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南山区小学期末考试试卷火了:教育孩子还是折腾孩子?

大道微言 2025-01-13 08:21:58

1月9日,深圳南山区小学的数学期末考试在结束铃声响起后,并未如期迎来孩子们的欢快身影。相反,家长们等到的是一则临时通知:考试时间延长20分钟。这一突变,让人不禁感叹:这究竟是考试,还是马拉松式的耐力赛?

随后,“深圳家长花85分钟才做完小学卷子”的话题迅速冲上热搜。四年级的试卷,题目多达36道,附加题更是让人应接不暇。阅读量巨大,题目表述复杂冗长,甚至夹杂了文言文。这些精心设计的、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就像一道道难关,横亘在孩子们面前,更像是一个个隐蔽的捕鼠器,静待孩子们“入套”。

整整6页A4纸的题目,平均每两分半钟就要完成一道题的读题、理解、计算和填写。这不仅让小学生们手足无措,就连那些经验丰富的学霸家长也感到头疼。有人戏称:“学的是一粒沙,考的是撒哈拉。”更有家长感慨:“平时教人做馒头,考试却要人做满汉全席。”这再次戳中了大家的痛点:考的不教,教的不考。

支持者认为,这样的数学题虽然阅读量大、难度高,但能够体现学以致用的理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引导教学改革。南山区教育局也回应称,这是为了顺应新课程标准,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然而,资深教师却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情境化、跨学科、增加阅读量固然是中高考变革的方向,但必须适度。出现几道贴合生活场景的数学题无可厚非,但整张试卷都如此设计,就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实际和能力水平。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做法,只会让命题改革走向应试的老路。

更现实的问题是,这样的考试如何指导教学?家长又该如何应对?可以预见,今年寒假,各类超前班、特训营、素质拓展班又将火爆起来。考试作为指挥棒,已经搅乱了教育的局。

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数学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兴趣引导和循序渐进才是正道。基础教育的期末考试应该面向全体学生,难度适中。然而,南山区这次的小学数学试卷,难度断崖式提升,与揠苗助长有何异?

出卷人的用心或许值得肯定,但用力过猛、炫技过甚,只会让孩子左躲右闪、慌不择路。这样的考试,除了让极少数天才脱颖而出,大多数孩子只会遭遇打击,甚至患上数学恐惧症,何谈持续学习、终身学习?

教育工作者常说:“搞教育,一定不要去折腾孩子。”然而,这些年,孩子被折腾得两眼无光,家长被折腾得两眼冒火,老师被折腾得两眼空洞。为了数学,还是为了自我感觉?孩子太小,差异太大,把握一个度才是核心和精髓。

‍‍

高考数学难,可以理解,毕竟是选拔性考试。但小学四年级的考试,何必如此着急、如此赶趟?其实,高考数学已经在“瘦身”,题量减少,更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万变不离其宗,突出对数学本质的考查才是正道。

而南山区的数学试卷,却设置了重重阅读障碍,成语与古文共舞,让人不禁疑问:这究竟是在考数学,还是在考语文?数学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应该重视计算能力的培养。过度“生活化”、刻意“情景化”,反而忽略了数学的本质。

更令人担忧的是,南山区的数学试卷已经不是第一次引发争议。去年的小学四年级期末考试,相关题目就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过热议。故态复萌,故伎重演,只是换了一批“受害者”。

新课标要求“教学评一致”,但为什么实际上却变成了两层皮、三层皮?真理往前一步就是谬误。也许出题人的出发点是创新创造,但客观上却造成了一次大型命题事故。

这次试卷最显著的效果就是彰显了出题人的水准和南山区的“品位”,同时提升了家长的焦虑程度。但唯独没有看到孩子的身影。出题成了权力的游戏吗?类似的事故一而再、再而三发生,为什么就没有个说法?

期末试卷的出卷人是教研员,这本是惯常做法。但目前的中小学教研员往往“只研不教”,脱离一线教学太久。教研员一人掌控全局,一张卷子影响千万孩子和家庭。“教书的不出题,出题的不教书”,这样的状况还要持续多久?

减负的口号喊了这么多年,现在的孩子真的减负了吗?我们不禁要问:期末考试之后,教研员的存在感是不是空前强化?是不是就成了各校争相邀请的专家?如果某个培训班老板恰好是教研员的亲戚呢?

命题不是一种权力,而是一种责任。如果出题也成了一种权力,那么它的负面效应就一定会发作。教育孩子,还是折腾孩子?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1 阅读:53

评论列表

悲歌

悲歌

1
2025-01-13 09:45

教育的目的……

大道微言

大道微言

人间正道,大义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