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桥语:水乡记忆中的温柔篇章

浅文聊生活 2025-01-10 17:17:06

书圣故里蕺坊桥 | 鉴湖前街灯(小红书)

新年来绍兴,全年都高兴。在江南的柔波里,绍兴以它独有的姿态,轻摇着岁月的扁舟,悠悠地驶入了历史的新篇章,迎来了又一个璀璨的新年。

而在这座古城的脉络中,桥,便是那最灵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温婉细腻的水乡画卷。

为迎新年,安昌古镇的古桥喜气洋洋

漫步于绍兴的老街小巷,不经意间,一座座古朴的石桥便跃入眼帘,它们或横跨于碧波之上,或轻倚于柳岸之旁,仿佛是时间的低语,讲述着千年的故事。

八字桥 | 蔡敏 摄

其中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那座历经风雨却依然屹立不倒的八字桥,它以其独特的构造,连接着东西南北,见证了无数行人的来来往往,也见证了绍兴从古至今的变迁。每当夕阳西下,余晖洒在青石板桥上,那斑驳的光影,仿佛是岁月轻轻抚过的痕迹,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在这份宁静与祥和之中。

八字桥 | SK(小红书)

泗龙桥,宛如一条横卧鉴湖的长龙,它由多段桥身连接而成,气势恢宏。整座桥由三孔半圆连拱桥和20孔石梁桥组成,横跨水面近百米,桥栏两面雕刻花卉、暗八仙和菱形纹饰,线条流畅,雕刻精美,是最能体现水乡古镇风貌的宋代古建筑。

泗龙桥 | 硖川居士(小红书)

踏上泗龙桥,仿佛步入了一条时光回廊,凭栏俯瞰,河水悠悠流淌,水面细纹交织,倒映着桥身与岸边的翠柳,古韵今风在波光中交融,讲述着岁月静好的故事。

泗龙桥 | 徐伟军 摄

“垂虹玉带门前事,万古名桥出越州。”绍兴的桥是古越先人留下的珍贵遗产,也是水乡最独特的文化符号。悠悠鉴湖之上,古纤道桥恰似一条匍匐于水面的巨龙,又似一条蜿蜒无尽的丝带,轻柔地漂浮于澄澈水面。

纤道桥 | 鹿椰青(小红书)

开元桥是一座典型的石拱桥,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桥身的“绿色外衣”,那些郁郁葱葱的植物,簇拥着静谧的古桥俯瞰下方的溪流,坚固的拱形桥墩,横跨过尘封的厚重历史追忆逝去的旧梦。

开元桥 | 美旅诸暨

行于其上,脚下湖水微微荡漾,与周边的湖光山色融为一体,成为水乡最具韵味的景致,赋予绍兴灵动而秀美的灵魂。

岁月的长河悠悠流淌,诸多古老的事物都已在历史的洪流中销声匿迹,然而那些古桥却宛如顽强的文化坐标,跨越不同朝代的更迭,一路蜿蜒至今。每一块被风雨侵蚀的石块,每一道被时光雕刻的裂痕,都是桥与岁月对话的印记。

广宁桥 | 鼓楼君(小红书)

广宁桥,一座自明代悠悠伸展而出的单孔古桥,重修于南宋绍兴四年,是我国现存有确切纪年碑文记载的最早七折边拱桥。

它不仅是岁月的见证者,更是漕运兴盛时期的亲历者,见证了那个时代商贾云集、舟楫往来的繁华景象。在王朝更迭的历史长河中,它默默注视着脚下的土地,目睹了无数农民的辛勤耕耘与生活的艰辛。

广宁桥 | 苏甬杭(小红书)

迎恩桥,位于北海街道西郭运河进城口,南北向横跨浙东古运河,始建于明天启六年(1626),现桥为清代重建。旧时西郭门是绍兴城的西门户,此地船埠聚集,市场繁忙,据传古代皇帝驾临绍兴,百官迎候在此,故名迎恩桥。

迎恩桥

这座古桥横跨于碧波荡漾的河面上,以其古朴典雅的姿态诉说着往昔的辉煌。迎恩桥见证了绍兴古城数百年的沧桑巨变,每一块斑驳的石板,每一道深深的裂痕,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苦难。每当行人踏上这座桥,都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深邃,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繁华的年代。

迎恩桥

谢公桥,单孔七折边石拱桥,位于越城区新河弄西端,东西向横跨西小河。据南宋《嘉泰会稽志》记载:“谢公桥在新河坊,以太守谢公所置,故名”。

谢公桥桥基用双层基石叠砌,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筑,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却依然坚固如初,静静守护着水乡的灵魂,承载着代代相传的记忆与情怀,岁岁年年,风姿不朽。

谢公桥

还有上演过汉代朱买臣“覆水难收”故事的覆盆桥,陆游、徐渭诗中常提及的柳桥,吴越王钱镠平乱受谒的拜王桥……这些名桥背后皆是岁月的见证。

在绍兴,桥不仅仅是通行的道路,更是情感交流的纽带。它静静横跨于山水之间、市井之中,宛如一位无声的老友,默默收纳着人间的悲欢离合。

宁宗庆元二年(1196 年),72 岁的陆游怀着无尽沧桑重游沈园。斜阳洒在城头,画角哀鸣,沈园旧景难寻,池台已非昔日模样。悲痛间,他挥笔写下《沈园》七绝二首。“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春波桥

