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踏雪系列之前,耕升旗下的显卡产品并没有完善的白色显卡产品,也正是凭借着色白如雪的配色与相对朴实的外观风格,该系列自推出之后变在一众电竞风显卡中脱颖而出,再加上其在价格方面也较颇为接地气,因此也得到了不少用户与玩家的认可。随着NVIDIA GeForce RTX 5090 D的发布,耕升旗下的踏雪系列也迎来了新成员的到来——名为GeForce RTX 5090 D踏雪的产品身披白袍,手持DLSS 4“利刃”得以在游戏的战场呼风唤雨。关于它的更多特点,我们接着往下讲。
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产品参数
核心架构:Blackwell
核心代号:GB202-250
制程工艺:TSMC 4N
CUDA核心:21760个
光追核心(RT Core) :170(第四代)
AI核心(Tensor Core):680(第五代)
核心基础频率:2017MHz
核心Boost频率:2407MHz
显存容量:32GB GDDR7
显存位宽:512bit
显存带宽:1.792TB/s
NVENC:3个(第九代)
NVDEC:2个(第六代)
输出接口:3×DP2.1b+1×HDMI 2.1b
TDP:575W
相较于NVIDIA GeForce RTX 40系列,采用Blackwell架构的GeForce RTX 50系列实现了全面的技术革新。这一系列在多个关键领域均有所突破,包括但不限于:
1. SM单元采纳了神经网络着色器,其支持神经网络渲染,致力于将微型人工智能网络嵌入至可编程着色器之中,以期达到电影级别的材质与光照效果。通过神经网络渲染对图形渲染流程进行优化,神经网络着色器实现了在性能、图像品质以及交互性方面的显著提升。
2. 升级至第四代RT Core,其支持RTX Mega Geometry——该技术能显著缩短了加速结构构建的时间,降幅可达10至100倍,从而大幅提升了每个场景中几何体的数量,升级点包括三角形集群交汇引擎(Triangle Cluster Intersection Engine)、三角形集群解压缩引擎(Triangle Cluster Decompression Engine)以及线性扫描球体(Linear Swept Spheres)。
3. 升级至第五代Tensor Core,其采用FP4进行矩阵乘法或累加运算,能让吞吐量提升了一倍,且其精确度上的损失相对较小,能减少对带宽的需求。
4. 支持DLSS 4,新加入的多帧生成技术是在传统渲染方法的基础上,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每一帧中额外生成三帧图像,并与其他DLSS技术组件协同运作,且这一技术是专为GeForce RTX 50系列GPU设计的。为了搭配DLSS4,NVIDIA还推出Reflex 2技术,并首次采用了Frame Warp技术从而让系统延迟得以进一步降低,让玩家们的实际操作更为跟手。
5. 编解码器进行了迭代升级,拥有3个第九代NVENC、2个第六代NVDEC的GeForce RTX 50系列GPU得以显著提高了视频转码的效率。同时,NVIDIA GeForce RTX 50系列支持4:2:2专业级色彩格式的能力,并且拥有远超CPU的效率,无疑使得该系列成为视频剪辑专业人士的优选。
6. 采用GDDR7显存,其能够提供2倍于GDDR6的速率,且功耗仅有GDDR6的一半。
关于以上内容,我们已经做过详细的介绍,在这里我们仅做概括,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请阅读头条文章《新皇诞生,显卡步入全面AI化图形时代 NVIDIA GeForce RTX 5090 D首发评测》。当然,于近期发布的旗舰产品RTX 5090 D自然是将以上功能悉数包罗,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便是其中之一。
一如既往的素雅最近几年,硬件制造商纷纷推出了众多采用浅色作为主色调的主板、显卡等产品,耕升踏雪系列便是其中之一,它主要以白色为基调进行设计,结合雪花,营造出“雪”的主题。
▲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身上主要以白色为主,且其外壳具备不错的设计感,机身上印刻了部分雪花做点缀,表明其身份。
▲顶部Logo支持ARGB灯效
在整体设计上,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显卡通过采用纯白的外框与纯白风扇,几乎摒弃了其他杂色,展现出一种统一而和谐的美感。这对于追求白色主题主机构建的玩家而言,无疑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此外,该显卡在外形设计上也别具匠心。其外壳包含多处棱角设计,正面精心雕刻了细腻的雪花图案,赋予了显卡鲜明的层次感。风扇中央则巧妙地融入了踏雪系列的雪花Logo,彰显系列特点。
▲视频接口方面,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的侧面采用3×DP+1×HDMI经典搭配。
▲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采用12V-2×6接口
▲厚实的金属面板表面涂装了Logo、雪花等装饰,且尾部采用对称的镂空设计。
除了外观设计上的亮点,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在灯效方面有了一些变化。其顶部至侧面配备了一条带雪花装饰的幻彩Logo,为显卡的整体颜值增添了亮点。同时,玩家可以通过GW-SOUL调控软件轻松调整灯效,实现个性化定制。不仅如此,该显卡在结构上也非常考究,其背面装配了一块坚固的金属背板,不仅增强了显卡的结构强度,Logo、雪花等装饰还能够为这张显卡的颜值加分。另外,背板尾部设计有对称的镂空格栅,这一设计不仅美观,还有助于提升显卡的散热性能。
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拆解解析名为“风雪”的散热系统是踏雪系列的专属,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也不例外——该显卡正面装备了两边较大、中间较小的耕升专用“炫风之刃”升级7叶环形扇叶,风量风压更强大。值得注意的是,这款风扇支持智能启停技术,当显卡处于低负载状态时,风扇将自动停止转动,从而从根本上减少噪音产生,并有效延长风扇的使用寿命。
