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官佩里,率领四艘涂黑漆的军舰,开进江户湾相州浦贺海面,以武力威胁要求日本“开国”。第二年春,美日在神奈川开始谈判,并签订了《日美和好条约》。这一事件被称为“黑船事件”,也是美日交往的起点。
问题是:美日交往之后,美国对日本是何态度?按照传统印象,二战中美联合抗日,美国还向日本投放过原子弹,因此在更长的历史时间内,理应中美关系好、美日关系差才对,但实际上美日一直友好,且美国长期支持日本侵华,真正“反日”的时间只有不到四年而已。
首先,美国李仙得
李仙得是法国人,因为娶了美国姑娘而入籍,参与南北战争,退役时为准将。
1866年,李仙得任美国驻厦门领事,因处理罗发号事件成为台湾通。1872年,在美国公使介绍下,日本许诺给他以陆军大将相应的官衔,如果占领台湾岛,还可以让他当台湾总督,于是李仙得成为“日本人”。
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的“牡丹社事件”,就是李仙得策划,甚至还为日本拟定外交策略以蒙蔽国际视听,并帮日本雇佣外籍军人、承租船舰、购买军火等等。此外,日本吞并琉球、台湾、朝鲜半岛、打造“岛链”等,其中李仙得功不可没,1899年他死在朝鲜汉城。
其次,甲午战争
如果说1874年时美国还假惺惺的宣称“李仙得是个人行为”,但1894年甲午战争时就是公开支持日本了。
甲午战争时期,美国舆论一边倒的公开支持日本,《纽约时报》发文声称:这场战争是“文明与野蛮之间的冲突”。笔者在此吐槽一句,正常人再怎么定义文明,也不可能将“侵略”、“屠戮无辜百姓”视“文明”,欧美日本一丘之貉,所以才会如此大言不惭的自称“文明”。
外交上、军火贸易上,美国都明显支持日本。甚至,美国海军军官菲利普·诺克斯被派往日本,协助日本海军提升作战能力,以及帮助日本引进了美国的先进舰船设计;美国陆军工程师詹姆斯·柯克兰帮助日本改进了铁路和通信系统,提高了其后勤保障能力。
此外,还有“间谍事件”。因为,不仅美国帮助日本刺探情报,而且美国还要庇护被抓的日本间谍,美国在上海、天津、汉口等地都窝藏了日本间谍。其中,日本间谍石川伍一被抓后,声称“中立”的美国,其驻华代理公使田复礼说:战争发生在朝鲜,在天津抓的不能说是间谍,即便是,“出于人道主义”,将他驱逐出境即可;美国驻天津领事李德声称,天津没有日本人,肯定是中国抓错了。
总之,甲午战争期间,美国嘴上说“中立”,其实是货真价实的支持日本侵华。
第三,日俄战争
1905年,日本和俄国为争夺中国东三省而爆发“日俄战争”,一场发生在中国土地上、而清政府却“中立”的战争。
当时,英国与日本是盟友,为了阻止沙俄南下而支持日本,因此给予日本大量支持。但鲜为人知的是,美国在此期间也大力支持日本。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公开表示:日本是在为美国而战,反对俄国的野蛮扩张。所以,无论在外交上,还是在经济上,美国都大力支持日本,随后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债主。
美国支持日本的原因,其中之一在于要求日本在东北实行“门户开放”政策,市场要向美国开放。
第四,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主要分为两个阶段:1931—1937是局部抗日,1937—1945是全面抗日。在这两个阶段,美国的真实态度如何呢?
和上文一样,不要看美国嘴上怎么说的,而要看美国怎么做的。美国嘴上说“中立”,或“支持中国抗战”,总之“嘴上”说的挺好听,但实际上却是支持日本,事实胜于一切雄辩。
关于这段历史,很多文章早已说过,笔者在此就不啰嗦,事实就是1931—1941美日贸易10多亿美元,日本侵华的54.4%的物资来自美国!正因如此,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直言:“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得到了我国大力支持,这种侵略行为不仅受到支持,而且我们的援助是如此有效,如此举足轻重,如若断绝援助,这种侵略就可能被制止和停止。”
1941年,日本占领法国殖民地越南,已经不可能采取“北上战略”攻打苏联,同时威胁到了英美利益,于是美国才逐渐中断支持日本。珍珠港事变后,美日反目成仇,从珍珠港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美国这一阶段是真正“反日”。
二战后,美日和好,甚至1951年签署《旧金山对日合约》,解决了战后日本和平与地位的问题,相当于让日本摆脱了二战罪责。但新中国没有签字,这是美国操纵下的条约。
总之,从黑船事件到现在,美日一直关系很好,而且美国长期支持日本侵华,真正反目成仇的还不到四年,因此美日才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友好”。其实,很多美国人认为,日本只是二战时不小心走了错路,才导致美日成为敌人。
但问题是,美国为何对日本如此“友好”?对此,百年前美国支持日本侵华的一段表述揭开真相:中国是个大宝库,财宝无数,如今虽然弱,但体量大,还是太强,所以只有“日本才握有开启东方的钥匙”。简而言之,美国操纵日本打头阵,以夷制夷,以日本制中国,美国以此获取各种利益。
喜杨杨
要不是鬼子反咬美国鬼子一囗,美国鬼子才不打日本鬼子呢[狗头]
毒独堵肚读渡度篤睹嘟嘟嘟嘟嘟嘟
美国如果衰落了,日本必是下手最狠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