诗作流传民间,众人皆为其与唐婉的凄美爱情所感,遂取诗中 “春波” 二字,将桥命名为 “春波桥”。从此,这座桥承载着爱情传奇,跨越岁月,供后人追思缅怀。

题扇桥

题扇桥坐落于绍兴城区的蕺山街上,据嘉泰年间的《会稽志》记载,其历史可追溯至宋朝嘉泰年间之前。现桥在道光八年重修,风貌依旧,古韵盎然。该桥的特色在于其桥拱采用了纵联分节并列的砌筑方式,而弧形的桥栏设计则显得尤为罕见,独具匠心。

题扇桥

相传书圣王羲之曾于此为老妪题扇,助其售扇脱贫,那一刻,笔墨在扇面上晕染的不只是字画,更是温暖人心的善意。岁月悠悠,如今的题扇桥依旧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与游客纷至沓来。

初见桥 | 蓝天(小红书)

新昌县沃洲镇里赤坑村有一座荒废的古桥,名叫福寿桥,建于清代道光己酉年。《东宫》播出后,新昌人把这座福寿桥称为“初见桥”。

初见桥 | 蓝天(小红书)

红衣小枫立石桥上,回首间眼眸似星,惊艳顾小五与万千观众。时光悠悠,二人归来,石桥仍静静伫立,风景如旧,似在默默等候,见证他们命运交织的重逢,诉说往昔故事。

在绍兴,“桥”之一字,早已被赋予了太多的情感,太平桥、安宁桥、称心桥、广济桥……这些名字,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随着时代的发展,绍兴的桥也在不断地焕发新生。现代化的桥梁与古老的石桥交相辉映,既保留了水乡的特色,又融入了现代的气息。

这些新桥,不仅连接着两岸,更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引领着这座城市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迈进。

昌安立交桥 | 赵剑 摄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昌安立交桥,作为1995年前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城市立交桥,让绍兴逐步向北延伸。

昌安立交桥 | 赵剑 摄

当夜幕悄然笼罩,昌安立交桥便展露别样风姿。从高空俯瞰,华灯初上,那交错纵横的桥身仿若一只振翅欲飞的彩蝶,周身被灯光勾勒,熠熠生辉,于夜色中翩然起舞,每一寸光晕都散发着迷人魅力。

梅龙湖人行桥 | 越城文旅

在绍兴市越城区迪荡新城的梅龙湖城市公园之北,静卧着一座梅龙湖人行桥。它横跨梅龙湖,如一条灵动绸带,将东岸的景观长廊与西岸迪荡新城环湖支路那片缤纷景观带紧紧牵系,勾连出一片诗意天地。

梅龙湖人行桥 | 越城文旅

每当暮色四合,华灯渐次亮起,梅龙湖人行桥便迎来了它的绝美时刻。桥上灯光闪亮,两岸灯火辉映,五彩缤纷的色彩把大桥装点得更耀眼,更夺目。远远望去,梅龙湖碧水盈盈,世茂天际中心高楼巍巍,一刚一柔,蔚成一景。

镜湖大桥 | 马王纪 摄

镜湖大桥,是中国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境内过河通道,位于环城河水道之上,是绍兴市境内的城市快速路的构成部分之一 。

镜湖大桥 | 李玉龙 摄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官渡大桥造型别致、构思巧妙,主跨的钢箱梁由16对斜拉索连接到主塔顶端,主塔形态流畅而优雅,与周边的桥梁和谐共生,为镜湖新区文创休闲板块核心滨水区增添又一标志性景观。

官渡大桥 | 张坤 摄

越东大桥,作为绍兴市滨海新区的崭新地标性建筑,傲然矗立于浩荡奔流的曹娥江之上。这座桥梁不仅承载着交通往来的重任,还巧妙融合了景观美化与经济促进等多重功能,是现代桥梁设计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水滴形索塔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鱼儿、米粒,与绍兴江南水乡、鱼米之乡的城市特色相契合。

越东大桥 | 绍兴发布

灯光映衬下的三环大桥倒影水中,犹如一幅流动的画,微风吹过,波光粼粼,让夜晚的城市楚楚动人,焕发出无限动感与生机。

三环大桥

在夜幕的映衬下,光影与桥相连,桥上灯光闪烁,星星点点,扑朔迷离,美到不可方物。

嵊州大桥 | 嵊州新闻

嵊州大桥横跨长乐江和黄泽江交汇处,远远望去像一座彩虹桥,黑夜里,五彩的灯光为大桥披上了美丽的外衣。不管是在桥上行走,或者开车穿过大桥,都能感受到江水的奔来、汇合、流去,在如此美景下,心情也随之愉悦起来。

///

绍兴的桥

是水乡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以无声的语言

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故事

温柔而又坚韧

本文由绍兴文旅发布整理编辑

部分来源:浙江宣传、绍兴市鉴湖研究会、浙江文物、浙江文旅资讯

感谢所有摄影作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

0 阅读:0
浅文聊生活

浅文聊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