同时,“炫风之刃”风扇设计独特,拥有7片配备导流槽的特制扇叶。
通过拆解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显卡,我们可以发现其“风雪”散热系统内部构造精细。密集的散热鳍片与大面积的散热底座紧密相连,通过热管直触技术大面积高效能均热板和鳍片,结合回流焊接工艺,带来更强的散热性能。同时,显存、供电等发热量较大的元件均设有散热贴,这一设计确保了显卡在高强度运行时的稳定散热性能。
在PCB设计方面,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采用了短PCB布局,优化了显卡的整体结构,同时PCB上做工扎实,焊点饱满。另外,该显卡配备了23+6相供电系统,这一配置足以满足显卡内部元件在高负荷下的电力需求。
▲核心方面,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采用的是代号为GB202-250的Blackwell架构核心,支持DLSS 4、FP4、神经网络渲染等新特性。
相比RTX 4090 D采用的AD102核心,其在CUDA核心数量方面有了大幅增加,且RT Core、Tensor Core在迭代之余的数量亦有提升,并且拥有3个第九代编码器以及2个第六代解码器。
▲根据GPU-Z截图,我们可以看到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采用采用NVIDIA指导建议频率,其核心Boost频率为2407MHz。
▲显存方面,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采用了16颗拥有512bit显存位宽、1.792TB/s显存带宽的三星2GB GDDR7显存。
和前一代旗舰相比,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除了在核心频率方面略显保守之外其余配置均有提升。再结合RTX 50系GPU特有的DLSS 4,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还有很大的游戏帧率提升空间。根据以上条件,我们针对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的性能测试,主要从传统光追游戏性能、DLSS 4游戏性能、生产力与AIGC性能、稳定性这几个部分进行,并与RTX 4090 D进行对比。
测试平台
GPU: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NVIDIA GeForce RTX 4090 D
主板:ROG STRIX X870-A GAMING WIFI吹雪
处理器:AMD锐龙7 9800X3D
内存:七彩虹影DDR5 6000 16GB×2
硬盘:长江存储致态TiPro9000 SSD 2TB
电源:ROG THOR 1200W
显示器:戴尔UP3218K(7680×4320@60Hz)
操作系统:Windows 11 24H2
驱动程序:NVIDIA Game Ready Driver 571.86
GPU基准性能测试基于这部分测试结果,我们可以看到采用GB202-250核心的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即便是在面向DX 11游戏测试的FireStrike中也有相当不错的表现,尤其是在对显卡性能要求比较严苛的FireStrike Ultra中,它得到了32850的显卡分数,而RTX 4090 D只有23532分,前者领先后者接近40%。
当测试项目来到面向DX 12与光追游戏时,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与RTX 4090 D的差距有了进一步的加剧,尤其时在PortRoyal测试项目中,前者得到了37683分,后者则为24920分,领先幅度51%。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认为除了跟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的CUDA核心数量增多、采用32GB GDDR 7显存之外,还跟它采用新一代RT Cores有关系。
当然,由于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搭载了第五代Tensor Cores,且支持独特的DLSS 4,因此它在游戏帧率方面还拥有较RTX 4090 D更为显著的提升空间,这点其实我们在之前的技术解析方面已经有详细介绍,简单来说便是RTX 50系支持多帧生成技术,能够基于DLSS 3的基础之上对帧率再做增幅。从3D Mark DLSS TEST的结果来看,无论是在DLSS@质量模式,还是DLSS@性能模式,开启DLSS 4之后的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不仅能够实现较原生帧率350%以上的增幅,并且面对仅支持DLSS 3的RTX 4090 D,同样有180%以上的帧率提升幅度。
传统光追游戏性能测试在传统光追游戏测试环节,我们挑选了十几款游戏对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与RTX 4090 D进行了相关测试。测试游戏均采用最高画质以及最高光追效果,并且在支持DLSS的游戏均对该功能进行了相关测试(部分游戏仅支持DLSS 2)。根据测试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在1440p分辨率下,不利用DLSS时,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对RTX 4090 D有26%的平均帧率增幅,其中《地平线:西之绝境》《巫师3:狂猎》《瘟疫传说:安魂曲》《赛博朋克2077》等游戏的帧率增幅能够超过30%。
当启用DLSS之后,由于对画面渲染要求的降低,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与RTX 4090 D的帧率差距有所收缩,但前者对后者的帧率提升幅度仍旧能够维持在23%左右。
