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国民党大势已去,蒋介石不甘心失败,决定使用阴招,破坏新中国的社会秩序。
不久,蒋介石责令特务机关组建行动队,并密令“仿效昔日暗杀汪伪人员之办法,制裁匪首及附逆分子,一律严惩不贷!”
毛人凤得到指示,立刻亲自制定了暗杀计划,代号“1243”行动,目标直指新中国上海市长陈毅。
这天,军统局“王牌杀手”封企曾接到命令,前往毛人凤官邸会面。
毛人凤望着这名得力干将,先是重重夸奖一顿,随即任命封企曾为“苏浙反共自卫纵队”少将司令,并兼任国民党保密局苏浙特别站站长。
封企曾闻言,受宠若惊,连连感谢局座栽培,表示愿意为党国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毛人凤等的就是这句话,立即告知了“1243”计划,希望封企曾能够赶赴上海,负责暗杀行动。
当然,为了确保计划万无一失,毛人凤也有所准备,不惜启用了两名潜伏上海多年的“暗桩”,并将他们的联络地址及接头方式写在纸上,顺手递给了封企曾。
封企曾不得不从,连忙接过纸条,快速用眼睛扫了两遍,点点头,随后掏出打火机,点燃了纸条。
毛人凤见状,大为满意,认为自己找对了人,连声夸奖封企曾记性好,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如此绝密的“1243”计划,刚刚开始不久,就已被我中央情报部迅速截获了。
1950年5月12日,新中国公安部部长罗瑞卿还在开会,突然就接到了情报部部长李克农派人紧急送来的绝密文件。
“近日,国民党执行代号“1243”暗杀计划,拟派一名叫封企曾的军统局特务,密赴上海暗杀陈毅市长……”
罗瑞卿阅后,暗自吃惊,连忙亲自打电话告知陈毅市长情况,同时命令上海市公安局,马上制定应对方案。
获知消息,上海市公安局领导大感震惊,紧急召开会议讨论,很快就有了结果。
一是马上调派警卫班到岗戒备,加强陈毅市长身边的保卫工作,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审查。
二是公安局立刻组建专案侦破组,想尽一切办法找到封企曾,将其逮捕归案,必须把所有与他勾连的,潜伏在上海的敌特分子一网打尽。
第二天,上海市公安局紧急出动大批警力,联合城区各地分局展开了地毯式的搜捕。
为了不打草惊蛇,侦查员们在各管区以“查户口”的名义,主动上门挨家挨户展开盘查。
这一下,整个上海滩都热闹了,城区内居民楼、旅馆、戏院、电影院、茶馆等重要公共场所,几乎都被筛查盘问了几遍,结果收获还不小。
半个月下来,侦查员们顺藤摸瓜,抓获了一大批潜藏的地主恶霸、反革命分子、地痞等近几百号人员,把他们全部关进了监狱。
但是,经过审讯后,发现情报虽然多如牛毛,却没有找到任何与“封企曾”相关的线索。
期间,北京方面还再次给上海公安局发来情报,表示“封企曾日前已经抵达上海,请尽快捉拿归案。”
专案组顿感压力山大,这个封企曾到底藏哪里去了?偌大一座城市都找遍了,怎么仍然不见人影?这该怎么办?
