年好身体”。在一些农村地区,还有小孩子之间,互相“撞鸡蛋”的趣味习俗。在当代,清明节一大早,煮几个鸡蛋给家人吃,既能补充营养,又寓意着生活圆圆满满。

3.清明扫墓,是必不可少的活动

在这一天,无论路途远近、贫富与否,人们都会前往墓地,为逝去的亲人擦拭墓碑、清理杂草、供奉祭品、燃香祈福,以表达对祖先的缅怀和思念之情,维系家族的情感纽带。

4.放风筝也是清明的习俗

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人们会在空旷的田野,或广场上放风筝。过去,有些人还会剪断风筝线,让风筝自由飞翔,寓意着消灾除病祛晦,希望带来好运和安康。

“4不做”则是清明要避免的四件事。

一,不下午扫墓

按照传统习俗,扫墓最好在上午进行,且最好在下午3点之前完成。因为中午过后阳气渐衰,阴气渐长,墓地大多在偏僻之地,天黑后前往既不方便,也可能影响身体健康。

二,怀孕和7岁以下的小孩不扫墓

一方面是担心路况不好,小孩容易摔倒;另一方面,墓地阴气较重,小孩的身体较为娇弱,不太适宜。

三,扫墓时不要嬉笑打闹

扫墓是对祖先的敬重和缅怀,应保持严肃庄重的态度,不可做出不尊重祖先的行为,如怒骂、大声喧哗或跨过墓碑等。

四,不在墓地拍照

清明祭祖,是为了感恩祖先、追思先人,拍照可能会被视为不尊重祖先,所以不要在墓地拍照,也不要和墓地合拍,或拍摄别人家的坟头。

了解清明节的“4做4不做”习俗,能让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也能让家庭在清明时节,更加和谐、兴旺,远离灾祸。怀着一颗敬畏与感恩之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

0 阅读:19
朋友美食

朋友美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