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豌豆种植技术:固氮作物,提升土壤肥力与作物品质**
一、提出问题
在农业的广袤领域中,我们一直在寻求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方法,同时也在努力解决土壤肥力下降这一严峻的问题。对于广大中老年朋友来说,可能都深有体会,过去那片肥沃的土地,如今似乎渐渐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就拿我老家那块地来说吧,以前种啥都长得好,玉米杆子粗壮,麦穗饱满。可这几年呢,同样的耕种方式,产量却明显下降了,作物的品质也不如从前。
这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思考,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呢?其实啊,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土壤肥力的衰退。土壤就像一个生命的摇篮,它为作物提供养分、水分和支撑。一旦这个摇篮变得贫瘠,作物自然就长不好了。而传统的种植模式往往过度依赖化肥,化肥虽然在短期内能提高产量,但长期使用会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板结、微生物群落失衡等问题。
二、分析问题
(一)豌豆作为固氮作物的独特优势
在众多的作物中,豌豆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一种天然的固氮作物。所谓固氮,简单来说就是把空气中游离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以利用的含氮化合物。这就好比是给土壤制造了一个个小小的“氮肥工厂”。据科学研究表明,每公顷豌豆每年可固定氮素约100 - 150千克。这个数据是相当可观的,如果合理利用豌豆的固氮能力,将大大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与其他作物相比,豌豆的根系比较发达,它的根上有一些特殊的瘤状结构,这些瘤状结构里住着根瘤菌。根瘤菌就是豌豆固氮的关键“员工”。比如说小麦,它的根系就没有这样的特殊结构,无法自行固氮,只能依靠土壤中原有的氮素或者人工施加的氮肥。当土壤中的氮素被过度消耗后,小麦的生长就会受到限制,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等症状。
(二)豌豆种植对提升土壤肥力的作用
1. 改善土壤结构
豌豆的根系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断地穿插、挤压土壤颗粒。它不像有些作物的根系那样比较单一和脆弱,豌豆的根系就像一把把小梳子,把紧实的土壤梳理得疏松多孔。这种疏松的土壤结构有利于空气和水分在土壤中的流通。据测定,种植过豌豆的土地,其土壤容重会降低0.1 - 0.2克/立方厘米。土壤容重的降低意味着土壤变得更加疏松,这对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是非常有利的。
2. 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豌豆与根瘤菌的共生关系不僅仅是为了固氮。根瘤菌在土壤中的活动会吸引其他微生物的聚集。就像一场盛大的聚会,根瘤菌是主角,它来了之后,其他“小伙伴”也跟着来了。这些微生物有的可以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释放出更多的养分;有的可以对有害病菌起到抑制作用。研究发现,在种植豌豆后的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比未种植豌豆的土壤增加了30% - 50%。
(三)当前豌豆种植存在的问题
1. 种植技术落后
很多中老年朋友在种植豌豆的时候,还是沿用着老一辈传下来的方法。比如播种时间不准确,有的地方过早播种,遇到倒春寒,豌豆苗就会被冻伤;有的地方过晚播种,又会缩短豌豆的生长周期,影响产量。还有施肥方面,不知道如何根据豌豆的生长阶段合理施肥,往往是盲目地施加一些化肥,没有发挥出豌豆自身固氮的优势。
2. 病虫害防治困难
豌豆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像豌豆锈病,一旦发病,叶片上就会出现锈色的斑点,严重的时候叶片会枯黄脱落。还有豌豆潜叶蝇,它的幼虫会在豌豆叶片里蛀食,使叶片布满白色的虫道。由于很多中老年朋友缺乏对这些病虫害的科学认识和有效的防治手段,往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豌豆受灾减产。
三、解决问题
(一)科学的豌豆种植技术
1. 合理选择品种和播种时间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选择合适的豌豆品种。比如在北方寒冷地区,可以选择耐寒性强的品种,并且要在土壤解冻后,气温稳定在5℃以上时播种。一般来说,春播在3 - 4月,秋播在8 - 9月比较合适。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可以用温水浸泡3 - 5小时,这样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2. 科学施肥
既然豌豆是固氮作物,那我们就不能像对待其他作物那样大量施加氮肥。在基肥方面,可以施一些有机肥,如腐熟的农家肥,每公顷施用量大概在30 - 45吨。在豌豆的生长过程中,根据它的生长阶段适量补充磷钾肥。在开花期,可以追施磷酸二铵,每公顷用量150 - 225千克。
3. 合理密植
豌豆的种植密度要合适,过密会导致植株之间互相竞争光照、水分和养分,过稀又不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一般来说,矮生品种每公顷种植37.5 - 45万株,半蔓生品种每公顷种植22.5 - 30万株。
(二)病虫害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首先要做好田园清洁工作,在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菌和害虫的越冬场所。合理轮作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可以与非豆科作物轮作3 - 5年,这样可以有效地打破病虫害的生活周期。豌豆与玉米轮作,就可以大大减少豌豆锈病的发生。
2.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来防治病虫害是一种环保有效的方法。对于豌豆潜叶蝇,可以释放赤眼蜂,赤眼蜂可以寄生在潜叶蝇的卵内,使其不能孵化。对于豌豆锈病,可以喷施一些微生物杀菌剂,如芽孢杆菌制剂,它可以在豌豆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抑制锈菌的生长。
3. 化学防治
在病虫害严重发生的时候,也可以适当采用化学防治。但是要选择低毒、高效、环保的农药。比如防治豌豆锈病可以选用粉锈宁,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和方法进行喷施。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安全间隔期,避免农药残留对作物和人体造成危害。
(三)豌豆种植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豌豆种植不僅仅是为了收获豌豆这种作物,更重要的是它在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种植豌豆来提升土壤肥力,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同时也能保护环境。这对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就像古人说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我们在豌豆种植中遵循科学的方法,也是在遵循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律。
在中老年朋友们的农业生产中,重新认识和重视豌豆种植,运用科学的种植技术,解决现存的问题,将会让我们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收获更多高品质的作物,同时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肥沃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