事实上,封企曾的确已潜入内地,但是并未住在城区,而是躲在上海浦东一个叫凌家宅的小村子。
之所以选择凌家宅,因为此处四周都是河道,交通便利,东边则紧靠出海口,西边相邻上海苏州河,北上可去江苏,南下能往浙江,可谓是进退自如的好地方。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封企曾在凌家宅有一个叫蒋阿成的老熟人。
抗战时期,蒋阿成的儿子是封企曾的手下,两人情同手足,经常奉命一起执行任务,成了拜把子兄弟。
后来,蒋某执行任务时,不幸死在汪伪特务的枪口下。此后,封企曾便时常去探望和照顾蒋阿成,由此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封企曾是军统局老特务,枪法准,武艺高,还擅长化装,早年曾暗杀多名汪伪汉奸,从未失手。
因为多年出生入死的特务生涯,封企曾通晓人性,早已不相信任何人,包括上司毛人凤。
临行前,毛人凤递给他的纸条,那两个人的联系方式,其实他压根就没记住,也没想过要去联系,因为他只相信自己认识的人。
这次,封企曾来到凌家宅,借口说来上海做生意,顺便过来探望蒋阿成,暂住几天就离开。
蒋阿成是个大字不识的农民,并不知晓封企曾的真实身份,看到是老熟人来了,自然热情招待。
封企曾却不住蒋阿成家里,说是为了清静,不想与人交流,强烈要求睡在蒋家后山竹林的草屋里,平时从来不露面。
不过,即使他千算万算,也没有算到侦查员会很快找到这里。
5月30日,专案组通过查阅以前敌特分子的旧档案,终于在一个叫汪焯的特务口述记录中,找到了封企曾的名字。
侦查员赶到提篮桥监狱,将正在服刑的汪焯带出来,讯问他曾经与封企曾在上海呆过的地方。
汪焯想了半天,立即供述了多处地址,最后提到了凌家宅。
因为蒋阿成儿子去世的时候,他当时跟随封企曾前去吊唁过。
侦查员把地址全部记下来,也不知道封企曾会藏在哪里,决定分头派人前去走访调查。
6月1日,李蒙、腾扣根负责去凌家宅调查,经乡政府介绍,认识了当地的农会小组长,并很快找到了蒋阿成的家里。
李蒙开门见山,询问蒋阿成,最近家里是否有亲戚,或者是朋友过来借住。
蒋阿成不敢隐瞒,如实相告,立即说了封企曾暂住家里的事情。
李蒙让他描述了一下“客人”的相貌模样,听完不由大吃一惊,这不就是苦苦寻找的封企曾吗?!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这个军统老特务原来躲在这里!
李蒙立刻拔出枪,与腾扣根一起冲向蒋家山后的竹林草屋,猛的一脚踹开门,里面却空无一人,并不见封企曾!
据蒋阿成介绍,这间草屋是蒋家放柴草、木头、农具等杂物的地方。封企曾离开前就睡在柴草堆里,只跟他要了一张方形小桌子,一盏煤油灯,自己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时候走的。
李蒙、腾扣根非常不甘心,草屋里里外外仔细翻了好几遍,最后也没有找到什么线索。
正打算离开之时,李蒙看着干燥的地面,突然计上心来,连忙叫住农会小组长,马上吩咐他去外面挑一担水回来。
农会小组长大惑不解,不知道李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马上照做了。
李蒙不解释,提起两桶水,全部都倒在了草屋地面上,然后又吩咐农会小组长去挑水。
就这样,农会小组长接连挑了四担水回来,结果全被李蒙倒在了地面上,屋内都是湿漉漉,大家都躲在门外观看。
腾扣根眼尖,突然指着一处堆木头的位置,说道:“快看!那个地方肯定有问题!”
众人转头望去,发现那里明显比其他地方吸收慢很多,似乎水渗透不下去,估计下面埋着什么东西。
李蒙连忙叫农会小组长找来了几把铁锹,挪开上面的木头,与腾扣根一起开始挖。
果然,两人刚挖了尺把深,铁锹就碰到了硬物,连忙改用双手,小心翼翼慢慢扒土,却是一个木盒!
李蒙抱到门外,打开一看,里面是油纸包好的两把手枪,200发子弹以及两枚微型炸弹。
蒋阿成见了,吓得瑟瑟发抖,转身想跑,腾扣根眼疾手快,一把将其抓住,带回局里审讯。
解放初期,如果家里窝藏特务,搞不好是要掉脑袋的!蒋阿成保命要紧,连忙把如何认识封企曾的具体经过,哪天哪时说了什么话,都一五一十全部交待了。
当然,蒋阿成一个老实巴交的老农民,的确是被封企曾利用了,也提供不了特别有用的线索。
侦查员根据他的口述回忆,还是找到了突破点,封企曾是从轮渡口坐船前往青浦方向!
