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陈忠实、胡采、李若冰等省内外名家题词庆祝。魏巍的题词是:“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相结合的新文化。”
全体编辑合影,三女三男。三个男编辑个个身手不凡。左一,刊物实际主编曹谷溪,路遥的好朋友,他们俩在延川办«山花»报时期一起共过事。
后排中,史小溪,散文家,后来成为«延安文学»执行主编。左三,闫安,诗人,现在是«延河»主编。陕西诗人中,陕北人多,不是没有缘由的。
这一期上,路遥的影子随处可见。“路遥青年文学奖大赛优秀作品选”,占了近50个页码。路遥青年文学奖大赛优秀作品是当代文学青年对人生、社会独特的认识与思考。捧卷读来,更感文学大军后来者居上。
当时刊发的是第三届大赛的稿子,而从公布的第二届大赛获奖名单来看,现在早已名扬诗坛的秦巴子、刘亚丽等居然仅仅获得优秀奖,和一二三等奖无缘,比赛真是太激烈了!
文艺评论栏目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就叫做«路遥土地意识论略»,由王西平撰写。
文章开宗明义:“路遥不是一个乡土作家,然而,因为他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来自农村,对土地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进城以后,他也没有忘情于土地。”即路遥力争在离土和恋土之间求得平衡。
就读了开头这一句,我马上联想到«人生»结尾,高加林扑倒在德顺爷的脚下,抓起两把黄土,痛苦地哀嚎:“我的亲人哪……”看来作者所论不虚呀!
作家与延安栏目«永远的怀念——清明时节忆路遥»,是常务副主编曹谷溪的外甥杨岸写的。
当时杨岸在延安开书亭,住在舅舅曹谷溪家,路遥好像是曹谷溪家的常客。有时要吃饭,有时要翻资料,有时两个人坐在书房里彻夜长谈,有时也为别的事找曹谷溪。
有一次,路遥来吃了一顿陕北杂面,杨岸问路遥吃饱了没有,他站起来,拍了拍肚子笑着说:“吃饱了,杂面这东西就是香!”
饭后,路遥又让曹谷溪为他书中的一个人物写一首诗。那首诗,曹谷溪写得很认真。几天后让杨岸下街为他寄去一封“西安市建国路七十一号,路遥收”的信。后来杨岸才知道是为«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写的。
杨岸的这个回忆,我有一点小小的疑问。一是,«平凡的世界»我也读了两三遍,印象中没有哪个地方写到孙少平和诗歌有关的活动。二是,路遥自己就是写诗出身,他又比曹谷溪小八岁,«平凡的世界»中需要为小说人物孙少平量身打造诗歌的话,他自己岂不是更合适的人选,更能贴近人物内心世界,何劳叨扰大哥大驾?不解。
1984年,有一次在延安文联机关曹谷溪的办公室里,路遥说青海人民出版社要出版一本他的小说选,全国各地只征订了一千五百册,还有三千册没有着落,问曹谷溪能不能在延安地区为他找些订户。曹谷溪二话没说,为路遥答应下此事。路遥坐在沙发上,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路遥当时名气很大,«人生»小说和电影都大获成功,但此事也再一次证明,有时候名气就真的不能当饭吃。
路遥不久回了西安。曹谷溪就与延安地区新华书店签了合同,也就是为路遥买下了三千册小说选。1985年春天,书出了,三千册«路遥小说选»由杨岸从书店的库房满满地拉了两三轮车,堆积在舅舅曹谷溪的办公室里。
杨岸知道,就是再好的书,也难销上百册,何况是整整三千册。
杨岸为舅舅的处境而发愁。书店催曹谷溪付款。而他又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有一次回家的路上,杨岸对舅舅说:“你实在不该把路遥的书买下这么多,今天书店又来催款……”还没等杨岸把话说完,曹谷溪便火了:“吃后悔药的,哪像个男子汉?这点事算个屁,赔了,市场沟还有五个窑洞。”
杨岸再无话可说。难怪路遥在最后的日子里还念叨着他的老朋友:“曹谷溪是个好人,他对朋友弟兄再不能了!”再不能了,是陕北方言,意思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关于«路遥小说选»的销售困难,曹谷溪不让外甥对外人讲,也不让外甥对路遥说。曹谷溪知道路遥正完成他的«平凡的世界»巨著,若为这事犯难,会影响了他的创作情绪。
一天,路遥来到杨岸的书亭,询问自己书的销售情况。杨岸说:“我经销的书没有超过一百册的,你的书已经卖了二百册。”路遥感激地拍了拍杨岸的肩膀说:“兄弟,你可帮了我的大忙!”
临走时,路遥拿起一本«路遥小说选»在扉页上写下:“赠杨岸兄弟:真情实感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路遥 一九八五年八月一日。”
这本书,杨岸用塑料袋装了,一直珍藏在家中的书柜里。
杨岸与路遥最后一次接触,就在当年秋天。有一次,路遥在市场沟吃过下午饭,天已经很晚了。舅舅曹谷溪让他骑车子去送路遥。
市场沟离延安宾馆大约够五华里,上南门坡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杨岸和路遥都躺倒在街上,车把上挂着一包曹谷溪送给路遥的大红枣也撒了一街。杨岸很着急,赶忙扶起路遥问:“摔痛了没?”
路遥却笑了:“没甚,没甚。”用手指着滚落的红枣说:“叫它滚,看它能滚到哪?”
路遥啊路遥,此刻的你,真不像个大作家,倒像是朋友和兄长。
到了延安宾馆门前,路遥让杨岸进去坐一坐。杨岸说:“今天已经晚了,你又那么忙,等你的小说写完了,我们再拉拉话吧。”路遥向杨岸点点头,与杨岸握手告别。