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好的面揉不光滑,是哪里出了“幺蛾子”?别慌,这里有答案

李哥会美食 2025-04-15 04:35:27

每到空闲时间,就想做点啥吃的。或者说包子馒头,或者说糕点。不是很想吃,就是有这样的兴趣爱好。

当我们将食材都准备完毕,已经开始着手揉面团,等待面团发酵,希望它能外表光滑,里面蓬松。

可是有时候就是这样,不管你怎么使劲揉搓,面团表面依旧坑坑洼洼,满是褶皱,就像一块怎么也抚不平的粗布。

这发好的面揉不光滑,到底是哪里出了 “幺蛾子” 呢?别着急,接下来就为你一一剖析,带你找到让面团重归光滑的秘诀。

发好的面揉不光滑,是哪里出了 “幺蛾子”?

发好的面揉不光滑,是哪里出了 “幺蛾子”?其实可能影响面团表面不光滑的原因有很多:

其一,面粉问题

家里常用的各种面粉,吸水性和筋道程度都不太一样。就拿低筋面粉来说,它里面的蛋白质含量少,没什么筋性,在揉面的时候,面团很难抱成一团,变得紧实,所以不太容易揉得光滑。

还有啊,要是面粉存放的时候没注意,进了潮气,它的含水量就变了,这对面团的影响可不小,同样也揉不光滑。

其二,和面用水量不当

水量要控制好,水多水少都不行,就拿咱做普通白面馒头来说,一般来讲,2 碗面粉差不多配 1 碗水,不过不同牌子的面粉吸水性不一样,天气潮湿或者干燥的时候也有影响,所以这个比例得灵活调整。

要是不注意这点,水不是多了就是少了,面团也就很难揉好,做出来的面食自然也差点意思。

其三,揉面手法与时间不足

揉面可得讲究手法,不是随便搅和就行。正确的做法是,用手掌根部使劲往前推面团,把它推开后,再像折纸一样折回来,接着重复刚才推的动作。

要是手法不对,面团表面也不会达到理想的状态。

另外,揉面时间也很重要。时间短了,面团里的 “筋” 就长不好,面团就会一块软一块硬,坑坑洼洼的。

就拿做面包的面团来说,一般得揉上 10 到 15 分钟,甚至更久,直到面团变得光滑又有弹性,像小孩子脸蛋一样,才算揉到位了。

其四,发酵过度

发面的时候,靠的是酵母起作用。但要是发面的时间太长,里面的结构就会受影响,进而影响面团的状态。

这时候面团变得黏糊糊、软塌塌的,一点都不筋道,再揉也很难变回光滑紧实的样子。

比如说,大夏天屋里特别暖和,面团发面的时间比平常多了一倍甚至两倍,那就很容易发过头了 。

别慌,这里有答案

以上这四个原因,都有可能导致面团揉不光滑。

自己在操作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和面的时候加面粉

和的面团应该是比较软的,面团一发酵后又要继续揉干面粉,一直揉,这样表面就会比较光滑了。

应该不少人都见过山东那种大馒头,一撕开,里面一层一层的,又好看又好吃。这就是手艺,知道在制作的各个环节掌握一个力度,还有就是控制食材的量。

这就需要下功夫揉面团,反复揉面团,这样表面才会光滑。

其二,学会后酵母法

我们自己揉面的速度赶不上酵母发酵的速度,所以要么用压面机,要么用后酵母法,先把面团揉光滑揉得自己觉得差不多的时候,再加酵母,把酵母揉均匀就分剂子醒发。

这样的水光肌馒头需要把面团的表面揉到光滑,切面也要光滑无气孔的状态,但是我们自己一边揉面团,酵母也在一边发酵,所以时间上来不及。

总结就是先揉面再放酵母,这样制作出来的面团就是很光滑。

其三,鲜酵母和干酵母的区别

鲜酵母:提前拿出来化冻,不用另外添水。因为鲜酵母本身就有水分,化冻后就自然成膏状了,把酵母涂在面团上揉个几分钟就可以揉均匀;

干酵母:加几滴水把它化成膏状再涂抹在面团上,把面团撕开平铺再抹酵母。

其四,加点猪油

面团加上猪油,后面使劲揉搓到切开没有气孔就可以团成团上锅醒发25分钟,然后就可以开始蒸,这样也可以制作出水光肌馒头。

看来揉面团也是个技术活,所以我们在制作的时候,多学习些技巧,少走一些弯路。

希望大家自己在家也能制作出好看又好吃的大馒头,如果你馒头都学会了,那就可以制作出各种美味的包子了。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