当测试分辨率从1440p调高到4K之后,3A大作对于显卡性能的要求明显更为严苛,因此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与RTX 4090 D之间的差距得以进一步增大,在不开启DLSS的情况下,前者平均领先后者36%,并且更多的游戏已经达到了40%以上的帧率提升效果,比如《冰汽时代2》《星球大战:亡命之徒》等。
在开启DLSS之后,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仍旧能够领先RTX 4090 D 32%,并且此时测试的所有游戏均能够以超过110fps运行,哪怕是当下对显卡性能要求最为严苛、并且利用虚幻引擎5的3A动作游戏。也就是说,如果玩家购置了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后续完全可以安心畅玩基于虚幻5打造的3A大作。
DLSS 4游戏性能测试借助拥有多帧生成技术的DLSS 4之后,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可以不仅可以在4K分辨率下畅玩3A大作,更是能够通过搭配240Hz刷新率的显示器享受到无比丝滑的游戏画面。在这样的状态下,对比仅能开启DLSS 3的RTX 4090 D,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完全形成了碾压的态势,帧率提升幅度达到了120%以上。
在将画面分辨率调低至1440p之后,游戏帧率开始呈现出极为夸张的数值,即便是开启最高画质、最高光追效果的《赛博朋克2077》,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也能够以超过380fps帧率运行,部分游戏更是能超过500fps。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完全可以尝试8K光追游戏的挑战。根据测试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所有游戏在开启DLSS 4之后,均能以一个不错的帧率运行,尤其是在开启DLSS@平衡模式之后,能够以超过60fps的帧率水准运行本次测试的四款游戏。
生产力与AIGC性能测试在AIGC方面,由于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支持FP4,因此在具备更优异的精度,并且在AI创作时能够耗费更小的显存。当然在不利用FP4的情况,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已然全面超越了RTX 4090 D。在启用FP4之后,其效率更是提升相当显著,比如在AI图片生成时,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生成四张图片仅需15秒,而RTX 4090 D则需要75秒,前者仅为后者耗时的五分之一。
在图像、视频渲染方面,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同样有RTX 4090 D难以比肩的效率,比如在V-RAY GPU RTX测试中,前者得分15088,后者仅为11128,领先幅度达到了35%。而在Blender Opendata Benchmark中,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于Monster、Junkshop、Classroom三个渲染场景中,分别得到7437、3963、3578分,而RTX 4090 D得到了5653、2761、2831分,领先幅度分别为32%、44%、26%。
不仅如此,在利用新一代编解码器之后,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在视频转码方面也有上代旗舰不可比拟的效率,在传统4:4:4格式转码方面,前者耗时几乎只有后者的一半甚至更少。而在4:2:2专业格式中,相比软件转码效率,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能够将耗时压缩到十分之一甚至更低。结合AIGC与生产力创作方面的成绩表现来看,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拥有的效率完全超越了RTX 4090 D,对于有这方面需要的用户而言,完全可以投入前者的怀抱。
稳定性测试更多的CUDA核心数量也意味着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需要更好地控制住内部逸散的废热,为此我们对这款GPU进行了稳定性测试。在室温25℃的环境下,对其进行烤机测试时我们可以其核心温度能够维持在72℃左右,其散热表现值得肯定。
另外,我们还统计了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在待机、游戏、烤机时的功耗表现,可以看到在开启DLSS 4的4K游戏环境(注:测试游戏为《赛博朋克2077》,最高光追效果,最高画质)中,由于渲染量最小,所以它的平均功耗仅为494W;在关闭DLSS的4K游戏环境中,功耗有所增高,平均功耗达到了529W;烤机时,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能够几乎碰到575W这个NVIDIA划出的阈值范围,达到574W。有鉴于此,我们认为想要购入这款显卡的玩家最好配备一款额定电压在1000W及其以上的高品质电源。
小结由于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搭载了基于NVIDIA Blackwell设计的GB202-250以及32GB GDDR7显存,具备第五代Tensor Core、第四代RT Core,支持FP4、RTX Mega Geometry、DLSS 4、Reflex 2等功能、技术,因此无论是在游戏测试时,还是生产力、AIGC方面,均有远超RTX 4090 D的性能。当然,除了性能方面,色白如雪的耕升GeForce RTX 5090 D踏雪结合少许的背光点缀也是白色装机MOD主题优选对象。无论是对于想要打造新一代游戏整机的资深发烧友,还是需要提升生产效率的创作者而言,它都是较上代旗舰更好的选择,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