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隐公算是内政无能、外交一流的国君。先说他的外交能力。
其一及时转变外交策略,由中立变为坚定的联合郑国。
鲁隐公的时代恰逢郑庄小霸。郑国与宋、卫、陈、蔡、周天子对峙。郑庄公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手段,拉拢齐鲁作为盟友。
宋国是商朝之后,农耕富饶、经济富裕商业发达,但公子冯、与夷君位之争、华督弑君后国力下滑;卫国在卫武公统治下达到顶峰,州吁之乱、卫宣公纳媳杀子后,实力下滑。
而鲁隐公能抓住时势,联合郑国,站对了队,并获得不少好处。
隐公前期执行的中立政策,隐公改变惠公伐宋的政策,与宋国结好。惠公时曾大败宋军于黄,隐公继位的元年,隐公与宋国交好于盟,隐公四年,隐公在与宋殇公遇于清。
在卫国州吁发起伐郑的东门之役时,隐公采取了中立政策,但鲁国臣子公子翬不听号令,私自加入了卫国盟军。
隐公五年起,鲁国改变了外交政策。愚蠢的宋国在邾郑伐宋的郛之役中死要面子,明明郑国大军已压境,却向隐公说“郑军未及国境”,激怒了 隐公。
(隐公五年)宋人取邾田。邾人告于郑曰:「请君释憾于宋,敝邑为道。」郑人以王师会之。伐宋,入其郛,以报东门之役。宋人使来告命。公闻其入郛也,将救之,问于使者曰:「师何及?」对曰:「未及国。」公怒,乃止,辞使者曰:「君命寡人同恤社稷之难,今问诸使者,曰『师未及国』,非寡人之所敢知也。
于是鲁宋断交,自隐公六年起,鲁国与郑国、齐国成为盟友,与宋卫陈蔡阵营对抗,追随郑国伐宋、灭许,鞍前马后。
鲁国也获得不少好处,如鲁郑换田,郑国以不祀泰山,改祀周公,将周天子赐与土地祊田(郑国飞地)与鲁国掌握的许田(鲁国飞地)进行国土交换,双方稳固了国土,增强了互信。
其二是和睦周边小国。
鲁国周边小国有邾国、莒国、纪国、滕国、薛国、向国、杞国、戎等。
隐公元年三月,隐公与邾国修好。不过隐公对邾国做过可耻的事情,为了讨好宋国竟然于隐公七年伐邾国,证明了隐公尽管与郑国结盟,仍恐惧宋国,有着外强中干的本质。
隐公于二年、八年两次协调了纪 国与莒国紧张关系;十一年协调了滕国、薛国“争长”事件。隐公于二年与戎会于潜、唐。
但内政上确实一塌糊涂。
其一是与鲁桓公的关系。
惠公夫人为孟氏,早逝,惠以以惠子之妹(或侄)声子为继室,生下鲁隐公(名息姑);又极宠爱仲子,生鲁桓公(名允),欲立为后。惠公死时,桓公年幼,鲁国暂以隐公摄政,待桓公成年后再传位。
这事实上对于鲁国王位继承是巨大风险,公子翬想投机,便请隐公杀桓公,以稳固其地位。鲁隐公果断拒绝。鲁隐公说道:“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焉。”
这话是非常愚蠢的,你既然有意让位,现在桓公已成年了,为何还不让位?总归还是贪栈权位,又不忍心杀弟,陷入自我两难。公子翬捅破了这层纸,可见其为人奸险,隐公必须杀掉他,不然必为其反噬,但又不敢下手。你心软,对方可不心软。于是公子翬与桓公联手,弑隐公。
《谥法》:“不尸其位曰隐”,这隐字真是恰到好处。
其二是陪臣执国命。
外有费伯分裂鲁国,内有公子翬乱政。
鲁隐公驭下能力不足。隐公元年,费伯庈父便入驻郎邑,割据一方,不听隐公号令。隐公二年司空无骇入极,被费庈父击败。
鲁国萧墙之内,公子翬专横跋扈。隐公四年,宋卫陈蔡四国伐郑,请鲁国出兵。隐公不许,但公子翬竟不听号令,私自出兵。对于这种恶臣,隐公让其执掌军政。隐公十年,郑、鲁、齐联盟伐宋,鲁公带兵重臣仍是公子翬。隐公暗弱无能,最终死于公子翬之手,决非偶然。
综上,鲁隐公作为春秋初期郑庄小霸时期的君主,能准确把握外交政策,中后期与郑、齐结盟,对峙宋卫陈蔡,是非常精明的,这一政策亦为后继者鲁桓公所延续;他对周边小国采取和睦政策,也有一定效果。但在内政上他暗弱无能,他无力驭下,费伯、公子翬乱政;他对桓公颇有君子之风,但又贪栈权位,陷入两难境地,最终不得其死,实在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