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防裂果,没你想的那么简单!这些措施才是关键

小芸在记录 2024-12-06 16:20:44

裂果是果树生产中常见的生理性病害,表现为果实表面因内部生长与外界环境不协调而出现开裂。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多种果树中,如葡萄、石榴、苹果等,且不同果树的裂果状况各异。裂果多发生在果实转色期或膨大期,有时也在整个发育期内出现。

1裂果的原因分析

裂果多发生在果实转色期或膨大期,但也有部分果树在生长早期或整个发育期内都可能出现裂果。在同一天中,白天和夜晚的裂果情况也可能有所不同。不同果树间的裂果率也存在显著差异,尤其在阴雨季节,转色期的藤稔葡萄极易裂果。

裂果的成因复杂,包括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主要涉及果实的遗传本质、组织器官结构及生理生化因素等;外因则包括环境因子及栽培条件等。尽管裂果性状的出现受基因调控,但恶劣的环境条件也是导致裂果的重要因素。

遗传因素:某些果树品种本身就具有裂果的遗传特性,如苹果中的富士、千秋等品种,就因继承了国光的裂果遗传特点而容易出现裂果。

环境因素:气温过高或过低、忽高忽低,以及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的果实,都更容易发生裂果。长时间的干旱后突然大量吸水,或果实迅速膨大期遇骤雨,也会导致果实内外生长失调而形成裂果。

病虫害:病虫害会导致果皮停止生长,成为果实开裂的突破口,如炭疽病和白粉病能引起巨峰葡萄裂果,桃疮痂病则会使桃发生龟裂。

2防治裂果的措施

针对裂果的成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有效防治:

选择适宜品种与地区: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将易裂的优良品种规划在成熟期无雨或少雨的地区发展。同时,根据品种不同的成熟期来选择合适的品种,避开当地的高温、阴雨季节等不良天气。

改善土壤条件:新建果园应选择沙质壤土,对排水不良和黏土地进行深翻改土,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力,并增施有机肥。对于土质过分黏重的果园,要掺沙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性能。

平衡土壤水分:适时、适量地灌水,及时排水,维持适宜、稳定的土壤水分状况,避免土壤水分的剧烈变化。在旱雨季分明的地区,更要做好旱季灌水和雨季排水工作。

果园综合管理:加强果园的综合管理,包括合理修剪、及时疏花疏果、果实套袋等措施。保持中庸树势,有利于降低裂果率。果实套袋可使果实避免雨水、强光、农药的刺激和病虫的危害,从而有效地减少裂果率。

增施有机肥及微肥:增施有机肥及微肥可以增强树势,满足果树对不同营养成分的需求。同时,可喷施矿质元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来减少裂果的发生。

采用避雨栽培:在我国南方产区,葡萄膨大的中后期雨水较多,因此采用避雨栽培可有效减轻裂果及病害的发生。如浙江等地在葡萄架上搭小拱棚,地面铺塑料膜,以减少土壤水分的急剧变化,防止裂果。

总结:防治裂果需要综合考虑遗传、生理及环境等诸多因素,采取多种措施综合防治。通过选择适宜品种与地区、改善土壤条件、平衡土壤水分、加强果园综合管理、增施有机肥及微肥以及采用避雨栽培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裂果率,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0 阅读:18
小芸在记录

小芸在记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