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火爆的专业,为何惨遭高校“抛弃”?

人易相知不相忘 2025-01-20 10:06:57

在大学的时光里,我们或许都曾调侃过自己的专业是“摸鱼滑水专业”,可当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在学校里成了“绝唱”,毕业之后再返校,不仅没有学弟学妹热情相迎,连曾经熟悉的专业老师也不见踪影,这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可不是虚构的故事情节,而是正在现实中频繁发生的真实现状。

近两年,中南大学撤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重庆大学取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河北大学停办教育技术学专业……这些消息如同重磅炸弹,在教育领域激起层层涟漪。专业撤销这一现象,正以愈发迅猛的态势闯入我们的视野。据教育部统计,去年高校专业撤销数量达到804个,涉及的高校从顶尖的985院校到民办三本,可谓范围广泛。而在2014年以前,这一数据基本维持在100个以下,此后便一路飙升,让人难以忽视这巨大的变化。

曾经热门,为何消失

大家或许会想,被撤销的专业肯定都是些冷门专业,没了也就没了,不足为惜。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像公共事业管理、会计、服装设计等专业,曾经那可是炙手可热,甚至有些现在依然热度不减。可为何它们还是没能逃脱被撤销的命运呢?

行业兴衰,专业沉浮

热门专业的更迭,紧密关联着经济产业热点的转移。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瞬间,但凡与国际沾边的专业,如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等,都成了香饽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相关专业分数线高得惊人,让众多考生望而生畏。那几年,广告和传媒专业也迎来黄金时代,许多理工科、农业类高校也纷纷涉足。

然而,随着2008年金融海啸来袭,国际贸易和经管商务等专业热度渐退。取而代之的是,房地产和城镇化浪潮下,建筑、土木工程等专业风光无限。可风水轮流转,2016年“房住不炒”政策提出,2020年“三道红线”出台,地产行业增速放缓,建筑和土木专业的毕业生也陷入就业困境,曾经的热门专业逐渐失去了光芒。

疯狂扩招,质量下滑

从2001年起,大学专业设置自主权下放到高校。部分高校设置专业时出发点并不纯粹,有的为了吸收生源、多收学费,开办人文社科类低成本、易开办的专业;有的盲目跟风市场,什么热门就上什么专业。2006年,全国有407所高校设置法学专业,在校大学生超36万人,导致毕业生供大于求。

南京大学甚至为帮助毕业生就业,向校友发求助信。高校和专业的疯狂扩招,带来了学历贬值,热门专业下的学历含金量越来越低。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从2000年到2017年,开办公共管理类专业的院校数量近乎翻了十倍,如今却因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不精”,成为近五年来被撤销最多的专业。

撤销专业,高昂代价

毕业之后听到高校撤销专业,我们可能只是把它当作一则新闻,轻描淡写地划过。但实际上,高校撤销专业,背后的成本高得超乎想象。

人员安置难题

专业撤销后,那些专业教师与教辅人员该何去何从?他们多年积累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难道就这样被搁置?重新调配岗位谈何容易,这涉及到人员的培训、适应新岗位等诸多问题。对教师而言,可能意味着职业生涯的重大转变,对高校来说,如何妥善安置这些人员,是一个棘手的难题。

学生转专业困境

学生转专业的安排也是一大挑战。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大相径庭,让学生从一个专业转到另一个专业,他们能否适应新的学习内容和节奏?转专业后的学业规划、学分认定等问题,都需要高校谨慎处理,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业和未来发展。

资源处理麻烦

与专业匹配的设备设施及实验室又该如何处理呢?这些设备设施往往是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购置的,一旦专业撤销,这些资源很可能面临闲置浪费的局面。卖掉吧,可能损失惨重;留着吧,又没有实际用途。而且,高校撤销专业,其社会形象是否会因此受损?家长和考生在选择高校时,是否会对其产生信任危机?这些都是高校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专业变迁,何去何从

面对专业的频繁撤销与更迭,无论是高校、学生还是社会,都需要深刻反思,探寻前行的方向。

高校:审慎决策,担当责任

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不能再盲目跟风、一哄而上。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办学实力、师资力量、学科规划等因素,谨慎决定是否开设新专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质量提升,而不是只追求数量。对于那些就业率低、教学质量差的专业,要及时调整或撤销。同时,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了解市场需求,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学生:理性选择,自我提升

学生在填报志愿时,不能仅仅盯着热门专业,更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要深入了解专业的课程设置、就业前景等信息,避免盲目跟风。进入大学后,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即使所学专业面临撤销风险,也能凭借自身实力,在就业市场上找到一席之地。

社会:合理引导,完善机制

社会应加强对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引导,建立健全相关的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政府部门在审批高校新专业申报时,要严格把关,不能只看申报书的表面内容,要深入考察高校的实际办学条件和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布就业信息,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参考。

学校陪伴我们不过短短四年,而专业却可能影响我们一辈子。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专业设置也应与时俱进。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需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为学生提供更加透明的信息和更负责任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更多专业“消失”的悲剧,让学生在专业选择和学习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