据此不难推断,封企曾要么是为了躲避搜捕,暂时去住几天。要么是青浦有同伙,他前去联络接头。
侦察员查阅旧材料,发现一个叫沈必渊的人,曾经交代与封企曾相识。
目前,沈必渊在青浦城厢镇开了个一家小酒馆谋生,那么封企曾会不会去找他呢?!
早年,沈必渊参加了“复兴社”特务训练班,而当时封企曾是教擒拿术的教官,一来二去,两人就认识了。
不过,沈必渊从特训班毕业后,因为家里出事,并没有从事特务工作,反而在抗战期间提供便利,帮助转移了中共地下党员。
解放后,他又如实交代了自己的早年人生经历,因而组织上并没有对他采取任何措施。
6月4日,专案组派出5名侦查员到达青浦,很快找到了沈必渊所开的小酒馆。
沈必渊见到侦查员,马上明白了怎么回事,主动透露封企曾5月30日来过,住了三天就离开了。
两人八年未见,沈必渊也不知道封企曾是怎么找到他的,碍于朋友的面子上也只好收留了几日。
侦查员跑到房间里勘查,没发现什么线索,临走时看见废纸篓里几张丢弃的空白信纸,于是带回局里研究。
这个小小举动,却让整个案件峰回路转,取得巨大进展。
原来,这几张丢弃的空白信纸上,留有封企曾写信时的钢笔印痕。
侦查员经过技术还原以及推断,发现这是封企曾写给一位叫“老凯”的书信,两人相约在杭州路和眉州路口见面碰头。
侦查员迅速查阅关于“老凯”的各种档案,却没有发现任何线索,这是怎么回事呢?大伙儿一筹莫展,看来只能采用笨办法,一家一家的走访了。
6月10日,侦查员们分头行动,开始在眉州路一带工厂进行走访,以上海总工会的名义,表面上说是调查市场情况,其实是问他们是否认识一个叫“老凯”的人。
结果,有一名老工人恰好知道,接受讯问的时候,透露“老凯”真名叫崔镜明,曾经来厂里干过活。
当天夜里,侦查员终于找到“老凯”,并传唤他到公安局交代情况。
崔镜明供述,当年他曾是上海英租界巡捕,为人爱管闲事,讲义气,经常与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大家就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老凯”,与封企曾相识纯属偶然,早就没有联系了。
6月4日,两人确实见面了,他原本以为只是老朋友叙旧。不料,封企曾是叫他帮忙在市中心租一间房子,但是具体用途没有说。
他不好拒绝,答应会想办法。两人决定于6月11号在杨树浦江浦路再次见面。
侦查员闻言大喜,赶紧报告领导,于是连夜开会,部署抓捕行动,争取将封企曾捉拿归案。
6月11日,上午10点,崔镜明出现在江铺路口,等待封企曾的到来。
5分钟后,一个戴着黑色礼帽和大口罩的中年男人,骑着一辆三轮车,从外滩方向赶了过来。
崔镜明一眼就认出,此人正是封企曾!连忙挥手打招呼:“来啦!”
十几名埋伏在旁边的“路人”,听到崔镜明发出的暗号,立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扑向三轮车上的中年男子,一把将其连人带车掀翻在地,并戴上了手铐。
封企曾根本来不及反应,连身哀呼:“你们怎么快就找到我了!”随后束手就擒。
经过审讯,据封企曾供述,他原本计划让“老凯”在市中心租一间房子,先观察陈毅市长外出活动规律,然后采取行动,不料以失败而告终。
1951年4月29日,上海市逸园文化广场,举行召开了万人大会,包括封企曾在内的9名反革命分子,接受生命最后的判决。
第二天,封企曾被上海军管会处决于龙华刑场。
多行不义必自毙,封企曾这个在小洋岛聚众劫持客轮,杀害百余名乘客的杀人恶魔,结束了可耻的一生。
参考文献:高士振著:《百名国民政府要员的哀荣人生》台海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